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致病机制浅析※

2022-12-14艺,张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脉胸痹瘀血

李 艺,张 艳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数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CHD发病率持续增长[1]。中医药防治CHD的临床疗效显著,找出该病发病各阶段的病机,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是关键。张艳教授是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其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提出“虚”“瘀”“痰”“毒”“风”为CHD的主要病机,现将“虚、瘀、痰、毒、风”致病机制浅谈如下。

1 CHD的西医认识

CHD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临床常分为无症状性CHD、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5种类型[2]。动脉粥样硬化(AS)是CHD主要的病理基础,关于AS产生的机制有较多理论研究,如内膜损伤反应学说、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假说、脂质浸润学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及慢性炎症学说等[3]。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膜通透性改变,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内膜下积聚并经氧化修饰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进而激活吞噬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聚集形成脂肪斑块。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黏附积聚,合成并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并增殖,致使内膜增厚[4]。脂肪斑块与血管内膜不断增大、变厚,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引发心肌缺血或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使血管急性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2 CHD的中医认识

CHD归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载:“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指出胸痹心痛的病机为阳微阴弦,证属本虚标实。张艳教授提出,“虚”“瘀”“痰”“毒”“风”贯穿CHD发病全程,气虚在先,推动无力,血行受阻,心脏失于濡养,因瘀致痰,痰瘀互结,闭阻心胸发为胸痹;痰瘀日久郁而化毒,痰、瘀、毒共同致病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热极生风,风邪扰动,导致不稳定斑块脱落,可引发真心痛。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证候是不断变化的,具有自身的变化规律。

2.1 CHD形成初期的“虚” CHD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5]。《千金翼方》言:“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心力渐退。”年老体虚,先天禀赋不足,或过度劳累,均可引发CHD。张仲景提出胸痹心痛的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心阳不足,“阴弦”即痰、瘀、阴寒等邪气上乘于胸,痹阻心脉。中医认为,人年逾五十,上焦心阳虚衰,会影响津血的正常运行,血行不畅易因寒凝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导致前胸闷胀、刺痛,浊阴不化则造成心肌梗死[6]。张艳教授认为,CHD辨证属本虚标实,以脏腑阳气亏虚为本,以痰浊、瘀血、寒凝为标[7]。本虚是导致CHD发生的先决条件,因虚致实、因实更虚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关键。CHD形成初期多无症状或症状呈一过性且较轻微,虚证常见胸闷、心悸、乏力、气短、畏寒等症状。此期秉承“治本补虚为先,固护正气为要”的治疗原则,多选用黄芪、桂枝、人参等温补之品。相关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提取物、人参皂苷Rb3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8-9]。

2.2 CHD形成期的“虚”“瘀” 近年来有临床调研发现,瘀血与CHD有一定的关系。王传池等[10]对1990—2020年我国CHD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频数较高的证候为血瘀证,占64.2%。张艳教授认为,年老体弱,脾气不旺,运化失权,生化乏源,则气血亏虚,脉道滞涩而成瘀,心脉不通则发为胸痹。瘀血与AS的形成关系密切,从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开始,脂质浸入,血小板黏附聚集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平滑肌细胞增殖,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最终引发冠状动脉管腔狭窄[11]。这些病理改变均可归属于中医“瘀血”范畴。另有学者研究认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以气虚血瘀证和心血瘀阻证为主[12],临床表现为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胸部刺痛且位置固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心劳病者,补脾气以益之,脾旺则感于心矣。”意在补脾气以治心。治疗以益气活血为原则,临床常选用补阳还五汤、八珍汤等。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可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血黏稠度,减少血小板黏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AS形成[13]。

2.3 CHD心绞痛的“痰”“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人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4]。高脂血症归属于中医“痰浊”范畴。张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高脂血症患者中痰瘀证更为多见。元·朱丹溪提出“痰瘀同病”理论,认为瘀血源于血液,痰浊源于津液,津血同源,两者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故成痰也。”明确提出因瘀致痰的病理过程。《症因脉治》提及胸痹之因:“饮食不节……痰凝血滞……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饮食不当,易损伤脾气,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痰阻脉络,血滞成瘀,因痰致瘀,终使痰瘀互结闭阻心胸,发为胸痹。疼痛可因劳而发,患者常于一般体力活动时便有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伴胸闷、倦怠、头晕等症状。在病理形态上,AS与中医的痰浊和瘀血证相似。AS的形成与脂质代谢紊乱、血小板聚集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血脂谱中LDL可使巨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条纹(痰),受损的血管内膜激活促凝物质,抑制抗凝物质,引起血小板聚集(瘀),痰瘀胶着痼结于心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15],心脉不通则痛。临床治疗时,注重痰瘀同治,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药各有侧重。如赵贺[16]采用丹参饮合温胆汤辅助治疗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结果表明该法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缺血程度。

