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山县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2022-12-15凌祥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松毛虫白僵菌针叶

凌祥喜

(灵山县灵城街道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灵山 535400)

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 21°50′38″~22°39′16″,属于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马尾松生长。但是,当地马尾松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马尾松的栽植效益。因此,根据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探讨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病虫害发生情况

1.1 病害

1.1.1 立枯病。立枯病在广西各地马尾松自然群落中普遍分布,在培育马尾松的苗圃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危害程度在轻度到严重之间)。该病不仅危害马尾松,而且对湿地松、加勒比松也有一定危害。马尾松立枯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尾孢属赤松尾孢菌,染病苗木针叶前端会出现黄色小斑点,随后颜色逐渐加深,患病部位也从针尖向针叶基部蔓延,直至针叶全部变为深褐色后枯萎。该病可由植株下部老针叶传染给上部针叶,致使马尾松成片枯萎死亡。

1.1.2 松针褐斑病。松针褐斑病在广西各地马尾松自然群落中分布面较大。植株染病后从树冠基部开始显症,最初针叶产生褪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明显分为3段,即上部褐色枯死、中部褐绿相间、下部绿色。针叶感染病菌后会在翌年5月中旬左右枯死脱落,新生针叶则表现为先端在短时间内枯死[1]。

1.1.3 松赤枯病。松赤枯病主要危害马尾松幼林新叶,多发生于5—7月。受害的林分颜色会发生淡黄色—浅褐色—浅灰色或橘红色的变化,且病叶多呈卷曲状,植株平均高度下降50%左右,年主梢生长量下降70%左右。

1.2 虫害

1.2.1 松材线虫。松材线虫主要侵染衰弱木、枯萎立木、倒木及伐桩,蔓延速度极快,可在短时间内致使大量马尾松死亡。松材线虫侵染马尾松后,初期针叶失水且绿色减退,之后针叶颜色逐渐变为褐色,最终呈红黄色,且整株死亡[2]。

1.2.2 松毛虫。松毛虫主要为害马尾松和火炬松。幼虫啃食松针,大面积发生时可致使连片松林在数日内枯黄、焦黑,松脂、材积产量减少,甚至枯死。松毛虫大面积暴发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特殊的低海拔窝风向阳马蹄霰地带、大片松树纯林营造有较大关系。

2 防治措施

2.1 病害防治

2.1.1 立枯病防治。马尾松林地管理人员应根据种子本身带菌特性,在浸泡种子催芽前对种子进行杀菌,一般可以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0倍液、高锰酸钾溶液等。在药液浸种杀菌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土壤处理,即提前风化育苗土,持续30~60 d,并加入经高温沤制的有机肥。育苗时,控制畦面宽度在80.0~100.0 cm之间,结合苗圃地势调整畦面高度,保证雨天无积水。同时,从种子脱帽开始,进行淋水施肥,优选人尿+花生麸+骨粉沤制的有机肥,逐渐提高肥液浓度,以增强植株生长势头,降低病害发生风险。若上述方法未发挥良好效果,可喷洒0.50%~1.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1 250倍液,首次喷洒15 d后,再次喷洒。若首次喷洒后遇雨天,则需要再次喷药。与此同时,将发病变色的针叶、病害严重的植株去除后深埋,避免病害传播加剧。

2.1.2 松针褐斑病防治。马尾松林地管理人员可以对发病中心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重病树、重病枝梢去除。同时,从5月开始喷洒1∶1∶100波尔多液、70%百菌清950倍液、72%多菌灵900倍液,首次喷施后,间隔15 d再次喷施,持续2~3次。同时,要加强苗木产地检疫,避免带病接穗。根据需要营造小片混交林,控制小片间距离≥100.0 m,以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2.1.3 松赤枯病防治。将621烟剂(或741烟剂,或退菌特重烟剂)、硫黄细粉以8∶2的比例均匀混合,按照12.5 kg/hm2左右的用量防治松赤枯病,每年防治2次,6月、8月各防治1次[3]。也可选择100 CFU/mL农丰菌Bc752,按照4 500 mL/hm2的标准一次性喷施,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间伐密度过大的马尾松后,撒施石灰、草木灰按9∶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灰土,以降低松赤枯病的发生概率。

