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传统新闻采编的影响

2022-12-1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闻稿稿件机器人

何 峰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节目中心)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新闻行业发展格局。新闻写作机器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记者传统的新闻编写方式,引起了人们对其发展趋势的高度重视。新闻写作机器人是运用新兴的算法技术把记者输入的数据信息整理、编辑成一篇新闻稿。它能够对众多的数据进行分解,详细了解此事件的大致状况,如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对此事件的未来走向作出预判[1]。相比于传统的记者编写,机器人处理新闻效率更高,生成稿件速度更快,其稿子质量也更加专业。因此,机器人在新闻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机器人新闻写作概述

机器人编写新闻稿主要是运用计算机程序对收集到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合、加工,从而生成一篇新闻稿。人们所认识的智能新闻创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产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收集许多题材的资料,构建出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库,再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完成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跨越,最终让机器自动生成新闻。当今时代,很多大企业甚至媒体都在使用机器人完成新闻稿件的写作,其编写出来的稿子很难让人们从视觉层面辨别出这是记者所写,还是人工智能生成的。

写稿机器人源于美国。2006年,美国汤姆森金融公司首次尝试运用机器人写作。写稿机器人能够在信息输入后的0.3 秒里,挑选出最有效的信息,并生成一篇经济、金融方面的新闻稿,这就产生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人写作的新闻稿,人们十分惊叹它的编写速度和效率[2]。虽然机器人新闻写作在我国运用的时间较晚,但其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我国腾讯财经开始专注于使用机器人进行新闻写作,成为国内首家使用新闻机器人写作的企业。这表明我国新闻行业已经准备开拓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同年11月,我国新华社研发出了一款名叫“快笔小新”的写稿机器人[3]。2017年,我国九寨沟发生了7 级地震,我国地震台使用了机器人撰写新闻,只用了几十秒的时间,就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一篇新闻稿。该篇文章只有500 多个字,配有精彩图片,其主要内容包括该区域的震级、伤亡人数、波及的地区等重要信息,准确性也很高。充分展现出了机器人新闻写作“快”和“准”的优点[4]。

2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优点

2.1 时效性更强

新闻稿件突出一个“新”字,因此发布时间特别重要。和传统形式的新闻采编相比较,机器人生成的新闻更具有时效性。例如,2017年我国九寨沟发生地震时,传统的流程主要是让记者赶往灾区、收集相关素材并进行新闻撰写,再经过层层审核,最后把此事的详细内容呈现给读者[5]。机器人生成新闻稿件的过程都以自动化为主,在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等方面缩短了工作时长。机器人可以长时间工作,不需要休息,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工作,把碎片化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处理与分析,运用较短的时间生成稿件,把重要的新闻内容和相应解析呈现在读者眼前。

2.2 更具有真实性、客观性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其重点在于“新”和“事实”。运用机器人写作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更高。新闻机器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得的信息更加精准,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而且新闻机器人在写作时可以弥补传统记者思维受限、想法陈旧等缺点,不会在外力的影响下让稿件丧失其真实性。新闻稿件最重要的地方是其真实性,倘若新闻稿件的数据出现差错,则会使人们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致使人们对于新闻的信赖程度大大降低。笔者回顾以往新闻采访过程发现,人工采访收集到的数据存在偏差,会使记者无法准确、真实地讲述新闻事件。特别是在财经新闻报道方面,记者需要了解许多公司的股票变化情况,在面对众多数据时,整理时间较长,还可能出错,而运用新闻机器人编写新闻稿,其差错率可以降低为零。

2.3 可以实现精准推送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被互联网所覆盖,许多信息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写稿机器人通过在数据库中对读者偏爱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寻找到读者喜爱的文风与言辞,也能了解到其最偏爱哪一种类型的新闻,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新闻推送,并且还能分析数据库中不同记者的写作风格,进而找到编写规律。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与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写稿机器人可以把以往收集的信息、编写的新闻稿件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融合,达到简化工序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2.4 全自动化

机器人新闻写作是全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采编人员编写新闻稿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采集资料和信息,尤其是经济、体育等有大量数据的新闻,需要依靠计算机来分析与处理数据;第二,分析数据和资料,运用文章模板编写稿件;第三,编辑和审查稿件,并提出修改建议;第四,发布新闻。这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人参与。但现如今一些新闻编写的过程已经从人工转变成自动化,写稿机器人能够利用算法自动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而且能自动识别新闻类型,模仿写作风格,最终生成新闻稿件,甚至能自动校对新闻稿。

3 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缺点

3.1 报道形式单一

机器人在新闻写作时依靠的算法程序较为模式化、固定化,并始终依照数据采集、分析、套模板等一系列固定的流程生成稿件,依照此形式只会形成结构类似、重复率高的文章,缺乏创新与新意,报道形式也较为单一。而且,现如今人工智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自然语言技术仍旧不够成熟,无法依照稿件类型的不同恰当地运用语言。

