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融合视域下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探究
——以“哲学与人生”为例

2022-12-21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沈惠芬

亚太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学科知识跨学科

福建省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沈惠芬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那么学科知识怎么融入育人观,或者如何在中职思政课上呈现其他学科知识,这值得我们思考。不同知识的融合和交叉,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或者要求教师学会跨学科教学。

梳理学术界关于跨学科的文献,我们可以把跨学科教学归纳为教师采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学科的知识点,并解决重难点问题。用联系和系统的观点建立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思维,走向终身、融合、智能的未来教育。和传统的教学相比,跨学科教学蕴含着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壁垒,构建一个个四通八达且立体的知识网,拓宽了教学的宽度和深度。

一、跨学科教学在中职思政课中的意义

(一)改进思政课堂教学范式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及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明确提出范式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模式”。简而言之,范式就是范例或模式的意思。职业教育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公共基础课如语文、数学、英语、思政课都能结合专业,服务专业课,但公共基础课之间较少涉及或引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的思维也被固化,语文是语文,数学是数学。德育课上尝试与其他学科交叉或者融合几乎为零,这就是中职思政课的范式。

当我们引入跨学科教学时,思想政治课不再是个孤立的学科。首先打破了我们常规默认的学科边界,将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尤其是文科类的知识讲授,常常采用案例法、讲授法来解释一种现象或者一个哲学原理,对教师来说思维未被打开,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采用物理、化学、音乐和美术来解决思政课中的难点问题,启动了左右脑,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其次,在实践中,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科之间的内容不是毫无关系的,只要启动跨学科思维,把握知识间的关系,就能找到共同点。最后,跨学科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了课堂质量,逐步实现培养多元化学生的育人目标。

(二)提升思政教师跨学科教学的能力

跨学科教学改变了教师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向横向的知识体系延伸和拓展,锻炼了教师的横向思维,用联系的观点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跨学科教学锻炼了教师挖掘资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增强不同学科组教师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有利于构建更全面的纵横交叉的立体知识网,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跨学科教学还推动了不同学科的融合,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多维度多角度地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培养科学思维,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飞跃发展添砖加瓦。

(三)促进知识迁移,培育综合人才

迁移理论认为,学习产生迁移是因为两种学习情境有共同因素,这是迁移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知识迁移顺利进行。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做好设计,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一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触类旁通,“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扩大和加深知识”;二看学生日积月累后能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体系越完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强。比如,教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一方面提高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全面复习了各学科的知识点,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运用;另一方面,展示其他学科的实验、艺术作品或者欣赏一段音乐,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素材将哲学知识具象化,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分析和比较各个学科的观点,建立一个多元思维模型,能够对一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的稳定的心理活动。一旦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那么对教师来说课堂就成功一半了。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一步步地引导,让被动的课堂走向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这时候学生就不再是单纯接受,而是会反思如何是、为什么、怎么做会更好等问题。乌申斯基提出:“教师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让学生“忙”起来,忙着探究,忙着思想碰撞,忙着自主探究。教育思想家杜威也说过,让学习者去“经验”。让学习者去快乐地“忙”起来,让学习者收获“成长”。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是内驱力的表现,自主能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解,再内化为行动,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实现教学目标。

二、“哲学与人生”中跨学科教学的运用

(一)自然科学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

1.物理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和物理息息相关。将一些有趣的实验和哲学课相结合,让晦涩抽象的哲学走进学生心里,跨学科教学的尝试必不可少。例如,“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来解释,拿一个装有饮料的罐子和一个相同的空罐子,同时从一样高的斜坡上滚下来,哪个更快?为什么呢?或者是对“浮力”的演示,和学生一起玩“沉沉浮浮”的实验,在一个小水缸中放下苹果、橡皮泥、纸片和汤勺,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呢?就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苹果掉下来,背后蕴含着万有引力定理。所以现象很容易通过感官或者仪器观察到,是表面、多变、具体的;本质却是一般、共同的,表现出事物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因此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本质。

2.化学

如果说物理带给哲学课的是有趣,那么化学更多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化学的一些小实验,增强了哲学课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科学实验是化学的常用方式,也是哲学中实践形式的一种,通过文理学科知识的相互配合,让哲学课堂更“亲民”。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淀粉和碘酒”的实验。取水和淀粉搅拌,形成淀粉溶液,用滴管缓慢加入碘酒,可以观察到一开始溶液是白色的,随着碘酒的增加,溶液开始变为蓝色;紧接着加入一片维生素C,随着继续加入维生素C,蓝色溶液会逐渐消失变成白色溶液。为什么遇到维生素C蓝色溶液会变成白色?因为碘酒的碘具有强氧化性,而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碘变为无色的碘化物。

哲学中关于发展、量变和质变关系可以用这一实验充分说明。实验中加入一片维生素C,液体还是蓝色,到了一定量才引起液体变白,说明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同时也与一开始的淀粉水有本质的差别,两杯都是白色液体,但本质是不同的化学物。

直观的实验冲击学生的视觉:为什么溶液变成蓝色?为什么又变成白色?蓝色去哪里了?这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吸引着学生,让课堂充满探索的味道。

