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11陈凯歌邢晓平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评价

陈凯歌,邢晓平

(盐城工学院 研究生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一、新时期研究生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论述:“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李克强总理也曾做出批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孙春兰副总理在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

1.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

从提供教育主体和受教育者角度分别进行定义: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培养单位提供的教育服务适应国家发展的具体程度。也就是研究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契合度[1]。而新时期研究生教育质量是要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质量需求,注重引导研究生的才情和德行同步发展。

2.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是维护党和国家事业长足发展稳定。近些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导致就业压力急剧增大,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效稳步发展。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暴涨,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从同比增长率数据看:考研同比增长率的顶峰对应毕业同比增长率的最低峰,表明考研可适当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而教育质量的提升,可吸引更多毕业生自主报考,形成人才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秩序的和谐稳定。

二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学人才。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为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发展累计培养了1 000多万博士、硕士。②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接近5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重大研究项目”等科研任务是由研究生主要参与完成的,他们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和取得的人文社科重大成果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2]。③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在更新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思想文化关系的改革提升,另一方面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积极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

三是助推学校事业蓬勃发展。①有利于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越高,导师资格的认定条件亦更为苛刻,倒逼教师加强“教育提升自我”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3]。②形成学科建设理念,推动学科快速发展。局限于本科教育主观落后性治校理念直接影响校本资源配置,严重制约学校发展,以学科为龙头,抓好抓牢学科建设需依赖教育质量。③推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科研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或取得重大突破离不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积极推动。严谨的课程体系、严格的过程管理制度、多元的评价机制等都是影响学校科研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是为激发研究生潜能创造优质条件。潜能受现实客观条件的约束,但可以主动引导。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是主动引导。开放共赢的科研环境让研究生快乐科研,充分展示自我。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为他们营造了表达自我的独立氛围。稳定协调的社会环境为他们铺开了成长自我的平稳道路。国家制定的宏观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了尊重高校自主治理的先进理念,高校应科学突破现实客观条件,持续激发研究生潜能。

二、新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

地方高校数已经稳据全国总数的95%以上且呈现继续增长趋势。从最新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来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全面提高质量,为地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幅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4]。因此,认真梳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新时期研究生教育质量极具意义。根据陈黎明[5]近期研究成果并总结: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源状况、课程与教学情况、导师指导现状、学生评价情况、学生参与内部质量环节五个方面。

1.概念鉴定

(1)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广义上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由地方行政部门财政支持办学的普通高校,包括国家省属大学以及省部共建的地方直属高校。狭义上指:区别于部(委)直属高校,各省、市、自治区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所建立起来的区域性、地方性高校[6]。因此,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意义在于服务本区域或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2)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以及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稳步改进与提升研究生教育为前提,协调教育过程中与质量密切相关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使各责任主体得到相关质量证明或担保的一切政策与进程的整体即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实施主体,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级。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充分调动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导师等相关责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和外部环境变化,对内部因素进行及时合理调整的保障体系[7]。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不直接参与研究生教育过程,故不详细赘述。

2.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数”与“质”的矛盾。研究生报名人数的激增与招生人数的需求性增加,其中2017年人数的增加幅度最大是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招生。这意味着教育投入也须作相应的增加,尤其是导师资源。但取得导师资格绝非一日之功,配备不足将势必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考研动机分析,考研学生的科研创新动机优势不足,后期将会增加培养单位的资源投入成本,如:科研创新引导课程的设置、自主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合力育人机制的完善等。此外,现有招生考试方式存在“唯分数”等顽瘴痼疾[8],导致部分善于考试但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考生成功上岸,这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

(2)课程设置和教师授课模式不匹配。研究生课程可以分为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学位课涵盖了理论基础公共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可选性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要求教师的授课方式也要与之对应匹配。例如思想政治公共课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论文写作选修课可采用讨论为主、讲授为辅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查阅、引用文献,营造学生开放性学习氛围。但具体实施却相反,教师更善于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灵活调整自己教学方式,通过“讨论式”课堂的构建,为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增添一点“生机”。强调“学分制”,让学生更加重视写作课。

(3)导师指导行为失范。严格意义上讲,导师从招生环节开始,就应该承担研究生的指导责任,且持续间接影响其进入社会。研究生也应具有接受导师规范指导的权利与义务。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对“利己主义”文化的快速传播,部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评判具有趋利性,将研究生学历等同于高回报工作的“入场券”,缺乏对未知科学积极探索的文化自信追求。与此同时,趋利性也在腐蚀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存在自主压榨,严重违背了为国育才“初心”。导师与学生双方权益对垒,责权关系模糊,师生关系日益紧张。

