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文化融入模式构建

2022-12-22宗艳艳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韩语母语应用型

宗艳艳

(合肥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融合是保障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当前,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过程中对母语文化融入的忽视,使得高校韩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所欠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和践行能力的不足,如爱国意识,诚信意识的淡薄等都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学者们对于文化的定义并不统一。胡文仲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一个国家的信念、价值观念和习俗等内容[1]。束定芳指出,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所共同形成的知识体系[2]。由此可见,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党和国家充分意识到了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高校培育能够担当跨文化交际重任的外语类人才的意义正在于树立和传播母语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的鲜明特征和它的发展方向[3]。袁晓陆指出,中国真正的文化自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对中华文化的组成要素和总体构成,对中华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作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认识[4]。习近平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信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5]。不难发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相互辉映的,只有形成对母语文化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认可,才能进一步建立母语的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是指在应用型高校所有课程中贯彻思政育人的理念。习近平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习近平不仅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指出“课程思政”理念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凸显了“课程思政”理念践行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为德育教育改革的理念创新提出了新的方向,进而满足新时代下文化自信的高要求。

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融合性较高。应用型高校韩语课程属于高校课程和人文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应用型高校韩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及语言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在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与母语文化融入的缺失使得很多高校韩语专业学生无法用韩语准确表达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无法用韩语讲好中国故事,无法完成“中国优秀文化输出”,“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导致中韩文化交流面临极大的挑战。

本文致力于挖掘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引发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同时构建“课程思政”理念下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融入模式,以期为改善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二、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状及其原因

(一)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状

据我国应用型高校小语种专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校韩语专业的学生其“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在小语种专业中表现最为严重[7]。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冲击下,“重韩国文化输入,轻中国文化输出”的韩语教学模式使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强于其口语表达能力。哑巴式韩语学习使高校韩语专业学生的韩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滞后于听力和阅读能力,再加上高校韩语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中国文化融入的忽视导致学生对偶尔遇到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生僻单词和深奥含义的韩语表述更是不知所措,偶尔大胆些的学生“望文生义”的韩语表述也是漏洞百出,更不用说用娴熟的韩语口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了。因此,这种“母语文化失语”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中韩两国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此外,对于韩语写作,高校韩语专业的学生往往依据固定的韩语作文模板和写作技巧来完成韩语写作任务,并没有结合我们母语文化中的“优秀人物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其韩语写作过于空洞、乏味,往往千篇一律,无内涵可言。这些事实进一步凸显了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

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与高校韩语专业教学大纲、韩语教学方法、韩语专业教材、韩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及韩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等因素有关。

1.多数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大纲重韩语的技能性,轻母语的人文情怀

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依托于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培养和提升韩语专业学生的韩语语言知识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为重点,忽视了对韩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的韩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的高校韩语课堂上,韩国文化强势融入与韩语教学的重韩语技能培育使得母语文化的融入严重被忽视,母语文化融入的边缘化倾向更为突出。这就使韩语教育的文化本性受到极大程度地遮蔽,母语文化的人文情怀难以彰显,而且中国文化在高校韩语教学中的缺失更是从深层次上禁锢了高校韩语专业学生韩语语言文化能力的发展。这种以培养高校韩语专业学生韩语技能为中心的教学大纲无形中降低了高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培养出的学生也必定只有高超的韩语技能,却由于母语文化的缺失,患上“文化失语症”,无法“讲好中国故事”,无法进行“中国文化的输出”,进而也无法担当中韩跨文化交际的重任。

2.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融入意识缺乏,母语文化的韩语表达能力不足

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作为小语种教学,旨在通过专门的韩语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应试教育影响,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韩语专业教师不得不将韩语教学重心聚焦于韩语语言知识和韩国文化的传授,从而忽视了韩国语言文化教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有少部分高校韩语教师在开展韩语教学的过程中,过多地宣传韩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导致学生内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逐步降低。高校韩语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只传授学生韩国语言文化知识便是尽到自己的职责,中国文化的传授不是自己教学职责范畴内的工作。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超过70%的高校韩语专业学生指出其韩语授课教师很少结合中国文化展开韩语教学,甚至有10%的高校韩语专业学生反映其韩语授课教师从未涉及母语文化在韩语教学中的融入。同时,大多数高校韩语教师由于受到韩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其自身的中国文化知识积累存在很大程度的欠缺,无法准确熟练地运用韩语表达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无法在韩语教学过程中用韩语进行有效的中国文化融入和传播,这也是导致高校韩语专业学生存在母语文化表达能力滞后的直接原因。

3.应用型高校韩语专业学生韩语学习只为应试,忽视母语文化的韩语输出

当前对于应用型高校韩应用能力的考察主要是以韩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分数来体现,进而为韩语专业学生之后的就业发展创造一定的优势,这使得高校韩语专业的学生对于韩语的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由于韩语能力等级考试(topik)考察的是韩语运用能力掌握能力,这一要求直接导致韩语专业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韩语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等韩语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根本无暇顾及母语文化韩语表达的探索,其韩语学习过程一味地追求应试教育背景下韩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严重忽略母语文化内涵的建设。这也直接导致高校韩语教学中出现由于过多传播韩国语言文化,逐步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失去话语权的整体现象。可以预见的是,高校韩语专业学生对母语文化的长期忽视及韩国文化思潮的影响必然会使学生削弱对本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最终必然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核心内涵素养的塑造。