3.地理

“哲学与人生”中的一些哲学原理与地理知识结合,通过展现不同学科的知识来理解掌握哲学原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借助二十四节气中有趣的自然现象,来一探自然的规律,感受古人的智慧。在节气里我们可以挖掘出“客观规律”“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和“现象与本质”等哲学原理,比如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意思是稻田的水变满,麦子开始饱满,但还没成熟。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蜻蜓起舞、苦菜花开、蚕吐丝结茧等现象,同时天气渐渐变热,会形成“干热风”的现象,有损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农民会加强灌溉,又要做好防风措施。因为这段时间到下一个节气芒种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透过现象抓住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地安排农作物的培育,保证大丰收。自然规律是抽象的、看不见的,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现象是看得见的,就可以把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解释清楚。还可以结合客观规律和自觉能动性的关系。在自然规律面前,我们必须尊重规律,遵循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客观规律,然后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保证大丰收。

此外,小满这个名字也十分有趣,古人认为太满不好,就像月圆则亏,这也是矛盾统一性的表现,蕴含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哲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是一对矛盾,看起来水火不容,但因为有了福才有祸害之说,同时祸能不能转化为福?福会不会转为祸呢?这就是哲学矛盾的统一性。因此“小满”蕴含着辩证的智慧。

4.数学

一提到数学,我们马上想到的是图形和线条等直观的画面。通过在希沃白板上画一个圆柱体,将圆柱体上底面的半径逐渐变小,面积也逐渐减少,直到圆锥体出现,这是一个很直观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用几何图形来表达这个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质量互变这一规律。

(二)人文科学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

1.语文

辩证法强调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俗语来表示。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整体看问题,我们可以引入“善弈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还可以结合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将联系的观点运用于人生中,就应了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者孔子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另外,在学习矛盾的时候,矛盾斗争性很好理解,但矛盾的统一性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我们可以引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类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来理解背后蕴含的哲学和智慧。借助寓言故事中刺猬的刺一方面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也让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来说明事物具有两面性,或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矛盾还具有特殊性,就像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美术

美术学科倡导“像专家一样思考”,经历“像美术家一样创作”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在哲学课上利用图片来阐述一个观点,比如气球上挂着一条绳子,甲和乙在两端,乙若只看到剪断绳子就可以消除甲的竞争压力,那么自己也会同样掉下去。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矛盾的斗争性,但当乙掉下去的那一瞬间就会意识到矛盾的同一性,即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引入了图片,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左右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美术除了展示图片、欣赏图片外,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审美对象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能进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创作,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哲学课上关于培养思维创新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模仿世界名画的活动,一方面呈现模仿的照片,另一方面让学生开口说出名画背后的故事。“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于同一幅名画,模仿的角度、动作、切入点也各有不同,在做中锻炼学生的思维,也表达艺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同时,用美术语言如“中国画的大写意、西洋画的表现主义”欣赏名画,通过现象追溯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科学思维,完成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过程,也将美术、哲学二者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哲学素养。

三、跨学科融合下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融合核心素养

跨学科教学也意味着核心素养的相互融合,这就需要多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持,同时中职思政课又兼顾各个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横向配合。如,充分挖掘各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标准,这就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虽然各学科核心素养各有不同,但本质都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或者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因此中职思政课一方面用思想铸魂育人,另一方面又关联到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思政课的“科学思维”素养贯穿在多个学科里,在语文学科里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数学要求具有“直观抽象”和“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另外,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承与参与”素养包含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增强文化自信;历史学科中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这都与思政课程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素养息息相关。

从学科知识角度来看,思政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其中,经济模块与数学学科知识联系紧密,如供给需求曲线、个税计算、混合经济的集合表示;哲学往往会涉及物理和化学,比如实验中的量变和质变;政治模块的政治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往往需要以史为鉴,需要历史知识提供事实依据。

因此,在教学中有机融入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让教学提升到教育,让学科变为跨学科,给学生又“宽”又“厚”的教育。

(二)突出职业特点

《标准》中提及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这更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中。

在政府的倡导下,各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体制,坚持以“共建、共享、共赢、共长”四方合作原则,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集团融合、政行企校并举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方式呈现多样性,比较主流的合作模式一是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一种是把企业变成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另一种是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完善项目实操、岗位技能提升等内容,为培养学生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订单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订单合作培养,确保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以达到企业用人标准,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从“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的转变。三是现代学徒制模式。企业导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导师言传身教,学生跟着师傅跟岗学习。在这种模式中,除了学生要在学生、学徒或员工的身份中切换,企业实际上也成为学校的延伸,企业、学校渐成一体,不再截然分明。校企合作,实现企业行业与学校、工厂与实训室、实践与理论、学习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四对接”,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两融合”,构建政行企校协同发展的“跨界”办学模式,共同育人。

另外,教育部启动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是课程标准与证书等级标准的融合,也是教学评价与证书考核评价的融合,此举措将跨学科融合从课堂延伸到实习实训场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渗透信息素养

跨学科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地区开启了线上课堂,这个过程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和各个学科联系在一起。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对职业教育的教师跨界跨学科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信息化教学情境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整合应用能力等。对学生而言,学会信息检索、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对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以及使用学习平台观看微课完成课前预习环节、课中展示讨论成果、课后平台答疑解惑等都是后疫情时代的学习特点。如在中职思政课堂开展“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的辩题,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还能在辩论中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承担起对信息社会的保护责任。

在跨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素养,借助信息技术,掌握相关相近知识,促进知识建构与联通,实现优质教学共享,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抓手和载体,不仅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学习时间长度,更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学习、知识分享和终身学习。

猜你喜欢

哲学与人生学科知识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品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论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案例
充分利用手机功能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效率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