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常见消化道疾病诊断与防治

2022-12-13刘佳河北省三河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染病消化道母猪

文│刘佳(河北省三河市农业农村局)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生猪消化道疾病也越发趋向复杂化,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均可引发生猪消化道疾病,并且各类疾病均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此来保障生猪健康生长发育。不仅如此,生猪一旦感染消化道疾病,还会对猪肉质量及品质产生重大影响,不利于提高猪肉市场竞争力,面对此种现象,养殖部门及兽医管理部门要对生猪消化道疾病予以高度重视。

一、生猪消化道疾病类型

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生猪消化道疾病中尤为常见的一种,病猪染病后会表现出呕吐、脱水、腹泻等症状。各年龄段的生猪均会发病,对10日龄内的仔猪影响最大,当生猪长至35日龄后,死亡率会逐渐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主要影响生猪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同时,在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颌下淋巴结等位置均可检测到该病毒。该病毒对热较敏感,工作人员可利用常规药物杀灭病毒。在治疗环节,每头猪应注射3毫克阿托品,30分钟后再按照每千克体重注射0.1毫升一针灵;如果是肥育猪,要适当增加用药量,可口服3毫克鞣酸蛋白,4毫克活性炭。

2.猪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也是威胁生猪胃肠道的重要疾病。生猪染病后会表现出下痢、水肿等症状,该病对仔猪的影响较为严重,同时还有较强的耐药性,抗原、血清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肠杆菌病的防治难度。如仔猪出现黄白痢现象,可采取病毒分离试验与药敏试验。针对病原分离,将黄白下痢仔猪粪便放于37℃的麦康凯培养基中培养1天,最后选取大小均匀的红色光滑菌落放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17小时,细菌培养1天后进行染色,在检验大肠杆菌过程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化试验。此外,选取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常用药物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一般来讲,可选取0.4克磺胺嘧啶、0.5克活性炭、60毫升三甲氧苄氨嘧啶,将以上药物混合均匀后,按照每天2次的剂量服用,直到全群生猪痊愈为止。

3.猪流行性腹泻。猪在感染流行性腹泻后会表现出脱水、腹泻、呕吐等与传染性肠胃炎相似的症状。春秋季是该疾病高发期,可感染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生猪,一旦暴发可传播流行,进而威胁猪群健康。病猪在发病初期会表现出体温升高现象,随着腹泻症状的凸显,病猪体温逐渐下降,并表现出精神不振、被毛杂乱、脱水严重、食欲降低等症状。研究表明,年龄越小的仔猪染病后死亡率越高,当生猪体重高于30千克后,对该疾病有明显的抵抗能力。在预防猪流行性腹泻过程中可注射腹泻弱毒疫苗,如生猪处于患病期,可选用补液盐进行补液,再利用土霉素、庆大霉素进行抗菌治疗。如采用中药疗法可在生猪后海穴注射盐酸山莨菪碱,其中仔猪注射剂量为5毫升、母猪注射剂量为20毫升,每日用药2次,之后选用茯苓50克、炮姜30克、党参50克、炙草30克、白树50克,煎煮30分钟后捞出汁液,加入适量白糖拌料,供仔猪采食。

二、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1.注重饲养管理。在生猪养殖环节,要将母猪分娩室与保育室分开管理,做好临产母猪消毒工作,管理人员可取适量温水清洁母猪身体,并为生产母猪提供干燥、卫生的生产环境,及时清扫猪舍内部残留的饲料及排泄物,避免生猪消化道受病菌感染。此外,为生猪提供充足的饮水,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如在养殖环节发现染病猪,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猪死亡率。

2.优化药物防治。在药物防治环节,应采取母猪和仔猪综合防治措施,整个防治环节要遵循消炎、抗毒、补液的原则,养殖人员可选用四环素、庆大霉素控制妊娠母猪腹泻症状。如母猪产仔后仔猪染病数量较少,可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适当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此外,防疫人员也应着重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通过实践操作规范防治技术手段,尽可能地降低药物防治环节的失误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猪常见消化道疾病是影响生猪健康养殖的主要因素,因此,养殖人员要明确生猪常见消化道的疾病类型,不断提高自身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水平,将生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抑制在可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生猪养殖的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染病消化道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偶感
后非瘟时代生产母猪饲养关键点详解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活着
爱 情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