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省级及以下研究型气象业务的研究*

2022-12-16郑治斌

智库时代 2022年41期
关键词:研究型气象服务

郑治斌

(湖北省气象学会)

气象事业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发展研究型气象业务,是新时代气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科技创新、气象业务科研深度融合发展、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对气象业务的定位、布局、流程、运行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对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型气象业务的界定和特征

从本质上讲,研究型气象业务是指通过边研究、边降低不确定性而边开展气象业务服务的活动[1]。研究型气象业务不是独立于现有业务之外的重建,而是对原有以值班业务为主的业务升级再造,通过业务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使之兼具业务运行和科研开发的双重属性和职能[2],以业务需求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业务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气象业务的全链条。

(一)研究型气象业务的内涵

研究型气象业务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3]。

(1)确定性。研究型气象业务要求气象业务机构边开展气象业务,边进行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气象业务;应用类气象研究机构,以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自身或共同研发、转化形成特色气象业务。

(2)目的性。研究型气象业务就是省级及以下气象业务单位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由值班型业务为主转变为研究型气象业务为主,但仍然会保留必要的或少量的值班型业务;对传统的单纯性科研转变为业务型科研,减少省级及以下不能转化为业务服务能力的研究,并对相应的机构进行重组。

(3)时代性。气象现代化发展导致业务值班人员大量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完全有时间、有精力开展特色气象业务的研究或开发。同时,因各地各区域和各行各业所对应的气象问题千差万别,需要研究和开发适用的特色气象业务服务产品有无限发展空间,而这类研究型气象业务的特色性和时空性,不可能被信息化、智能化取代。

(4)艰巨性。省级及以下发展研究型气象业务是一项事关气象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任务非常艰巨。首先是思想认识的转变还比较难,即使启动推进研究型气象业务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发展研究型气象业务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否则就难以推进研究型气象的业务。

(二)研究型气象业务的特征[1]

(1)相对性。气象业务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研究型业务,而研究型业务具有相对性,即表现为发展阶段、科研层级、业务属性、工作方式的相对性。

(2)针对性。发展研究型气象业务,既不是单纯的气象科研,也不是单纯的气象业务,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科研与业务结合,它所表现的是气象科研首先源于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需要,科研成果就是能够投入业务服务应用的产品。

(3)融合性。研究型气象业务强调没有离开业务的科研,也没有离开科研的业务,其深度融合体现在始发融合、过程融合、队伍融合、成果融合。研究型气象业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基本就是业务或服务产品。

(4)适用性。它是指科研形成的业务或服务产品符合客观实际,适合于业务应用,其有区域性、阶段性、领域性和对象性适用等,如果离开了适用性,就可能仅是研究,谈不上研究型气象业务。

二、发展省级及以下研究型气象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1)成果共建共享不够充分。气象部门与行业内外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合作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参与外单位研究或外单位参与气象部门研究不充分,吸纳外单位人才共推技术的研发力量不足。

(2)科研业务互动不够协调。研究型气象业务仍然仅限于“业务”圈,上下级业务布局分工、人才评价培养等政策和机制未形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局面。由于科研、业务分属不同的职能机构,业绩考核方向不一致,内部壁垒仍然存在,导致业务与科研不能很好地融合、互动。

(3)创新激励措施有待完善。目前,相应的激励与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对所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往往以论文数量为主要指标,造成在课题研究伊始,研究人员首先想的是论文题目、论文内容和发表期刊,而不是以问题为导向,看其能否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4)成果转化应用有待加强。我国气象部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问世,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却并不广泛[4],科研成果业务化程度有待提高,缺乏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和实际开发应用的动力。

(二)支撑能力不够高效

(1)自动观测业务不够智能。新型智能观测呈现出随时观测,不受固定数据采集传输的影响;随处观测,观测地点的选择更为自由和广泛,甚至可由无人机抛洒至传统仪器不易进入的地方;自适应观测,传感计算一体化以及物联特性,使得仪器定标、质量控制等具备“智慧化”;社会化观测,微小型化及低廉的成本使得人人都能进行观测。因此,如果微型智能观测技术广泛应用到气象观测业务中,将会对现有气象观测业务产生多方面的影响[5]。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省级气象部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部分突破,但在成果中试转化平台、大数据云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等方面仍有瓶颈,孵化、立项、研究、开发、应用一条龙的产学研战略仍没有形成。

(3)信息支撑能力不够有力。当前可以通过数值预报云、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等下载数据,但海量的数据存储性能有待提升;同一部门重复下载处理较多,资源消耗较大;模块化高效管理和快速加工处理数据的机制还未形成。数算一体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服务还未延伸到基层,以数据为纽带的观测、预报、服务全链条高速贯通的扁平化业务流程尚未构建[6]。

(4)关键核心技术受到制约。实况融合分析、短时临近预警、智能网格预报和检验技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新型探测设备的使用和资料应用水平不高,尚未充分同化到数值预报模式中。数值预报技术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支撑数值预报研发和业务运行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基层职能定位不够清晰

(1)基层业务集约化程度不够。基层是气象事业的末梢,也是气象业务服务的第一线,承担多项基础性业务任务。2018年以前,基层需要安装的业务系统多达十几个,且受配置限制、不兼容等原因,各系统只能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集约化不够。

(2)基层人员科研能力有待提升。基层人员的科研能力有所欠缺,导致基层人员面临难以凝练气象科学问题、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的窘境。

