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汀槟榔芋疫病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12-17肖荣洪

现代园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长汀县种芋槟榔

肖荣洪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福建长汀 366307)

槟榔芋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外形呈椭圆形,外皮深褐色,内呈槟榔纹,故名“槟榔芋”,又称为芋头。其株形高大,株高达1.7~1.8m,开展度1.8m,总叶片数18~21片,叶片、叶柄光滑具有蜡质,全生育期210~280d。目前,槟榔芋已成为长汀县第三大种植作物,面积仅次于水稻、烤烟,全县种植面积约4000hm2,667m2平均产量为1800kg,平均价格4.0 元/kg,产值7200 元,纯收入达3200 余元。长汀县境内多砂壤土,水源清洁、阳光充沛,种植的槟榔芋具有品质优良、食味香醇、高产稳产等特点,不仅成为长汀县特色农产品,而且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深受老百姓喜爱,远销国内外。

由于受常年连作、气候变化异常、用药次数及用药量逐年增加造成的农药抗药性等因素影响,导致槟榔芋疫病(又称“芋头瘟”)在长汀槟榔芋生产种植过程中每年都会发生,为害严重且防治难度大。5-6 月为害最为严重,一般田间病株率为25%~50%,严重时每株都会发病,病叶率达35%,致使叶片干枯,直至整株枯死。为了确保槟榔芋产量和品质,实现高产稳产,基于多年实践总结,提出防治槟榔芋疫病措施,以供参考。

1 发病特点

1.1 发病症状

长汀槟榔芋疫病主要为害槟榔芋叶片、叶柄、球茎,其中,以为害叶片为主,5 月上旬-8 月底为发病时间,发病高峰期集中在5-6 月。发病初期,槟榔芋上部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细小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褐色深浅不一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病斑,病斑边缘可见水渍状暗绿色环带,环境湿度较大时,斑面附着白色粉状薄层(即孢子囊及孢子梗),其坏死组织分泌黄色至淡褐色的液滴状物,后期病斑多自中央腐败成裂孔,严重时只保留叶脉,全叶呈破伞状。叶柄染病后可见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病斑大小不一,病部外围组织褪色变黄,有黄色液滴物外溢,后期病斑逐渐环绕叶柄扩展,发病严重时导致叶柄腐烂倒折,叶片萎蔫下垂。球茎染病后,球茎部分或全部腐烂,颜色变为褐色。

1.2 病原菌

槟榔芋疫病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在球茎、病残体上及土壤内越冬,遗落田间的病株残体和带菌的种芋成为主要初侵染源。

1.3 发病规律

槟榔芋疫病发生受田间温度、湿度及降雨影响较大,田间温度为24~28℃,湿度达80%时有利于该病发生。长汀县属山区县,山垄田较多,一般选择在汀江河两岸盆地及各小河流域河岸两边且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但在台风、多雨的年份,在山垄田雾重、露水大、通风不畅的田块,5-6 月带菌的种芋会产生大量孢子囊,并借助雨水、气流、水流传播。同时,由于近几年槟榔芋种植效益较高,芋农一味追求产量,种植密度不断加大,田间郁闭、通风不良;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在低洼地带种植,田间管理不到位,排水不及时;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产生农药抗性等因素,导致槟榔芋疫病呈重发趋势。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加强作物健身栽培

2.1.1 田块精选、合理轮作。槟榔芋属于块茎作物,应选择汀江河两岸盆地及各小河流域河岸边,易排灌且土层较深的砂质壤土地块种植。种植田块不宜连作,实行2年以上换茬轮作方式,可减轻病害基数,如水旱轮作或与油菜、玉米等作物轮作。

2.1.2 田园清洁、土壤消毒。由于芋疫病能在病株残体、土壤中越冬,采收槟榔芋后及时清园,将田间病残株落叶及杂草带出田外并集中销毁,同时,种植前可撒入生石灰对田地进行土壤消毒。

2.1.3 科学选种、种芋消毒。槟榔芋疫病主要初侵染源来自田间带菌的种芋,因此,科学选择种芋是预防感染病害的关键。在无病害田块挑选出个头饱满、芋身肥壮、大小匀称、体重约50~80g 的种芋,选好种芋后,用高锰酸钾溶液100 倍液浸泡20min 消毒,然后捞起晾干,放在阳光下曝晒1~2h,种芋移栽后可用带药的细砂土(潮沙)盖种。

2.1.4 合理密植、加强通风。由于槟榔芋株形高大,种植过密极易造成田间通风不良,有利于诱发槟榔芋疫病。如果采取小高畦单行种植方式,畦带沟宽120cm、畦高30cm,环边沟稍深,做到雨天不积水,一般种植株数为1400 株/667m2,株距40cm;如果采取大畦双行种植方式,株行距规格45cm×50cm,一般种植株数为1600~1800 株/667m2;槟榔芋采用穴植或开条沟种植方式,种植深度控制在4~7cm 为宜,芋种顶芽朝上。另外,为了提高种植畦土壤温度和防止田间杂草生长,种植后应及时覆盖地膜。

