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对策探讨

2022-12-15吕达军林秀英陈德麟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害虫稻田农药

吕达军 林秀英* 陈德麟

(1鹿寨县江口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鹿寨 545621;2鹿寨县中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鹿寨 54560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尤其在南方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病虫害是影响水稻种植的重要因素,病虫害防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要降低农药使用次数及剂量、合理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等。在此背景下,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其强调在防控病虫害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基于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但是从目前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来看,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十分普及和广泛,这与绿色防控技术难以深入基层、基层对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和价值认知度不高、基层缺乏可持续发展观有关。因此,探究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意义

水稻常见病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这些病害一旦发生,都将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质量造成影响。水稻常见虫害包括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等,这些虫害不仅会影响水稻的整体种植质量,部分虫害还具有易传播的特点,可导致大面积虫害的发生,最终造成较大的损失和影响[1]。水稻病虫害轻则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重则影响水稻种植整体经济效益及农业发展。因此,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在水稻病虫害防控方面主要采取农药防控模式,虽然可以起到显著的预防、控制、杀灭病虫害的效果,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容易造成水稻与土壤的农药残留,从而不利于水稻种植、生态环境、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绿色防控技术强调病虫害防控的绿色性、环保性,其对促进水稻种植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优于传统防控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其具有综合性、环保性、高效性、绿色性等特征,在实现对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这对保证水稻种植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及质量,进而提高水稻种植的整体经济效益;二是实现对环境、生态的保护,降低农药使用率和使用剂量,进而提高水稻种植的整体社会效益;三是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进而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农业防控技术

农业防控技术是水稻病虫害防控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一种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加强对水稻品种的优化选择。高抗水稻品种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如适宜鹿寨县的五优华占、野香优2号等品种。水稻品种选定后,还需做好水稻种植前的种子消毒工作,可用亮盾(25%咯菌腈+37.5%精甲霜灵)种衣剂进行拌种处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二是保持稻田清洁。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及时打捞和清理菌核。插秧前,稻田水面上会出现较多的浮渣,种植人员应先对浮渣进行清理和销毁。若稻田中有杂草和其他杂物,也需要及时清理,以保证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透气性和透光性,起到控制和减少菌源的作用。三是加强水肥管理。要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水分管理中,可采用浅、湿、干交替方式进行,为水稻提供健康、优质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水稻对各种病虫害的抵抗能力[2]。

2.2 物理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物理防控技术具有便捷、经济、高效的特点,应用也十分广泛。目前,可以应用于水稻病虫害的物理防控技术有很多,包括灯光诱杀技术、色板诱杀技术、性诱剂技术等。一是灯光诱杀。灯光诱杀即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以灯光杀死害虫。灯光诱杀在实践中十分简单、便利,只需要在稻田中装置适量的杀虫灯即可。稻飞虱、稻蓟马、螟虫等都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均可利用该技术进行防控。一般1盏频振式杀虫灯可以对3.33 hm2稻田的害虫进行诱杀。为了提高灯光诱杀的有效性,可以选择在傍晚至早上6:00前的时段开灯。二是色板诱杀。色板诱杀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来实现对害虫的诱捕。可应用于虫害防控的色板包括黄板、蓝板等。在实践中,可通过在稻田中布置蓝板实现对蓟马的诱杀,而布置黄板可实现对水稻蚜虫的诱杀。为了提高色板诱杀效果,色板密度一般应达到375块/hm2左右,色板的摆放方法以棋盘型为主,且色板要高于水稻植株10 cm左右[3]。三是性诱剂防控。性诱剂防控即通过性信息素对害虫进行诱杀的一种方法。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各种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生长特点选择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时间,密度控制在15~45个/hm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诱捕器的高度必须高于水稻30 cm左右,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3 生物防控技术