(3)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地县级主要是针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研究型气象业务服务,如县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特色种养气象服务业务、特色景区小气候服务业务和县域个性化气象服务业务等,这些需要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业务作为支撑,但因基层人员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精细化服务需求存在差距。

(四)人才队伍不够健全

(1)基层人才转型有待加强。目前,地县级气象部门基本还是以传统的值班型、执行型和经验型业务为主。取消人工观测以后,有些年龄较大的观测人员缺乏预报知识,更缺乏研究能力,面临转型困境。

(2)人才考核机制不够合理。对气象科研和业务单位不同工作性质人员建立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健全,未能充分激发气象业务人员开展研究的潜能。

三、发展省级及以下研究型气象业务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研究型气象业务顶层设计

(1)与中国气象局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相衔接。在政策层面,要关注中国气象局“十四五”规划和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在技术层面,要关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7],做好政策储备和技术储备;在实施层面,结合省级及以下气象业务特点和实际,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战略思维,组织实施独具地方特色的研究型气象业务。

(2)省级统一科学谋划。对省级及以下研究型气象业务进行统一构架设计,指导省级及以下研究型气象业务的整体进程,协调各级统筹资源和系统建设及共享。建立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在省级统一设计的框架下,不仅要考虑以业务需求为牵引的科技进步,也要涵盖针对行业用户的气象服务需求引领的科技研发,双管齐下,同步推进对内对外的技术储备,且针对行业用户的气象服务需求,应侧重针对地县级的属地化需求服务,做好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着力推进建成科研和业务深度融合、布局合理、岗位优化、流程贯通、系统集约的研究型气象业务。

(二)聚焦业务科研融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1)调整业务布局和岗位设置。优化业务机构和岗位设置,调整业务布局与分工,构建技术研发和基础业务产品生产向省级集约,产品应用和气象服务向地县级下沉的新型业务布局[6],加快构建“左右贯通、上下联通、内外打通”的研究型气象业务新格局。省级重点开展本地需求的业务关键技术研发,参与国家级技术研发和技术系统本地化应用,制作本省业务产品并指导下级开展业务。地级视情况开展科技成果的本地化应用,应用基础数据“一张网”,因地制宜地开展精细化订正,重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县级负责各类基础数据的获取,应用基础数据“一张网”重点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和短时临近气象业务。

(2)建立研究型气象业务考核机制。制定省级研究型气象业务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动态管理创新团队成员,必要时研发人员可脱离原岗从事专项研发工作,建立完善以业务转化为考核标准的科技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研究型气象业务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将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作为立项、验收和持续支持的重要内容和依据[8],加强应用技术类项目的结题验收管理,注重成果的业务转化及其对实际业务的促进作用。

(三)厚植科技创新优势

(1)聚焦核心关键业务。探索推进部门推荐式和任务式科研的立项工作,针对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统筹部署。营造气象业务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政策环境,鼓励其从事科学研究,促进气象业务科研的融合发展。注重省级研究型气象业务发展专项建设,针对观测、预报、服务各环节,省、地、县级各层面的关键性业务发展问题[9],每年下达指令性重点项目,解决业务服务亟需的关键性科技问题,并进行重点突破。同时针对已取得良好应用效果的科研成果,支持其在省级及以下推广应用。积极鼓励地县级设立专项支持研究性业务建设,支持社会力量投入支持气象科技创新。

(2)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落实气象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共享—本地化应用措施。加强气象科技成果认定、登记及发布,将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有机衔接。规范气象科研项目立项、实施及结题验收等各环节,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产出机制。实现科技成果分级管理,确保气象科技成果产出提质增效并及时得到推广应用。

(3)创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以省级为基础、地级特色为补充,打破现行行政区域的界限,搭建“数算一体”的省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省、地、县级业务科研提供“数据”“算法”“算力”,为研究型气象业务提供快捷高效的数算服务。创新平台为科研成果向业务转化搭建桥梁,气象科技成果、多源气象资料、高性能计算资源等在闭环中流通,为研究型气象业务服务提供支撑。

(四)加强地方和行业特色气象服务

(1)公共气象服务。围绕“智慧气象”发展,建设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本地化的气象预报业务服务体系[10],加强遥感、生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服务应用,提升气象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城市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和实时预警[11]。以地级为单位成立综合保障和预报服务团队,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管理,建立健全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12]。

(2)特色气象服务。地县级气象部门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型气象业务,做好“一县一业”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乡村旅游气象服务业务,构建起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业务服务体系。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发挥现有人才作用。要着力在研究型气象业务人才服务和保障上下功夫,创新服务人才的“绿色通道”,推进省级业务人员向研究型人才发展。根据地县级气象业务服务特点,加快基层业务人员向综合型发展,加快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结构合理、梯次配备、有序衔接的气象高层次后备人才队伍。

(2)建立研究型气象业务培训制度。面向全省业务和管理人员传递研究型气象业务发展理念,传播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路。分批分类组织或选送业务人员参加岗位技术培训、交流进修、技能学习,培养高水平综合业务人才。发挥省级气象台业务专家的带头作用,搭建科研和业务人员常态化双向交流平台。注重围绕研究型气象业务发展需求,建立跨部门、多领域人才联合的培养机制。

猜你喜欢

研究型气象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气象树
专栏:红色气象 别有洞天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大国气象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中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及对策研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胸中藏气象 笔底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