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年云南省杂交玉米中海拔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2022-12-15倪留双田晓红余丽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穗位生育期玉米

倪留双 田晓红 余丽燕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 云南曲靖 655000)

玉米是曲靖市的主要旱粮作物, 常年播种面积340 万亩左右,总产量近13.5 亿kg,在全市乃至云南省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世界和我国玉米大省的先进水平相比,单产依然偏低。 因此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至关重要。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承担2021 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组)在曲靖沾益试验点的区域试验,从产量、抗性、穗部性状及植株性状等多方面对本年度的区试结果进行分析[1-2],客观、科学地评价该试验参试品种在曲靖沾益试验点的适应性、 丰产性和抗逆性,为云南省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风来社区(云南西都种业示范种植基地内), 海拔1 850 m,北纬 25°54′、东经 103°86′。 试验地地势平整, 土质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冬闲地。

1.2 参试品种

因试验品种较多, 为体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试验分为A 组、B 组,参试品种均为第2 年区试品种。A 组有 10 个品种:田玉 909、宏单 5 号、兴单 1511、昭黄 20、云瑞 152、保玉 18 号、云瑞 905、兴单 101、宣农玉 2 号、田单 3711,以五谷 3861 作为对照(CK);B 组有 10 个品种:昭黄 22、云瑞 395、德玉 10 号、兴单 1937、文 单 919、靖禾 1 号、楚单 14 号、云瑞 16、宣农玉 6 号、田单 68,以五谷 3861 作为对照(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实名制,严格按照《2020-2021 年杂交玉米中海拔组联合体试验实施方案 (2021 续试方案)》执行。采用人工挖穴点播,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5 行区,小区面积20 m2,等行距种植,行长5 m、宽 0.8 m, 穴距 41.6 cm, 平均株距 20.8 cm, 双株留苗, 每行 24 株, 每小区 120 株, 每亩种植密度4 000 株,实收小区中间 3 行(面积 12 m2)计产。 对照品种(CK)统一为五谷3861。 四周设不少于4 行的保护行,栽种相对应的品种。

1.4 试验管理

试验均于5 月15 日当天完成播种,播种时每亩施用 40 kg 肥神复合肥(N、P2O5、K2O 比例为 15∶15∶15)作底肥, 同时用辛硫磷颗粒剂拌肥料施入穴内防治地下害虫;5 月25 日出苗, 所有品种均出苗整齐,苗情较好。5 月27 日喷施1 次玉米专用除草剂硝磺·莠去津清除田间杂草;6 月 5 日间苗、 定苗,6 月 18 日追施苗肥, 每亩施尿素15 kg;7 月26 日结合中耕培土追施穗肥1 次,每亩施尿素25 kg。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田间观察记载各品种的播种期、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并计算出各品种的生育期。由表1 可知,A 组参试品种从出苗到成熟的生育期为129~137 d,所有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均比对照长。生育期最长的是兴单101,为137 d,比对照长9 d;最短的是宣农玉 2 号,为 129 d,比对照长 1 d。 由表 2 可知,B 组参试品种从出苗到成熟的生育期为128~136 d。 生育期最长的是靖禾1 号,为136 d,比对照长8 d;最短的是德玉10 号,为128 d,与对照相当。

2.2 植株特征特性

田间观察记载各品种的株型、倒伏率、倒折率、株高、穗位高。 由表1、表2 可知,所有参试品种株型均为半紧凑型,只有德玉10 号发生倒折,且倒折率为9.2%,倒伏倒折率之和未超过10.0%,其余品种均未发生倒伏和倒折。 A 组参试品种的株高为258.1~316.2 cm,穗位高 104.5~137.5 cm。 宏单 5 号的株高和穗位均最高,兴单1511 的株高和穗位均最矮。B 组参试品种的株高为218.2~287.2 cm, 穗位高为72.5~137.5 cm。靖禾1 号的株高和穗位均最高,德玉10 号的株高最矮,云瑞395 的穗位最矮。

表1 参试玉米各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特征特性(A 组)