3.2 缺少人情味

机器人写作新闻虽然客观、真实,但是人情味不足,有的只是冰冷的辞藻和数据的堆砌。因为机器人在新闻写作时有固定的写作模板,所以无法写出充满人情味的新闻。比如,今日头条的人工机器人“张小明”,它是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机共同研发的成果。它的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语法合成、排序等一系列操作,生成新闻报道。但是,写稿机器人不会自主思考,缺乏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反复斟酌与推敲,更不用说写出来充满人情味的新闻稿。

3.3 报道内容缺乏深度

和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相比,写稿机器人的理解能力较低,只能生成一些简单的稿件,不能驾驭更深层次、有内涵的新闻题材。在当下,不仅要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真实性,也要看重新闻报道的深度价值。然而,新闻机器人只能运用现有的数据库,依照固定模板对新闻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对新闻事件的理解能力远低于新闻工作者,因此其生成的稿件的深度远不能满足现今的受众的需求。

4 机器人新闻写作给新闻行业带来的变化

4.1 重新定位记者角色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于记者有以下两种影响:第一,使传统的新闻记者摆脱了单一化、简单化的撰写工作,让其进行更有深度的新闻报道;第二,传统的新闻记者需要多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与协作,因为机器人生成稿件的日常运营和维护都需要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完成,所以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写稿机器人还能激发新闻记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新闻记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从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深度来看,当今时代仍旧需要新闻写作人员,人工智能还无法取代人力。因此,媒体可以将加强新闻记者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作为出发点,探索新闻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促使其实现巨大的突破,进而为人们呈现出更有深度、富含人情味的新闻稿件。

4.2 改变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

以往,媒体行业主要是通过收集零碎数据、获得有效信息等一系列流程形成新闻稿件,随后将其传播给人们。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直接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稿件的生产方式,其采编的过程、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制作新闻过程中耗时最长的流程,机器人写作具有数据剖析与自然语言生成这两项功能,前者能够捕捉到记者无法详细获取的数据之间的联系,后者能够把死板的语句转变成人们能够理解的信息。因此,媒体行业将人工智能与新闻编写人员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帮助新闻稿件撰写者完成更具有深度的报道,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4.3 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

机器人生成新闻稿件的浪潮迅速冲击了整个新闻市场,推动媒体行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改变了传统的写作、经营方式,提升了整体的技术水平,在构建数据库的同时引入大数据技术,促使数据库资料更加丰富。而且,一些媒体还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质量,充分展现其客观性、时效性等特点,实现了写稿机器人与媒体记者的完美合作。写稿机器人的出现是传统媒体前进的标志,其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人为主导的新闻编写模式,推进了整个媒体行业的前进与发展。

5 人工智能写作的未来前景

5.1 扩大写作空间

依照当前新闻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写稿机器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不能更好地普及与推向广大市场,只能报道天气、财经等领域的资讯。2015年,我国新华社研发出了“快笔小新”,它的新闻写作能力极强,主要撰写体育、财经等方面的新闻,之前新闻记者撰写一篇新闻稿件至少需要耗费20 分钟,而“快笔小新”能在3~5 秒内完成新闻写作,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报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快笔小新”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能够实时获取我国外交部门、国防部门等发布的重要文件,快速生成新闻稿件,并能够了解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警信息等,经过简单的编辑、校对等过程,将其传送给人们。

5.2 人机构造和谐未来

人机合作在未来会成为常态化现象。写稿机器人具有工作效率更高,数据分析更为精准,真实性更高等优势,是传统新闻编辑记者所缺乏的,但传统新闻编辑记者也具有人工智能所缺少的人文精神、丰富的社会经验等优势,二者相互融合共同完成稿件的撰写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新闻工作人员整理信息的时间,人和人工智能一同编写新闻会成为未来新闻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机合作会促进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不会影响该行业人员的主体地位。人机共同合作的重心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如何协作,写稿机器人虽然能够分担新闻编辑和记者的部分工作,但并不会完全替代该行业的新闻编辑和记者。媒体使用写稿机器人编写新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闻撰写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稿件撰写质量。同时,还有利于编辑和记者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达到人机协作的 目的。

5.3 根据受众的喜好提供个性化稿件

人工智能从最初的显露锋芒到现今的成熟发展,推动我国新闻行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促使的数据库资料日益丰富,能够在未来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编写新闻稿件,促使新闻内容更丰富。过去,有深度、有情感的新闻内容比较少,而在未来媒体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新闻素材进行智能化处理,根据用户的阅读喜好有针对性、计划性地生成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目前电视、广播等媒体越来越重视受众的参与感,从之前的传播者为主导转变为用户为主导,逐渐提升了受众的地位,并运用人工智能给受众推送个性化内容,这也将是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6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广泛运用,网络用户也随之增加,一些媒体开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的创作和个性化推送,其中机器人生成新闻稿件最具有代表性。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推动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但其有利有弊,因为此技术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它比较典型的缺点就是机械化,不具备传统新闻记者写作时的浓厚感情,难以触动大众的心灵。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写稿机器人和传统新闻记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新闻稿稿件机器人
征集汽车电子类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新闻稿中的记者工作方法浅析
浅谈电视新闻稿“视觉化”表述方式
“什么”的深意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