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2-12-11童义海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陆面事象冰盖

童义海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基于地理学综合性提出来的。综合思维是一种思维方法,是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规律、人地关系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目标之一。笔者主要以2022年高考文综全国乙卷中的第37题为例,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高考真题呈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图7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

(1)分别指出冰盖消融导致的海平面、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并说明两者共同导致的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

(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

(3)说明导致乙站所在区域海岸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影响方式。

(4)分析甲站区域与乙站区域海岸线水平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异。

二、关于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思考

综合思维有三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从综合角度对地理事象中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行认知,二是从时空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演变规律,三是从区域综合角度分析区域要素对区域产生的作用和人地关系问题。本题以海岸线的变化为背景,涉及海岸线位置变化方向、幅度和原因,以及陆面变化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关于综合思维,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地理的空间维度,应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如上述第(1)小题,先指出海平面和消融区陆面的垂直变化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由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海岸线水平变化方向随着海平面和陆面的垂直变化而变化。因此,第(1)小题第一问的答案是海平面上升,消融区陆面上升。

第二,地理时间维度上,地理事象的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上述第(1)小题,当冰盖消融快,大量冰川融水流入海洋,则海平面上升幅度快,超过陆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当冰盖消融完毕,冰川融水减少,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因此,以下为第(1)小题第二问的答案:冰盖消融期,海平面上升幅度超过陆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冰盖消融后,陆面上升幅度超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岸线向海洋方向退缩。

第三,从材料本身出发,地理事象的产生和变化对应的原因应该是多重的,需要综合思考。如第(2)小题,从海陆位置上看,甲站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由材料中“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一句,可以推测消融区岩层缓慢上升;从板块位置上看,甲站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导致地壳上升,使得甲站陆面抬升。因此,第(2)小题的答案如下:甲站位于基岩海岸,冰盖覆盖时,岩层受压导致陆面下沉,冰盖消融后,岩层承压减轻,岩层形变缓慢恢复,使得陆面上升;甲站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导致甲站陆面抬升。

2019年全国文综Ⅱ卷第9~11题考查流水堆积和风力侵蚀、堆积,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第37题考查火山喷发和流水侵蚀,2021年全国文综甲卷第37题第(2)小题考查不同时期流水和风力的共同作用……高考题呈现出来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部分知識,通常有两到三种力量,需要综合思维能力做支撑。以事实为基础,地理事象的产生和变化对应的原因应该是多重的,需要综合思考。

第四,回归生活,运用地理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第(3)小题,乙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海平面变化的原因有众所周知的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我们还要知道,地理教材中提到的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大量的水库拦水拦沙会使输送到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泥沙减少。所以,密西西比河流域内众多水利设施拦水拦沙使得河口三角洲萎缩。以上两重因素叠加,使得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因此,以下为第(3)小题的答案: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暖,加速冰川消融和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密西西比河流域内水利设施拦水拦沙,导致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第五,注重地理事象的变化动态和幅度,用综合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如第(4)小题,甲站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结合图中甲站海平面的下降,可知海岸线应该向南边海洋方向推进,但由于基岩海岸比较陡峭,变化幅度就较小。乙站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南边临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北移,但是三角洲为入海口河流堆积地貌,地势平坦,所以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因此,第(4)小题的答案如下:甲站区域位于太平洋北岸,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向南移动,由于基岩海岸陡峭,海岸线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小;乙站区域南侧临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向北移动,由于三角洲地势平缓,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幅度较大。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KGHYB-0962)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陆面事象冰盖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戴永久: 砥砺前行,永远奋斗
相似廓线法在星载雷达陆面衰减订正中的应用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诗学事象研究综论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的长江流域降水预报效果分析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地理事象运动与分布的教学把握
WRF模式对西南地区干旱事件的模拟研究
南极洲冰盖不减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