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泛育麦29 播期播量试验

2022-12-15倪闪闪崔晓东罗家俊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播量播种量单株

倪闪闪 崔晓东 罗家俊

(河南省泛垦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西华 466632)

播期与播量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特性的重要因素[1]。 播种过早,小麦易遭受冬季冻害,播种过晚,小麦冬前群体偏小,苗情偏弱,对高产创建不利[2],适期播种是培育小麦壮苗、提高品种抗逆性、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的重要措施,同时播期又受到天气、前茬作物收获早晚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不容易控制,而播种量比较容易控制、操作,根据播种期适当调整播种量,协调小麦群体、个体发育,是促进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3-4]。 泛育麦29 是黄泛区农场选育的一个小麦新品种, 品种来源为泛麦8 号/预试冬68//泛麦9 号///泛麦9 号,2022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2010),适宜在河南省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地种植,该品种株高79.0~82.8 cm,苗势壮,中抗叶锈病,熟相好,千粒重高,产量水平高。 本试验选用泛育麦29 为参试品种开展播期播量试验,对比不同栽培模式之间的差别,旨在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播期播量, 为其在河南省科学栽培及广泛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20-2021 年度在河南省黄泛区一分场试验地进行,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平均亩产量650 kg。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播期(A),分别为10 月 7 日(A1)、10 月 12 日(A2)、10 月 17 日(A3)、10 月 22 日(A4)、10 月 27 日(A5);副处理为播量(B),分别为 5.0 kg(B1)、7.5 kg(B2)、10.0 kg(B3)、12.5 kg(B4)、15.0 kg(B5)。 3 次重复,主区长 6 m、宽 6 m,副区为6 行区,行距0.2 m。

供试品种为泛育麦29,底施沃利沃复合肥(24∶14∶7)50 kg/亩 ,2 月 5 日 、2 月 22 日分 别 追 施 尿 素7.5 kg、12.0 kg,常规整地划区及大田管理,定点1 m双行调查群体动态,记载生育时期,成熟后全区收获计产。 数据采用Excel 2007 与STST 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方差分析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主处理播期间差异不显著(F=0.5<F0.05),副处理播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4.94>F0.01),播期与播量交互作用达极显著水平(F=2.74>F0.01)。

表1 产量方差分析

2.2 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的效应分析

对不同播期产量进行汇总(表2)可知,A1 产量最高,其次是A5,再次是A2,从整体上来看,随播种期的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 方差分析表明,主处理播期间产量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泛育麦29 的适播期长,10 月7~27 日播种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表2 主副处理产量方差分析

2.3 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的效应分析

各副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2),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减少,B2 产量最高,B5 产量最低,且 B5 与 B2、B1、B3 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 B2、B1、B3、B4 间差异不显著。 说明泛育麦 29 在 10 月播种,每亩播量不宜超过15.0 kg。本年度试验表明最佳播量为12.5 kg。

2.4 播期播量交互效应分析

由表 3 可知,10 月 7 日、10 月 12 日播种, 不同播量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说明泛育麦29 有较好的自身调节能力及适应能力,适期早播,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0~15.0 kg 之间, 均能使其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

表3 主区、副区交互作用分析

10 月 17 日、10 月 22 日播种整体产量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且不同播量间差异也未达显著水平。

10 月27 日播种,5 个播量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B2 产量最高, 其次为 B3, 再次为 B4,B1 产量最低,且 B2 与 B4、B1、B5 间差异显著,与 B3 间差异不显著。 说明在晚播的条件下,泛育麦29 的最佳播量为 7.5~10.0 kg,小于 5.0 kg 及大于 12.5 kg 时产量降低明显。

2.5 不同播期播量对泛育麦29 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4 可知,随播期的推迟,出苗天数由6 d 增加到 7 d, 抽穗期推迟 1~3 d,10 月 17 日前播种成熟期为 6 月 2 日,10 月 22 日、10 月 27 日播种,成熟期分别推迟1 d、2 d。 不同播种量处理间生育时期没有明显差异。

表4 不同播期处理的生育进程(单位:月/日)

2.6 不同播期播量对幼苗的影响

1 月22 日取苗调查苗期长势。由表5 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分蘖数降低,叶龄减少,单株次生根数减少,苗高降低,单株鲜重、干重降低,10 月7 日播种,冬前苗势偏旺,10 月27 日播种苗势偏弱。随播量的增加,单株分蘖减少,每亩播种量大于10.0 kg 时减少明显, 叶龄变化规律不明显, 单株次生根数减少,苗高增加,单株鲜重、干重降低,整体上5.0 kg、7.5 kg 播量处理苗势明显强于其他处理,15.0 kg 处理苗势最弱。 随播期的推迟,不同播量处理间小麦个体的差异逐渐变小,10 月27 日播种不同播量处理间小麦个体没有明显差异

表5 不同处理泛育麦29 越冬期苗情

2.7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群体动态抗倒性的影响

由表 6 可知,A1、A2、A3 倒伏略重, 随播期的推迟,倒伏级别及倒伏面积逐渐降低,同一播期内播量越大倒伏越重。 10 月12 日之前播种,应适当降低播种量,以减少品种遭受倒伏危害;10 月17 日播种,播种量应不超过7.5 kg;10 月22 日以后播种,几种播量处理倒伏均较轻。 随播期的推迟株高降低,穗粒数变化不明显,千粒重降低,亩成穗降低。 随播量的增加,株高呈升高趋势,千粒重呈减少趋势,亩成穗增加,穗粒数减少,5.0 kg 播量处理穗粒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表6 不同处理泛育麦29 的综合性状

3 讨论与结论

(1)泛育麦 29 适播期较长。 10 月 7~27 日播种,小麦产量没有明显差异,2020-2021 年度最佳播期为10 月 7~12 日。

(2)泛育麦 29 对播量比较敏感。10 月 17 日前播种,基本苗应控制在15 万/亩以内,可以培育壮苗减少倒伏风险,10 月22~27 日播种,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以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最高播量以不超过25 万/亩为宜。

(3)本年度小麦生长期间,试验地追施尿素量偏大,泛育麦29 株高较正常年份偏高,后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伏,对其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试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猜你喜欢

播量播种量单株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