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化教育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中心

2022-12-16袁鳞王佩佩

智库时代 2022年41期
关键词:概论立德思政

袁鳞 王佩佩

(1.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2.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课程思政的提出为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作为塑造大学生的认同感、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诸多思政元素有着天然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本身丧失了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在动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这里我们通过在地化教育的引入,试图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展开讨论。所谓在地化教育是指学生通过所在地方的社区和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养的一种手段。下面我们围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探讨在地化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借助这一理论实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

一、在地化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的现实依据

在地化教育是一种利用学生周边的自然、社会资源,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教育理念,该理念“从当地的社区和环境作为出发点,教授学生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研究、科学及其他学科的过程。它强调实践活动和在真实事件中的学习经历,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加强他们同所在的社区之间的联系,增进他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贡献的公民”[2],这种教育理念将学习与环境紧密结合,并且注重学生对社会的返哺功能,与当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存在一致之处,具体体现的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地化教育符合中国重视地方的传统心理。“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都是地方化和生活化的,有经验者‘就地就事’地进行教育,少经验者也‘就地就事’地进行学习。因此,教育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是统一的,教育的内容也多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与知识技能。”[3]在地化教育虽为舶来品,但在中国教育传统中也可以感知其存在。例如,从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故事中,可以看出“地方”在教育活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国社会涌现出“乡土教育”的浪潮,这也反映出国人对地方文化的态度:“夫地理学之关系于爱国心至巨,爱国必基于爱乡。”[4]教育与地方之间的紧密联系由此可见一斑。当下,课程思政在高校课堂建设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但不同课程所承载着的思政元素不尽相同,课程思政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通过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在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地方文化资源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地化教育体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在落实课程思政方面,借助在地化教育,引导本科生聚焦地方文化遗址、博物馆、红色革命纪念馆,通过走访考察与课堂讨论等联动方式,关注文化现象的时代意义,彰显地方特色。与此同时,让学生实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并联系实际分析当下社会继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危机感。如引导学生分析部分地区急功近利、盲目发展,导致古街巷的消逝、景观环境破坏等案例,从中激发学生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危机感与使命感。这种实地感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正自身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再次,在地化教育注重课程思政的实践性。思政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检验,开展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根本目标服务的。当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注重知识传递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知识返哺社会的能力培养关注不够。部分大学生依旧停留在应试思维的框架之下,注重基点的高低,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在地化教育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关注现实问题,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这为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宽广的平台。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落实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支撑,如何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应有之意。尽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与立德树人的目标有天然的联系,但仍然不应忽视课堂本身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为高校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思维极度活跃,对新兴事物保持较高的好奇心与包容度,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逐步塑造的过程中,因而需要教师借助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具体案例,在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坚持中国文化本位,在课堂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

就课程本身来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学科属性上体现出基础性、交叉性的特点,因其研究边界较为模糊,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往往作为辅助学科而存在。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考研科目相比,存在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就其授课内容而言,将贯穿数千年的文化现象融入寥寥可数的课程中,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挑战。本课程涉及时间跨度较长,涉及学科较广,教师仅仅依托课本,照本宣科,脱离现实的教学模式难以触及中国文化的核心议题,难以使学生对文化现象产生思考,这自然影响到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此外,加速时代的到来对于大学生综合素养有着更高要求。中国文化概论授课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道德理念,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重要,这也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授注重经典性,侧重于主流文化的讲述,难以兼顾日常生活中纷繁多样的文化现象,这是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低关乎思政教育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通过开设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课程,引发大学生对周边社会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落实思政教育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挑战,课程内容涉及较广,授课难度大,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样存在。在此背景下,在地化教育在实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优势值得我们重视。

三、在地化教育实现思政隐性教育目的的优势体现

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而非纯粹的道德说教。如何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鱼得水,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地化教育因其贴近地方、贴近日常的特点,有助于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

首先,在地化教育理念有助于实现教师从知识灌输者到引导者身份的转化,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实现,既需要教师引导,更需要学生配合。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地方社会的实际需求、中国文化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当安排学习对象与探究议题,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发现文化问题、解决文化问题并非遥不可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积极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进而在深层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

其次,通过具体情境的设计,扩展学生的受教育空间,彰显文化价值,体现大思政概念的教育效果。“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之外,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行’中产生对科学理论、价值观念的认同。坚持情与理的结合,使所讲的道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5]通过具体情境落实思政教育已经在许多院校收获较好的效果。例如,山东大学文学院组织师生在泰山进行实地考察,从中发现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对于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再如,湖南师范大学组织的暑假红色基地游学活动,在与革命文化的深入接触中,通过走访调查,在对湖南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新认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有助于塑造当下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精神。又如,南京大学文学院开展的系列游学行为,这些在图书馆、古街巷、城市公园等文化场域之下开展的非传统式的教学活动,通过观览、对话的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这种依托具体情境的文化教育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无形中有助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

最后,从在地化教学的实施效果来看,能弥补网络思政教育带来的不足。当下,随着教育媒介的多样化,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下,高校网络化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受到了广泛欢迎。但网络教学的普及也带来系列问题,如过于依靠网络,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学生课堂专注力难以保证。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线下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地方感与神圣感逐渐丧失,一些抵制网络教学的声音也多根源于此,这自然影响了思政教育效果的达成。通过在地化教育的形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将个人提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相应能力,激发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获得别样的生命体验。

四、在地化教育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路径

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口号,立德树人的实现不是增开几门思政课程,亦非单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学过程中的比重,但也并不意味着忽略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创新。“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一个价值系统,即以价值取向为导向的程序系统。”[6]那么,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效果评价的全过程中,有效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部分着手:

首先,依托学校平台,利用校园文化氛围,强化教育效果。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核心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这一教学主渠道。学校层面应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空间,积极引入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方便教师创设教学单元和教学材料时寻找有益于改善教学的本地资源,营造适合大学生参与的文化现场。例如,昆曲进校园为高校学生创造了别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环境,通过组织观看《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桃花扇》等经典剧目以及与知名艺术家的沟通互动,使得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该举措在带给大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也有益于他们自觉参与到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中来。

其次,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大学生文化节、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校竞赛活动。上述活动增强了大学生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参与度,也利用周边社区培养学生的地方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最终提升本科生的文化自信力与自豪感。例如,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吴歌所反映的历史传统以及在当下社会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并将其与苏州市吴语这一方言保护相关联,思考中小学进行的吴语比赛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在实地环境之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方式上,采取灵活多元的方式,注重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仅仅聚焦于最终的考试成绩,这也是检验思政教育效果的应有之义。

再次,通过在地化教育来实现思政教育的优化,并非意味着将视野仅仅局限于地方,选择固步自封。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反哺课程知识,通过联系、比较等自主学习方法来探索文化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种将自身兴趣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展示自己的文化观点与相应的研究成果,在其他人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现实认知。这一行为既能带动周边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同学群体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思政教育改革已经逐步进入了深水区,这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在地化教育将授课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实践提供了契合点。就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理应获得教育从业者的关注,通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比较中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后疫情时代下,网络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但线下教学仍具有不可代替之处。

通过在地化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深入现实,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也可以提升、检验思政教育的具体成果。在地化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对周边社区的关注热情,为高校反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助力。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在与社会的联系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贯通,从更深层次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下价值,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文化认同感。因此,无论从学理逻辑层面,还是思政教育方面,在地化教育理念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猜你喜欢

概论立德思政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