4.应用型高校韩语教材内容的编选以韩国文化为主,缺乏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入

应用型高校韩语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内容大多为韩国文化,鲜有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入,使高校韩语教材内容的设计与中国优秀文化的严重分离。以目前高校韩语精读课教材安炳浩主编的《标准韩国语》(1—3册)为例,该系列教材为高校韩语专业大一大二阶段韩语精读课的普及教材,本系列教材虽突出了课文的人文性和时效性,但该系列教材选用的内容97%都是韩国文化的介绍。只有不到3%的内容涉及了中国文化的介绍。在这种“重韩国文化推销轻中国文化融入”的教材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会很大程度上导致韩语专业的学生在韩国价值观的渗透下出现价值观的偏颇,给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韩语专业学生的培育和践行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只有充分意识到中国优秀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下以文化人的基本理念方针。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的缺失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高校韩语教学中重视“母语文化”的融入,引导韩语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中国文化输出”,对改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提升高校韩语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文化融入策略

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兼具技能性和人文性的,不仅要求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中心,还强调了韩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的这一关键目标[8]。为了有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德育教育对“课程思政”提出的新要求,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文化、道德及价值观的全方位教育,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在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母语文化融入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一)优化创新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大纲的人文性,树立学生的母语文化自觉与自信

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大纲的优化创新要求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紧扣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提升的需求及母语文化目的语表达能力提升的标准,具体表现为应用型高校韩语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合,重点突出教学大纲在韩语教学母语文化融入中的指导作用。同时,教学大纲中应明确将“课程思政”理念中的德育方针落实到母语文化的目的语教学方案设计中去,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细化“教”与“学”的具体内涵,进而为韩国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这也是从根源上解决“母语文化失语”问题的首要举措,为树立“中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应用型高校韩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韩语教师母语文化素养

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师作为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的直接责任人,同时也是引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施者和示范者[9]。应用型高校韩语专业教师在整个高校韩语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高校韩语教师在进行韩国语言文化知识传授之前应具备良好的中韩两国文化的相关知识的储备。

首先,高校韩语教师应将“课程思政”意识贯穿于其整个韩语课程教学中,时刻保持自身的良好的母语文化敏感度,培养对母语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注重自身的“母语文化输出能力”的不断提升,让自己成为自觉的“母语文化”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只有韩语专业教师解决了自身的“母语文化失语”问题,化身为学生的母语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带头人,才能进一步在“课程思政”理念落实过程中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而达到提升“文化自信”的高要求。文化自信并不代表毫无目的的盲目夸大,而是客观看待母语文化与韩国文化的异同,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文化互鉴中正确认知母语文化的卓越性,并且培养坚定的母语文化自信。

其次,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师应充分把握“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不能仅停留在对韩语语言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充分挖掘韩语教材中的显性“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导入隐性“思政元素”,通过优化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思政元素”与韩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进而对学生产生渗透性影响。例如,高校韩语专业教师在针对韩国文化中“受尊敬的历史人物”的授课过程中,韩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受尊敬的历史人物”相关的主题演讲及话剧表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融入角色,用韩语来展示和分享他们所了解到的中华文化中的“受尊敬的历史人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挖掘韩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韩语课堂师生,生生互动,韩语专业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把握文章主题,韩语教师在介绍韩国文化的同时实现了母语文化的融入,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高校韩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受尊敬的历史人物”及“受尊敬的历史人物事迹”的深度学习和了解,引导韩语专业学生自觉形成并提升其“价值观”“人生观”“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塑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母语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过程中的母语文化融入的最佳体现。

(三)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优势

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联合“教”与“学”的重要纽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10]。改善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文化”融入的困境,除了提高高校韩语教师“母语文化融入意识”,丰富教材“中国文化”外,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由传统单一“线下”教学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能够有效实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有效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可以给韩语专业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料,便于韩语专业学生灵活掌握掌握学习时间,“线下教学”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方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媒体为韩语专业学生学习韩国语言文化知识和母语文化知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开展线上线下的知识传授;另一方面,韩语专业教师可以不断地对教学资料中的“显性思政元素”和“隐性思政元素”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分析,制定出更加优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此外,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应受韩语教材的束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特点来自主地进行学习讨论。韩语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沟通手段,实现跨区域的语言交流和母语文化学习,学生获得母语文化和语言环境不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可见,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主导,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有意识的创新及合作交流,全面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文化”的有效融入。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文化”的融入

当前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大多是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母语文化的融入应充分考虑到“思政教育”的特殊属性,注重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样性,进而为韩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评价可以充分利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测试的促学功能,在其中设置“思政学习表现模块”,通过提高韩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学习参与度和专注度的平时成绩来鼓励、督促学生自主参与到韩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来,引导学生成为自觉的“母语文化”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以此提高韩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内涵,坚定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升华为母语文化自信,为韩语专业的“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缺失已成为当前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巨大阻碍。因此,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理念在应用型高校韩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方针,引导韩语专业学生树立并提升“母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分关键。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落实于应用型高校韩语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打造基于多媒体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韩语专业教师与学生协同合作,把“母语文化融入”落实到实处。当前,重视“母语文化融入”并不是排斥韩国文化的学习,应该引导韩语专业学生学会用“思辨的方式”来“批判性”地看待韩国文化和价值观,引导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自觉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韩语母语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母语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韩语教学策略分析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