表2 玉米各参试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特征特性(B 组)

2.3 抗逆性

田间调查各品种的大斑病、灰斑病、锈病、穗粒腐病、茎腐病的病级、病株率等,按照区试方案病害级别由低到高分为 1~9 级,1 级为高抗 (HR)、3 级为抗(R)、5 级为中抗(MR)、7 级为感(S)、9 级为高感(HS)。 由表 3、表 4 可知,所有参试品种都高抗灰斑病、穗粒腐病,高抗或抗大斑病;锈病病害级别最高的为宏单5 号和德玉10 号,均为5 级,且发病率较低,均≤30%,表现为中抗,其余品种均为高抗或抗;茎腐病病害级别为1~3 级,表现为高抗或抗。

表3 玉米各参试品种抗逆性(A 组)

表4 玉米各参试品种抗逆性(B 组)

2.4 穗部性状

各参试品种果穗取样测定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粒型、粒色、百粒重、出籽率等穗部性状。 由表 5 可知,A 组参试品种穗长 15.4~20.2 cm,穗粗 4.4~5.4 cm,秃尖 0.2~1.5 cm,穗行数 14.2~20.3 行,行粒数 33.2~41.2 粒。 百粒重 28.68~41.31 g,昭黄 20号最高;出籽率77.90%~88.26%,田单3711 最高。由表 6 可知,B 组参试品种的穗长 16.1~21.9 cm, 穗粗4.4~5.3 cm,秃尖 0.3~2.5 cm,穗行数 12.2~18.2 行,行粒数 26.2~45.3 粒。 百粒重 27.52~44.35 g, 文单 919最重;出籽率82.47%~89.17%,云瑞16 最高。

表5 玉米各参试品种穗部性状(A 组)

表6 玉米各参试品种穗部性状(B 组)

2.5 产量与结果分析

由表 7 可知,A 组的 10 个参试品种产量为715.62~854.23 kg/亩,有8 个参试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分别是兴单1511、保玉18 号、昭黄20、田单3711、云瑞905、云瑞 152、宣农玉 2 号、田玉 909,增产幅度为1.13%~17.02%;宏单 5 号、兴单 101 均比对照减产。 由表 8 可知,B 组的 10 个参试品种产量为635.89~865.04 kg/亩,有8 个参试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分别是昭黄 22、兴单 1937、楚单 14 号、宣农玉6 号、靖禾 1 号、文单 919、云瑞 16、田单 68,增产幅度为 4.07%~24.76%;云瑞 395、德玉 10 号 2 个品种均比对照减产。

表7 玉米各参试品种区试产量比较(A 组)

表8 玉米各参试品种区试产量比较(B 组)

3 结论

20 个参试品种中,昭黄22 表现最好,平均产量为865.04 kg/亩,增产幅度在20%以上,且抗倒性、抗病性好,生育期偏长;其次为兴单1937、兴单1511、楚单14 号,增产幅度均在16%以上,生育期适中,抗倒性、抗病性好;宣农玉6 号、靖禾1 号,增产幅度在10%以上,抗倒性、抗病性好,生育期偏长;保玉18号、昭黄 20、田单 3711、云瑞 905、文单 919、云瑞 16、田单68 等7 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幅度均在4%以上,综合性状较好。 宏单5 号、兴单 101、云瑞 395、德玉10 号4 个品种均较对照减产, 其具体情况需根据其他试验点结果综合分析确定。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 组中的兴单1511、 保玉18 号、昭黄 20、田单 3711、云瑞 905、云瑞 152、宣农玉 2 号、田玉 909 和 B 组中的昭黄 22、兴单 1937、楚单 14 号、宣农玉 6 号、靖禾 1 号、文单 919、云瑞 16、田单68, 共16 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抗性强、产量较高, 建议在通过云南省审定后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穗位生育期玉米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收玉米啦!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我的玉米送给你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潜在蒸散的时空演变特征及R/S 分析
不同生育期遮荫淹水对烤烟形态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生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