生物防控技术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其绿色性、环保性突出,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发挥显著的病虫害防控效果。目前,在水稻病虫害防控中可以应用的生物防控技术有很多,包括稻田养鸭、引入天敌、利用生物农药等。一是稻田养鸭。稻田养鸭即在稻田中养殖鸭子,鸭子品种可选择鸳鸯鸭、金定鸭、本地鸭等。将鸭子养殖于稻田中,可以发挥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三重作用,这对提高水稻的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可在水稻种植10 d后将鸭子放入水稻田中,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活跃性,取食稻田中的杂草、害虫,同时对土壤进行疏松,以利于生产出高质量和无公害的水稻。二是引入天敌。引入天敌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释放水稻害虫的天敌,利用天敌相互克制的作用消灭害虫。例如,可在田间引入青蛙、赤眼蜂、蜘蛛等对各种病虫害进行防控,利用环保的方法实现稻田间的生态平衡。以蜘蛛为例,1头拟环纹狼蛛1 d可捕食5头左右害虫;1头草间小黑蛛1 d可捕食3头左右害虫。在防治实践中,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的比例控制在1∶4为宜。就赤眼蜂而言,其属于稻纵卷叶螟的天敌,在实践中,可在害虫产卵始盛期放蜂,一般每隔2~3 d放1次,连续放蜂3次,放蜂量控制在15万~45万头/hm2之间为宜,其大面积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此外,还可以在田间种植诱集作物,如百日草、芝麻、香根草等,也可以起到诱杀各种害虫的作用[4]。三是利用生物农药。在实践中,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对水稻植株进行喷雾处理,可对预防和减少稻田内病虫害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2.4 化学防控技术

当田间已经发生病虫害,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未起到明显效果时,仍然需要选择化学防治技术。在化学防控技术应用过程中,种植户对于各种化学农药要做到规范、适量、科学使用,避免化学农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影响,突出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的绿色性。水稻病害很多都属于生理性病害,种植时需做到深耕细作,保证土壤熟化程度。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可选择0.2%磷酸二氢钾对水稻植株进行喷洒。防治不同病虫害使用的化学农药有所不同,种植户要结合病虫害特点使用针对性的化学农药,以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避免由于过量、盲目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各种不良影响。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可以在发生初期使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针对水稻纹枯病,可用10%己唑醇600 mL/hm2兑水300~450 kg/hm2喷洒植株。针对水稻稻瘟病,可在刚发病时喷洒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针对灰飞虱,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防治,或用20%呋虫胺可溶性粉剂300 g/hm2兑水450 kg/hm2田间喷洒防治[5]。另外,在化学防控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结合水稻生长发育阶段针对性应用化学农药。例如,在秧田期,针对立枯病可应用甲霜噁霉灵、甲霜灵进行防治;针对灰飞虱,可应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进行防治。在分蘖期,针对稻瘟病,可应用三环唑、稻瘟灵进行防治;针对纹枯病,可应用井冈霉素、三唑酮进行防治[6]。在抽穗期,对于各种病虫害,可以选择三环唑、井冈霉素、三唑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策略

3.1 做好绿色防控技术基层推广和指导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种植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可应用于水稻种植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也越来越多,但是各种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却不理想,这与基层种植户对绿色防控技术认知度不高、绿色环保理念薄弱有关[7]。对此,相关部门可以组建专门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团队,由团队下到基层,定期组织种植户、农场等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宣传教育、技术指导、绿色环保理念引导等工作。同时,推广团队还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手册宣传、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来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8]。对于基层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阻碍,推广团队应派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相应的答疑和指导。当基层对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特点、价值有所认识,并形成绿色环保理念后,才可以真正实现绿色防控水稻病虫害。

3.2 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防控技术引导机制

我国水稻种植广泛,要促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防控技术引导机制,以提高技术推广效果。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病虫害,一些地区可以结合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在示范区内积极推广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发挥引领作用,进而辅助带动周边种植户和农场积极应用绿色防控技术[9]。现阶段,我国水稻种植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绿色防控技术还需要有相关的制度支持,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基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补助制度等,以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3.3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促进水稻种植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现阶段,很多地区市场上仍然存在大量毒性较强的农药,一些毒性较强的农药不仅会对水稻质量和产量产生影响,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此,相关部门应对当前农药市场实行严格管理。例如,要严格控制农药生产环节,保证农药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绿色环保标准生产农药。在进入市场的环节,相关部门也要严格做好质量监督和数量控制,避免由于农药市场过剩出现农药大量使用情况。在农药售出环节,相关部门要做好销售商的指导和监管工作,要求销售商针对种植户的需求和要求给予农药推荐和指导,并从销售商层面做好种植户科学施药的引导工作。上述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药的使用率,改善农药滥用情况,进而可以为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害虫稻田农药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