2.2 虫害防治

2.2.1 松材线虫防治。马尾松林地管理人员应利用国家森防App在春季开展专项普查作业,采集录入枯死松树数据,并上传到国家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在平台中分析与松材线虫相关的松树枯死情况,为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以及疫点的确定提供依据。在明确松材线虫病疫点后,林地管理人员应根据当地印制并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落实责任,积极与冬春季木材加工厂和居民点等各方沟通,全面推进松材线虫病感染松树的清理工作。松材线虫病感染松树的清理工作可以从当年10月开始,至翌年3月底结束,将疫木全部清除。同时,全面排查疫情发生区居民点房前屋后柴火、木材加工厂、存有松木的加工厂,提高全区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质量。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寄生物,防治松墨天牛是防治松材线虫的有效手段。在防治松墨天牛时,马尾松林地管理人员可以选择距离地面约1.25 m的位置钻孔或刮开病树,调查松墨天牛生长情况。在确定松墨天牛进入羽化期(4—5月阴雨天)后,利用飞机喷洒噻虫啉的方式,减少松墨天牛虫口基数。还可以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依据7.50 mL/cm3的制剂用药量进行防治。除了化学药剂喷施外,悬挂白僵菌也是降低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的有效手段,一般需要选择2亿孢子/cm2白僵菌挂条,螺旋缠绕在距离地面2.00 m内的马尾松树上;或者选择马尾松林间存在松墨天牛的死亡树,伐倒后将树皮剥开使内皮朝上,将白僵菌液、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均匀喷洒到内皮上,松墨天牛成虫染菌后会自行迁移扩散到其他死亡马尾松上。部分情况下,可以设置诱木,悬挂诱捕器,引诱、捕杀松墨天牛[4]。诱木一般设在山顶、林道两旁空气流通位置,诱捕器可选择十字挡板诱捕器,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在松材线虫、松墨天牛高发区布点,依据说明书要求将诱捕器悬挂在诱木之间的小木棍上,并用铁丝牢固绑扎。诱捕器之间的距离在150.00 m左右,并根据要求及时更新(30 d左右)、清理和回收,以保证诱杀效果。

2.2.2 松毛虫防治。以春季越冬代松毛虫幼虫为防治对象,将白僵菌纯孢粉、抗氧化剂、加溶油、紫外线吸收剂按 50.00∶5.00∶44.99∶0.01 的比例混合,再与470×108孢子/g白僵菌油剂按1∶30的比例稀释,之后再与溴氰菊酯配比,于松毛虫龄3~4龄、环境温度22.5℃、湿度90.00%左右时大面积喷洒危害处[5]。在白僵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封山育林、营林改造措施。可优选对松毛虫抗性较高的马尾松抗11号品种进行造林;同时,提高混交林比例,将桉树、红锥等树木栽植到马尾松林中,以提高马尾松抗性;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招鸟箱悬挂到常灾区林分,招引大山雀等捕食松毛虫的益鸟,并依据45万~150万只/hm2的标准分阶段释放寄生蜂(赤眼蜂、平腹小蜂等),以提高天敌控制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立枯病、松针褐斑病、松赤枯病、松材线虫、松墨天牛成虫、松毛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对灵山县马尾松生长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林地管理人员应根据各病虫害表现采取恰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优先选择生物、物理等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方法,尽可能选择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保证马尾松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松毛虫白僵菌针叶
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用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无人机喷撒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防治理论研究综述与防治对策
蚂蚁大战松毛虫
雪景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风雨海棠
瑞典林主协会提高工业木材和针叶锯材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