(4)学生参与评价和被评价。学生参与评价是检验育人成效的直接可靠反馈。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学生总体满意度、课程教学满意度、科研训练满意度、导师满意度、管理与服务满意度等信息并进行分析。根据王战军[9]主编的《202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研究发现:“对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对象取样类型比例分别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5%)、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1.3%)、其他高校(23.7%),不利于治理角度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但其中整体数据变化规律可作为反应现实存在的部分问题提供参考。该研究成果表明,研究生日常教学、科研训练以及管理服务的满意率较低。例如课程教学环节,课程合理性、课程内容前沿性的评价低于课程教学的整体评价。科研训练环节,对科研训练在提升写作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满意度较低。这与上述课程设置的匹配性问题如出一辙。此外,学生被评价主要是指授课教师或导师分别对其学业和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学业评价通过考试或者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大论文、大作业)进行,但有些考试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点而缺少创新性评价。学术成果的评价是基于毕业条件,学生若能帮助导师按期完成课题或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得到相对较高的评价。学生的被评价将反制约其参与评价的动力。

(5)学生参与内部质量治理。学生是内部质量治理的关键,一方面可以直接反馈治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检验治理效果。他们参与内部质量治理渠道却不畅通[7],在教育质量保障中应具有参与权和知情权,但最主要参与渠道只有评教、担任助教、参与监督提建议等,对于关乎学校事业发展的决策,他们却没有直接参与途径。

三、新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

新时期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许多治理性问题,需高度重视,并能从整体治理角度出发,科学定位、积极谋划、注意侧重、分配治理,不断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五要素构成及其关系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分别由战略保障、投入保障、过程保障、结果保障、机制保障五要素构成。战略保障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10],高校自主设定办学定位。其他四个要素作为“怎样培养人”[10]的有效保障补充。投入保障指地方高校自主支配教学、文化建设以及人力等方面的资源。过程保障是根据办学定位,构建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果保障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效果评价或对培养过程的有效反馈。机制保障须独立于其他保障要素,对其他要素进行及时监督并督促持续改进,是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2.整体把握分配策略,科学宏观治理

根据高校的战略保障目标制定相应的招生宣传方案以及入学选拔方式,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新时期地方高水平大学须向双一流建设目标阔步迈进。以此分配治理,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学术人才高地,调动一切资源或充分运用推免资格权限,吸引国内外优质生源。其他地方高校注重科研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支撑职业化高层次人才输出,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宣传优势,吸引更多国内优质生源报考,提高选拔时的学业要求,大力支持导师自主选拔,直接参与学生学前评价,促进导师与学生双选工作的前延性有效衔接。

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方式、导师指导、学生参与评价和被评价相关问题的解决分别属于投入保障、过程保障和结果保障范畴。同样,须按照双一流建设分配治理。拔尖创新人才不仅需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应当具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国际视野。科研与应用型人才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先进的科研条件,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制造效率为导向,创新性要求低于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在投入保障、过程保障和结果保障方面应各有侧重。

(1)科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确保过程保障。首先,构建基础应用性课程体系。教师可搭建双平台课堂即校内理论课堂与校外实践课堂,校内理论课堂作为基础知识的补给站,而校外实践课堂以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作为案例,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其次,制定详细的导师遴选程序和指导规范手册,严格约束导师指导行为。但治理重点在于结果保障。高校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师授课方式以及导师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注意将学生评价和被评价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聚集充足的资源投入。一是要构建开放创新的国际课程体系;二是要培养教师国际视野;三是要推进创新驱动的导师培养模式,区别于主观利益驱动式的培养模式,它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社会和高校的共同支持下,导师主动自觉地应用最先进技术,以研究最前沿课题为抓手,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创造性科研。因而,学生参与评价和被评价积极性较高,正符合王战军[9]等人关于调查对象选择的初衷。相较之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终极理想发展范式。

3.机制保障

机制保障是解决学生参与内部质量治理渠道问题的根本途径。培养单位应重视机制保障,利用信息公开、采集和分析技术,提供线上线下反馈渠道。除了设置线下问卷调查,还可以推动官方管理和自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如研究生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等)的使用不仅满足日常管理需要,还能采集和分析学生的意见信息。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作为正式平台的有效补充,及时关注学生舆论导向,搜集工作改进可用意见,督促改进,持续赋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评价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