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乐治疗在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20顾秋燕王飞英徐小晶江琤琤许占斌倪钰飞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3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早产儿发育

顾秋燕,王飞英,徐小晶,江琤琤,许占斌,倪钰飞△

(1.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医学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8;2.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香港 九龙 999077)

临床上对早产儿的定义为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前进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不断地提高,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随之产生的后果是,部分早产儿会因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受围生产期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脑损伤及脑发育异常,能存活下来的早产儿易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发育迟缓、认知障碍等[1]。因此,如何在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同时,改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预后,一直是新生儿科及儿童保健、儿童康复临床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有研究表明,对早产儿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可降低脑瘫发生率,促进其机体正常生长发育[2]。

听乐治疗(Therapeutic Listening)由美国著名作业治疗师SHEILA创建。SHEILA在临床中发现了某些音乐能够对感觉统合障碍患儿的姿势控制、运动方式、注意力、社交、游戏能力等领域产生即时改变,由此开创了以音乐为基础的治疗方式,也就是听乐治疗[3]。听乐治疗可应用于诊所、家庭、社区及学校环境中,其中3岁以上儿童可采用耳机形式进行,3岁及以下儿童可采用外放式进行。听乐治疗是从基于发育学和神经学原理基础的临床工作中演变而来的。因为听觉系统与大脑的许多部分都有联系,所以声音是我们接触神经系统并影响其变化的有效方法[4]。该治疗已经应用于全球数十个国家,并产生了大量临床科研数据。本研究将听乐治疗应用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中,探讨了其在改善早产儿运动功能、社交等方面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的10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4例。纳入标准:(1)符合早产儿临床诊断标准;(2)年龄在纠正胎龄36周到纠正年龄1个月之间。排除标准:受宫内缺氧史、出生窒息史、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白质损失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高危因素影响和伴有听力障碍。本研究经医院医学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Y2019011)。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

表1 2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n=54)

表2 2组孕母一般资料及家庭收入情况比较(n=54)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2组均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早期干预和定期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听乐治疗2次,每次20 min,干预周期为3个月。早期干预的实施者均为受过专业培训的儿童康复治疗师,并在儿童主管治疗师的督导下进行早期干预,所以能保证早期干预的质量。根据SHEILA提出的关于听乐治疗在不同类型儿童中使用的原则及方法,对于早产儿采用开放式的空气扬声器进行。每天进行2次听乐治疗,其中1次与早期运动训练同时进行,1次在家庭中陪孩子玩耍时进行,2次间隔时间至少8 h。音乐从“快速转变”专辑中分别选择“调节”和“引力葡萄”。早期运动训练在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训练频率为每周3次,每次30 min。

1.2.2评估方法 采用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和Gesell发育量表(GDS)进行评估。(1)TIMP评估:共有42个评估项,其中1~13项为观察项目,14~42项为诱发项目。根据不同年龄段得分标准来判断婴儿目前所处的发育水平,总分为142分,得分越高,表示婴儿运动发育表现越好[5]。(2)GDS评估: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和适应性5个能区,结果以发育商表示,其中≥85分为正常,70~84分为边缘水平,52~69分为轻度发育落后,36~51分为中度发育落后,≤35分为重度发育落后。

2 结 果

干预前,2组GDS评分、纠正年龄、TIMP评分及百分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干预后,干预组粗大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而TIMP评分及百分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干预前GDS评分、纠正年龄、TIMP评分及百分位比较

表4 2组干预后GDS评分、纠正年龄、TIMP评分及百分位比较

3 讨 论

3.1听乐治疗在运动促进方面的作用 国内的研究显示,音乐能够作用于人体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改善心血管、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同时还能缓解疼痛、减轻焦虑、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如早期给予早产儿以音乐为介导的干预,则有望改善各系统功能,促进早产儿的早期康复干预,从而降低致残率[6-7]。有部分研究发现,运动系统对节律性听觉刺激的反应非常灵敏,音乐节奏这种节律性听觉刺激能通过兴奋运动神经元调节肌肉的运动。当外部节拍如节律性听觉刺激出现时,人体内部节拍器与外部节拍能迅速趋向协调一致,使动作的节律性大大增强,使肌肉以一种更加理想、更加自然、更加顺畅的方式进行运动,从而更好地提高婴幼儿的运动功能[8]。

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音乐疗法可对早产儿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干预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儿童运动能力[9]。音乐节奏的治疗性使用可增强运动控制和协调,激活感觉运动皮层,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控制,改善肌肉协调、运动计划和功能性运动技巧。早产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及其他的因素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严重时会导致脑瘫。听乐治疗通过音乐节奏,使用双耳节拍技术来同步脑电波,让听觉处于阿尔法状态,从而组织身体的活动,能有效地改善早产儿的运动功能。本研究选择的“引力葡萄”音乐包括了熟悉的儿童音乐,结合简单的基础节奏,为听者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声音全景。

3.2听乐治疗在适应性方面的作用 所有的生命都有节奏,其中包括了社会互动、交流等,本研究选择的“调节”音乐,可结合听觉运动周期变化特点和双耳节奏技术,影响神经元连接,从而影响个体行为和精神状态,以达到特定目标,有即时改变个体表现和功能的能力。该方法展示出快速起效并持续起效的作用,尤其是在注意力、感觉调控、社交和高级认知功能等方面。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与儿童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国外有研究表明,早产儿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落后于足月儿,同时会导致社交退缩,听乐治疗可提高早产儿成长后的社会适应能力[10]。国内研究表明,早产儿随着年龄增加,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逐步提高,但仍落后于足月儿[11-12]。因此,在早期干预中加入听乐治疗,可有效改善儿童的个人社交和适应能力。国内研究表明,以音乐为媒介的手段能平缓早产儿情绪,延长早产儿睡眠时间,有利于早产儿早期的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在改善早产儿预后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3-16]。

综上所述,听乐治疗能有效改善早产儿运动功能,提高早产儿个人社交和适应能力,并且操作方法简单,不失为一种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早期干预的方法。目前,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的听乐治疗时,在干预时间、干预次数、声音播放音量等方面无统一标准,甚至在听乐治疗的适用人群方面也无统一标准。因此,未来可进行大样本、多区域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有效性。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早产儿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沙漠里的精灵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