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20栾海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医药维度问卷

栾海丽,吕 颖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经过数千年传承发展,至今形成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1]。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部署[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3]。202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4]。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是指个人理解掌握中医药学科思想、中医药学科方法、家庭常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能等内容的程度,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提高文化素质的能力[5]。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盐城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以分析影响中医药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开展居民中医药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1年5-9月对盐城市437名常住居民展开调查,年龄15~69岁。纳入标准:(1)自愿接受调查问卷;(2)认知及反应能力正常;(3)知情并同意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等疾病;(2)认知障碍;(3)拒绝合作。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盐城市2个区,在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共计8个社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2调查工具 调査问卷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组、北京中医药大学编制的《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査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6]。其中,基本情况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划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调查问卷满分100分,问卷得分大于或等于70分,则判定为具备基本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共发放问卷437份,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2.91%。

2 结 果

2.1一般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图1~5。

图1 居民性别分布情况

图2 居民年龄分布情况

图3 居民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图4 居民职业分布情况

图5 居民患慢性病情况

2.2不同特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评分比较 女性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男性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维度(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除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维度(中医药文化常识除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居民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患有慢性病居民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评分比较分)

2.3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以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见表2。

表2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 讨 论

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中医药发展的传承,还对公民健康意识、健康水平和所承受的疾病负担有影响[7-8],因此了解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供对策建议,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男性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樊玛琍等[9]调查结果一致。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中的女性更关注生活、关照家人的饮食起居和身心健康[10]。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女性更愿意学习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应充分发挥女性在中医药知识科普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成员,提升整个家庭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维度(中医药文化常识除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越高,这是由于居民学习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能力不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具备了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能力,因此有助于他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群体。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各维度(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除外)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5~<45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评分较高,15~<25岁居民较低。这是因为新兴媒体(如微信)在传播中医药知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而年轻人较年长者更适应目前的传播手段,接受新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强[11]。对于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群,则应多做一些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的传播材料,方便中老年居民阅读。同时依托社区街道,由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人员组建中医药科普宣传的队伍,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讲座,通过这些方式进行人际传播,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播。另一方面,15~<25年龄段人群中大部分为学生,其对中国的传统中医药知识了解不够,提示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应从青少年开始。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12]再次强调:“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广力度,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有效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培养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教育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协调,建设中医药专家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主题活动,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3]。

综上所述,盐城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有待提高,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面对不同群体时,应针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来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工作,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从而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中医药维度问卷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问卷网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