2.1.5 结合实际、合理施肥。施肥关系到槟榔芋长势与产量,植株长势佳则疫病发病率低,而偏施氮肥易导致植株旺长、田间通风不良,从而引发槟榔芋疫病。施肥要点具体有:(1)叶面肥:以腐植酸液肥和磷酸二氢钾为主。(2)基肥:667m2施入腐熟牛栏粪或有机肥1000kg+复合肥(N︰P︰K=15︰15︰15)50kg。由于长汀县土壤普遍缺镁,可加施硫酸镁100kg 作基肥。(3)起苗肥:坚持“早施、淡施、勤施”原则,当植株具有3~5 叶时,视苗情可每隔5~7d 施1 次腐植酸液肥,或将碳铵50kg、过磷酸钙30kg 兑水浇施,促进根系生长。(4)壮苗肥:分2~3 次施用,第1 次在5 月上中旬施用,同时进行芋田除草和小培土,667m2用含硫酸钾复合肥(N︰P︰K=18︰5︰26)50kg 点蔸撒施。第2 次在5 月下旬-6 月初重施,667m2用复合肥(N︰P︰K=15︰5︰24)75kg+硫酸钾35kg 点蔸撒施,并进行田间大培土,点蔸撒施壮苗肥后应覆土,防止肥料流失。第3 次根据苗情,针对弱苗补施保尾肥,667m2施用含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25kg,兑水浇施1~2 次。

2.1.6 及时控旺、割叶通风。当芋株长至1.1~1.2m 时,及时使用多效唑控旺,667m2地块施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80g 兑水点蔸浇施,既能矮化植株,又能促进母芋膨大。封行后对长势仍然较旺且通风不良的田块,可人工拔出子芋,并割除枯老病叶及梳理部份健康的叶片、芋杆等,以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割叶后施药1 次,减少因农事操作传播病源菌。

2.1.7 科学管水、防止积水。雨水是槟榔芋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槟榔芋生长前期(5 叶期前)田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一般3cm 以下土壤见湿。生长中后期,即7月以后气温较高、光照较强,是槟榔芋结芋膨大期,对水分需求较多,沟中应保持有水,遇干旱天气灌1/3 沟水,高温酷暑天气可灌2/3 沟水。生长后期经常保持沟底有水,采收前7~10d 开始断水,保持芋田干爽,便于采收。春季或台风多雨的季节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特别是低洼地带。

2.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2.2.1 预防为主,避雨用药。槟榔芋疫病发生一般在5月下旬-6 月上旬,此时气温高、降雨量多、湿度大,管理不善、偏施氮肥田块较易发生病害。因此,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及时施药是防治的关健时期,要求密切关注降雨动态,在降雨来临前施用内吸性、保护性较好的药剂,预防病害发生,降雨过后施用治疗性较好的药剂,做到“抢晴施药、避雨用药”。同时,根据田间病害实际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科学制定用药计划,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喷药方式可采用植保无人机,以提升喷药功效,抢抓喷药时间。

2.2.2 药剂选择。目前,部分芋农在防治槟榔芋疫病时,存在农药使用不规范、用药时间不及时、用药量大、农药使用次数多、喷药方法不规范等现象。为了探索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指导当地槟榔芋生产,结合有关农业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指导意见,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是根据槟榔芋疫病发生时期合理选用预防或治疗性药剂;二是结合当地疫病发生特点,抢抓5-6月防治病害关健时期;三是轮换使用不同农药,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防止作物产生抗药性;四是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病前、发病初期,每667m2可喷施80%烯酰吗啉水份散粒剂20~25g,或250g/L 嘧菌酯悬浮剂45~60mL,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120g。其次,发病后可喷洒687.5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100mL,或40%氟醚·烯酰悬浮剂35~40mL,或30%氟吡菌胺·甲霜灵水分散粒剂40~60g,或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5~60g,或24%精甲霜灵·烯酰吗啉悬浮剂100~150mL,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五是蚜虫、斜纹夜蛾等害虫会加重芋疫病为害,因此,当田间出现这2 种虫害时,需要及时防治,每667m2可喷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0~15g,或100 亿孢子/mL 短稳杆菌悬浮剂200~300mL。

2.2.3 注意事项。首先,由于槟榔芋叶面、茎秆较为光滑,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根据药剂复配情况适当加入有机硅。喷洒药剂时要求均匀喷雾,确保叶片正反面、茎杆上下部位均要喷到。其次,坚持预防为主,注重在发病前喷洒药剂加以预防,在台风前后或多雨季节及时补喷药剂。最后,在发病较为集中的时期,要轮换、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针对槟榔芋疫病抗药性较大的种植区域,可采用2 种保护性成份和2 种治疗性成份药剂混合使用。对槟榔芋种植大户建议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喷药时注意农药剂型的选择、药剂的二次稀释、农药安全间隔期。

猜你喜欢

长汀县种芋槟榔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长汀县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5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6月槟榔市场监测分析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