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2-12-11王萍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探究语文

王萍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学校、教师、家长关注的焦点。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要求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目标,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轉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自主参与对知识的分析、探索、建构过程,是其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此,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改变教学模式,合理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我针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以《镇定的女主人》一课为例,在阅读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自主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保姆神态与动作的句子,并对句子进行分析,圈出其中关于描写的词语;通过全文阅读,分析女主人对保姆做了哪些吩咐,可与同桌、前后桌进行交流。第一项任务通过认真阅读即可完成,很多学生并没有与同学进行交流;而第二项任务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情感与脉络,需要与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干预或强制改变学生的想法,而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反馈了解其学习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如此一来,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产生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基于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随着学生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发展,所学内容难度也逐渐升级,不少学习任务都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所学知识共同解决问题。这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合作探究任务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还可以在课下完成,最终由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以习作教学为例,习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但小学生习作常出现表意不明、逻辑混乱、语句衔接不畅等问题。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习作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我组织学生成立了习作小队。每个小队有4~6名成员,每周选定成员感兴趣的话题写2个片段。一名成员朗读自己的习作时,其他成员要写出感受与改进意见。这种习作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下活动,使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还使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习作,克服畏难心理,逐渐产生习作兴趣,养成自主习作习惯,提高习作能力,有效地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不仅对提高小学阶段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还影响着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稳步发展。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习作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习作展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