2.4 CHD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痰”“瘀”“毒” 随着炎症致AS学说的兴起,有学者提出炎性反应在不稳定斑块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7]。大量炎症细胞通过趋化因子和黏附因子聚集到斑块中,使纤维帽结构变得薄弱,斑块变得不稳定。炎症归属于中医“毒邪”范畴。《金匮要略》云:“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张艳教授提出,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凝滞而成。痰浊与瘀血作为CHD发病的两个重要病理因素,两者常相互影响,痰浊内停,血运不畅,瘀血内生,使得津液输布愈加不畅,进一步加重痰浊;痰瘀胶结,沉积血府,郁久腐化成毒,形成痰、瘀、毒相互胶结的复杂病理状态,加重病情。毒邪具有阴阳双重特性,既缠绵暗耗,又暴戾多变,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发时如常人痛微、发时症重痛剧的特点颇为吻合[18]。毒邪致病病位更深,病情更重,病势更缠绵,临床多表现为静息痛,伴有灼烧感、心烦急躁、心悸等症状,可用大柴胡汤化裁治之。大柴胡汤具有化痰祛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明显降脂,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起到延缓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作用[19]。荣鸽璇等[20]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果显示大柴胡汤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频率。

2.5 CHD心肌梗死的“风” 心肌梗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胸痛,疼痛常从心前区放射至左肩、左臂、后背等部位,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均呈现动态变化,可见心肌梗死与风邪走窜不定、善行数变有相似的发病特点。风为百病之长,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临床观察发现外风、内风皆可引起心肌梗死。《太平圣惠方》云:“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CHD常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元气亏虚,致使心气不足,风邪易乘虚而入,与体内宿邪瘀血、痰浊相合,日久化毒,风痰、瘀毒内阻心脉,诱发真心痛。此外,体内痰瘀不清,日久化热成毒,痰瘀毒互结,既可阻碍气机,气机不畅而逆乱,热极生风,也可因痰、瘀、毒耗伤气阴,阴虚而生风[21]。当易损型斑块被循行于心脉之中的内风扰动,使停留的“有形实邪”由相对稳定转变为不稳定,斑块突然破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加重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引发心肌梗死[22]。治疗时,临床应重视“风药”的应用。药理研究表明,多数风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降压、调脂、改善微循环及心肌供血、抗炎、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作用[23]。

3 小结

“虚”是CHD的内在发病基础。CHD患者多年高体弱,五脏气血阴阳亏虚,尤以气虚为先。气虚推动无力,致津液、血液输布障碍,津凝为痰,血滞成瘀,阻滞于心脉,发为胸痹。“痰”“瘀”作为CHD的主要病理因素,两者常共同致病。血行不畅,心脉不通,血气不利则为水,聚而成痰,因瘀致痰,因痰致瘀,痰瘀胶结于心脉,故发为胸痹心痛。“痰瘀致毒”是CHD的重要病机。痰瘀互结,日久郁而腐化成毒,痰、瘀、毒邪蓄结于体内,随气机的升降进一步损伤脏腑,痹阻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痰、瘀的形成,终致虚、痰、瘀、毒胶结为患,致使虚者愈虚。“风”是导致CHD病情加重的首要因素。“风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均与不稳定型斑块易脱落特点相一致。当不稳定型斑块受到脉中风的扰动而破裂、脱落,即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综上可见,CHD与虚、瘀、痰、毒、风关系密切,故治疗时应在此基础上分型论治,以补虚、活血、化痰、解毒、祛风为法处方用药,随症加减,方可获得良效。

猜你喜欢

心脉胸痹瘀血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中医教你识瘀症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心脉医疗为例
复方心脉佳对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治胸痹当用温法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了解社会底层心态为精准扶贫把“心脉”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在痰瘀互阻型胸痹治疗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