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家庭后院养殖模式探索研究及推广应用

2022-12-14郑禧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畜牧兽医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饲草后院粪污

文│郑禧(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畜牧兽医工作站)

多年来,传统家庭后院养殖已成为牧业增效、农民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但随着村居风貌改造、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人民对环境质量需求的提高,调整养殖结构尤为重要,为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增收受阻之间的矛盾,高台县按“建基地、扩总量、树品牌、标准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六园一廊四带”,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出了“政府抓项目,农户抓繁殖,场区抓育肥,站所抓防疫,协会抓流通,企业抓加工”的思路,推动草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县畜禽饲养量达308万头(只),饲草4800万吨,全县畜牧业生产总值达2.6亿元。

一、家庭后院养殖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对产业的影响

“养牛为耕田、养鸡换点盐”已成为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农业现代化的崛起,畜禽养殖由传统的役用向肉用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农牧地区人民的增收途径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家庭后院养殖日渐削弱,养殖数量明显下滑,人均收入急剧下降,畜禽价格居高不下,人均支出显著提高。

二、养殖新模式的探索

为有效解决家庭后院养殖瓶颈,缓解增收渠道狭窄、脱贫攻坚产业薄弱等问题,相关部门积极应对,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提出“基础稳固、布局合理、养治结合、绿色发展”的工作理念,把骆驼城镇作为后院养殖示范点,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措施,充分发挥土地多、草资源丰富、养殖经验丰富的优势,大胆创新尝试,引导养殖户改变以往传统的分散养殖模式,坚持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养殖业发展之路,按照“院圈分离、人畜分离”的原则,探索推广“小群体大规模立体式种养循环”模式,形成以基础母畜养殖、苜蓿种植、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为主的牧业循环新格局,开辟一条民富、村美、畜旺的发展新路。

三、养殖新模式的推广

1.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借助县委一号文件,把握养殖小区补助、母牛补贴、畜禽粪污及粮改饲、青贮氨化等政策扶持的有利时机,采取政府补一点、农户筹一点的方式,大力推进整村整社家庭后院养殖,养殖数量逐步回升,后院养殖已成为全镇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人均收入的57%来自畜牧业。

2.进一步提高技术支撑力度。通过“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采取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田秀才的组团服务模式,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技术交流等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养殖技术,根据养殖户需求分片、分段、分时解决养殖盲区和养殖技术单一、知识缺乏等问题,不断提高技术支撑力度,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3.进一步巩固养殖新模式。按照“前中后”三院分离,“三区一棚”的模式,后院外留有消防通道,统一修建养殖圈舍、饲草棚、粪污堆积池、集中粪污发酵场,成立养殖和饲草专业合作社,努力做到3个转变;从“人畜同院”向“院圈分离”转变,从分散养殖向合作联动发展转变,从单一经营向规范经营转变,切实把后院养殖新模式固定下来、推广出去、带动起来。

四、效益分析

1.养殖数量明显回升。通过四年整村整社示范点建设,后院养殖模式已基本形成,按照“五统一分”原则(即统一引种、统一销售、统一防疫、统一圈舍、统一饲喂、分散养殖)建设各类养殖小区88个,畜禽饲养量比4年前翻一番,户均饲养量达到60头(羽),特别是母牛养殖达到户均5头以上。

2.粪污及秸秆利用率显著增强。按照分散堆放集中处理原则,将饲草原料和畜禽粪便分散堆放到饲草棚和粪污池,定期将粪污及未利用完的秸秆拉到粪污处理中心,通过发酵形成肥料,然后进行还田利用,这样不仅解决了粪污饲草乱推乱放问题,同时美化了环境,提高了粪污利用率,降低了肥料成本,得到全县乃至全市的认可,粪污及秸秆饲草化利用率达到75%。

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后院圈舍改建、畜禽粪污及秸秆高效还田利用后,养殖效益显著提高,为农村美、产业强、增收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饲草后院粪污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饲草产业调研报告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简述青海省饲草轮作及加工模式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前院”与“后院”
“前院”与“后院”
盛满月光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