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观现状与应对策略

2022-12-22王会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就业观大学生学校

王会娟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武汉 430010)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就业难、岗位少、竞争压力大等,是大学生目前最为困扰的问题,需要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思考和探索,我们需要共同分析造成时下大学生就业局面的原因,探讨可以应对的相关举措,逐步缓解这一问题带给我们的困扰。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针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局限于校园,与社会脱轨,信息断层。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时期,很少走进社会去了解最新的社会信息。他们沉浸在大学校园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局限于学习课本知识,故步自封。然而,学校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基础层面,很多也只是纸上谈兵,投入到社会就业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处理紧急的突发状况,考验的是思维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1]。在就业市场中,招聘企业除了看重过硬的技术能力,同时也重视员工为人处事、融汇变通的能力。因此,很多大学生会在刚入职的时候不适应,遇到挫折而产生消极怠慢的情绪。

2.职业规划不清晰。对于大学生而言,从学校走入社会工作,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俗话说“一步错,步步错”,任何决定都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更何况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大学校园是学业完成的考核制,而就业环境则是工作完成性的淘汰制,尤其是在庞大的学生基数下,竞争非常激烈。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规划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他们不了解社会,不了解规则,常常会脱离自身情况,做出与职业选择不太相符的选择,以至于职业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

3.国际化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没有完善。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时代早已不断地国际化。跨国大企越来越多,对于人才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高[2]。然而,现在很多大学教学的内容依然还停留在原有的课本知识上,没有做到革新,顺应时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没有做更多的延伸探究,按部就班,这就会导致大学生无法真正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得到的结果就是大学生无法胜任工作,而企业也招聘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二)针对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1.教师授课模式固化,缺乏创新与融合。大学教师是将学生从学校引入社会的桥梁,教师的自身素质以及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工作。但是,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认知还停留在原有的刻板条框中,授课模式固化,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忽视了将教学内容与社会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大学计算机专业为例,教师不应该只是照搬课本知识点进行教学,而是应当结合当代计算机行业的空前发展形势,以及互联网发展的递进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总结。教师应布置一些需要到社会中提取素材的课程作业,让学生走出校园,看看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以及具象化的发展方向等,从而避免学生真正面对就业时,发现自己所学与实际不符,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2.大学生实践机会少。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然而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学科压力大,学习重点集中在专业知识上,学校和教师也没有将学生的实习工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是一味地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这样一来,只会导致原本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大学生对就业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士转变的关键性阶段,一定要懂得如何将大学课堂中所学习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在走出校园之前,就要通过多种方法开拓眼界,提高实践能力,累积实战经验,为尽快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针对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做出分析

1.时代变迁之下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我国的家庭结构及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裕,从基本的生存需求转变为精神领域的生活需求。这就导致新一代大学生的择业目标,不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更多倾向于对于自我爱好的追求和梦想的实现[3]。在此背景下,就加大了企业的招聘压力,导致就业的运行速度缓慢,久而久之会对社会就业率带来很大的挑战。基于此,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只会关注对学生情商的考核指标,要求学生情商智商都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一高要求对于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就业的心理压力巨大,降低了参加工作的积极性。

2.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变动性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优先选择的就业城市为北上广深以及江浙一带具备经济发展优势的一线城市。这样一来就造成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大,中小城市缺乏高精尖人才,使社会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不平衡的状态。同时,社会经济依然在如火如荼地探索、发展,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是不可估量的。比如,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外卖盛行带来的就餐习惯变化、购物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支付方式由传统货币转换为数字货币流通、AI技术的发展等等,导致很多行业逐渐消失,同时一大批新兴的行业应运而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此类行业变革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动,影响着新一代大学生在择业时所要具备的素质和知识储备。对经济时代的敏锐度,决定着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优劣。

二、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应对策略

(一)学生自身的应对策略

1.内观自身,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大学生活是自由的,也应当是充实的。除了平时的课堂时间,大学生应当利用闲散的课余时间,为充实、完善自我做出努力[4]。比如,可以通过短视频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下载一些社交礼仪、仪容仪表、职场沟通技巧等相关视频,充盈自身,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为自己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走出校园,去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以学习的心态积累工作经验,累积社会人脉,实践出真知,在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将来真正走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态度决定一切。大学生首先应放平心态,不焦不躁,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就业的问题。内观自身,自己的专业性、优势有哪些,筛选与自身所学专业相符的行业。其次要紧跟国家形势,时刻关注时政,知道未来发展空间大的行业、职位,了解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制订相关的学习计划。在参加实习的过程中虚心向前辈请教,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总结经验。切忌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做到持续性学习,查优补缺,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循序渐进地融入社会工作。

