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022-12-11李晓燕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入园礼貌班集体

李晓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良好品行等。笔者从幼儿一日生活、区域活动、人际交往、学习、游戏等多个方面分析幼儿习惯培养的要点,围绕“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目标,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期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一、在环境创设中强化养成教育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因此,园所要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营造自主、体验、互动的教育环境。为了使幼儿使用礼貌用语,我们开展“礼仪小明星”活动,每班早上安排四名幼儿和本班教师、值班领导在园门口向入园的小朋友亲切问好。我们还利用主题墙及教室墙面等,把好的行为习惯做成标识图片,让幼儿随处可见。同时,各年龄组教师通过查阅书籍、网络媒体等,收集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资料,制定每个班级上下两学期的好习惯养成行为标准,最终这一标准被创设在每班门口的黑板上。一月一主题为重点培养项,我们在月主题内分为3~4条标准作为本月的培养目标,如大班组3月份(卫生习惯)、4月份(饮食习惯)、5月份(生活习惯)、6月份(行为习惯)。

二、量身打造养成教育培养目标及评价表

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发展的需要及规律,我园为小班、中班、大班上学期与下学期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首先,我们把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习惯以每月要求的形式,展示在“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养成教育培养目标及评价”板面上,并將幼儿照片粘贴其上。其次,班内教师分组分人对幼儿进行观察,以制定的评价机制为准,根据评价内容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评价及奖励。每项习惯坚持养成后奖励幼儿一颗红星,如果幼儿不能继续保持某一习惯就取消星星。最后,每学期末计算幼儿得到的星星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兑换相应礼品,以此鼓励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三、避免说教,增加教育趣味性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礼貌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模仿角色,受到角色行为习惯的影响,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平时和同伴们有说不完的话,可是每次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从来不说话,来幼儿园看见教师也不问好。有一次,我看见他在“娃娃家”游戏中独自一人在“家”,便去他家做客。我假装敲了敲门,他问:“谁呀?”看见是我,他又说:“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见他这么有礼貌,就和他聊了一会儿。最后我走时,他还跟我说了“再见”。这是他来这个班以后第一次和我说这么多话。第二天,他又继续去角色表演区做游戏,并选择了“医院”游戏。于是,我扮演病人,他和昨天一样很有礼貌,问了我哪里不舒服,并在我走的时候跟我说了“再见”。经过几次反复的游戏训练,他已经能主动和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

(二)利用绘本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对刚入园不久的幼儿来说,建立教育教学常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绘本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以绘本故事《大卫上学去》为例,它向幼儿展示了一些规则,如:按时入园;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大喊大叫,要举起右手向教师示意;入园、离园时要向教师问好;吃饭要排队。在绘本故事《我懂礼貌》中,幼儿学会如何与邻居打招呼、如何结交新朋友等,从而逐渐适应社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三)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每学期我们会根据幼儿年龄和身心特点,开展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比如,小班集体比赛项目有我会叠毛巾、穿鞋子、扣扣子等。中班集体比赛项目有剥鸡蛋、穿衣服、整理玩具等。大班集体比赛项目有叠被子、扫地、整理书包、梳辫子等。这一系列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还能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坚持良好习惯。

四、家园共育,协作养成好习惯

在幼儿园中,教师利用入园、离园、微信群、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场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提高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如家长需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孩子,以自身为榜样,言传身教,促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各年级组教师还制订线下“好习惯养成计划”,每周在班级群推送“好习惯家长助力表”,将养成教育深入家庭,指导家长观察、填写“好习惯家长助力表”,分享幼儿在家坚持行为习惯的情况。

猜你喜欢

入园礼貌班集体
我爱我的班集体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暗恋是一种礼貌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