3.迎合时代需求,不断创新。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名即将进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眼界,多去关注自己心仪企业的网上信息平台[5]。比如,一是关注其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等,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公司动态、人才培养计划等,为自己将来的应聘及后期的工作积累大量有效的信息。二是多去人才招聘市场关注时下最热门的、需求最大的岗位,与自身专业对号入座,制订自己的准就业计划,为正式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三是结合自身优势制作一些精彩视频或者文字图画形式的短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并吸引更多的人讨论,营销自己,积累人气。

(二)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1.学校应提升就业敏锐度,做好“舵手”的角色。如果说大学是一艘航船,那么学校就是学生们的掌舵人。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两方面进行改进。其一,完善专业课知识储备。学校要带领教师制定出符合时代就业方向的精品课程,课堂上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课后将课程上传至本校学习交流平台,以供学生私下巩固学习。教师也可以将课堂遗留问题发布在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课下互相讨论,加强知识点的深入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6]。其二,主动地去社会企业中为学生挑选一些适合的实习岗位,采用岗位激励制,让学生竞争实习机会,并实行淘汰制,让学生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提前感受职业竞争的残酷,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心理准备。

2.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岗前实习机会。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社会岗位竞争制,学校还需要不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习机会。对于具体实施方法,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联合当地各行各业的公司,在学校开展小规模的招聘会,教导学生如何制作一份合格的简历,针对公司的面试官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结合自身经验,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减轻学生对于应聘和面试心理上的恐慌。其二,与相关专业对口的企业,学校可与之签订长期有效的大学生定期实习计划,让大学生真正从校园走到实践中去,在工作中总结知识学习的不足,了解自身素养所需要提高的层面。

3.学校联动,互相学习,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切不可闭门造车,应当主动地与全国各地的大学进行线上线下的联动,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模式,不断地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提出目前国际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教师团队相互讨论,探索研究,开拓出解决问题的多条途径,为解决大学生就业观问题做出努力。比如,学校针对每个专业组建出研讨小组,与当地的其他大学进行线下的教学研究,学习经验,扬长避短,讨论就业需求方向,制定合理的大学生就业规划。同时,了解异地在大学生就业方向成效突出的学校,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可以是视频会议,也可以是网络平台的研究讨论。总之,通过经验的互通有无,使我国大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更加自信,有条不紊。

(三)社会方面的应对策略

1.提倡学生自主创业,政府部门是后盾。随着社会环境的优化,家庭观念的转变,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会愿意做出大胆的创业尝试。大学生创业重要的是资金的支持、创业方向的引导以及实现创业成功的规划。首先,资金的支持。除了本身家庭条件优渥的大学生,还有一部分创业资金不足的大学生,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政府可以在银行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制定完善的贷款条件,既可以解决大学生的资金问题,又要保证银行款项的安全性[7]。其次,政府可以倡导知名企业或社会名人企业家为大学生提供目前社会上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并提供相关的实战经验分享,让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更加稳健。另外,针对要进行创业的大学生,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教师和家长可以结合时下经济现状,与学生不断探讨、沟通,帮助他们制定出创业的大框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规避建议,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2.发展城镇经济,提高中小城市的就业率。目前,我国的就业状况呈现出北上广深以及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多涌入且趋于饱和的态势。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支持。调整中小城市现有的经济架构,优化行业配置,同时引入一些新兴的行业平台,比如新媒体公司、网络直播公司等地域要求小的公司类型,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这样一来,就创造出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可以回到自己家乡,在振兴家乡经济的同时,又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陪伴在家人身边,事业家庭双丰收。

综上所述,大学是向社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场所,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都应当认识到各自对于大学生就业观问题改善应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要改变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通过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如设置相关就业创业课程,校企联合,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让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学会处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大学生在迈向社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得到自我的满足。

猜你喜欢

就业观大学生学校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