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A-Markov 模型的适宜性评价中复合功能空间修正
——以瑞安市为例

2022-12-10林乃发杨山张玲薛烽戎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11期
关键词:瑞安市国土城镇

林乃发,杨山,张玲,薛烽,戎奕

(浙江数治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在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区位条件以及特定国土空间,进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人类活动的适宜程度分析[1-3]。但是,针对复合功能空间,即生态、农业、城镇具有同样等级适宜性评价结果,基于“农业优先、建设最后”原则主观判断,缺乏科学理论依据,无法合理确定复合功能空间的最优适宜性,导致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存在最优解偏差。因此,本研究引入CA-Markov 模型,评估土地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对复合功能空间开展评价,明确未来发展适宜空间,最后结合单一功能单元评价结果,即生态、农业、城镇三者中唯一适宜性评价结果,集成得到符合土地发展规律的瑞安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特别在三区三线(前者指农业、生态、城镇三个功能区,后者指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分上提供贴合瑞安市实际的参考。已有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趋势模拟引入适宜性评价,能够为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发展三类空间合理划分提供科学依据[4-5]。

1 研究区概况

瑞安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东临东海,西连文成县,南接平阳县,北邻瓯海区、龙湾区,西北接青田县。全市陆域面积约为1 348.17 km2,海域面积约为3 037 km2,山区面积远大于平原区面积,下辖12 个街道、2 个乡和9 个镇。

2 结果和分析

2.1 适宜性评价结果

瑞安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原始结果如图1 所示。瑞安市建设适宜区面积为164.01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2.17%;农业适宜区面积为299.41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21%;生态适宜区面积为884.75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5.63%。

图1 瑞安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原始结果

2.2 CA-Markov 模型预测结果

2.2.1 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生成

利用瑞安市2010 年、2015 年与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将其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八类[6-8],便于后续土地利用模拟预测。瑞安市2010—2015 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如表1 所示,瑞安市2015—2020 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如表2所示。

表1 瑞安市2010—2015 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

表2 瑞安市2015—2020 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

2.2.2 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构建

本研究选取双评价中的13 个影响因子作为驱动因子,即到村庄距离、到道路距离、地质灾害、各类保护区、耕地质量、耕作便利度、交通可达性、农用地分类、坡度、人口密度、水域影响度、土地覆被类型、已建区[9-10],通过IDRISI17 软件的Logistic 模块将标准化的地类和驱动因子导入,对8 种地类的转换概率图层进行预测。

2.2.3 模型精度检验

本文利用IDRISI17 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Kappa精度检验,结合2020 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根据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Kappa 精度检验,得到Kappa 系数约为0.84,说明其总体模拟精度较优。通过logistic 模块制作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土地变化情况,预测瑞安市未来发展趋势。

2.2.4 土地利用模拟

经图像分析和统计,2035 年土地利用模拟预测结果中,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分别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9.63%、1.16%、39.40%、0.92%、0.83%、16.79%、5.26%、6.01%,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仍是主要的用地类型,共占85.82%。建设用地的新增现象较为明显(见表3),但整体上保持了原有趋势,从中心向外均匀扩张,耕地、园地、林地不同程度地有所减少,其中耕地与林地减少幅度较大。

表3 2020 年与2035 年各地类栅格数(50 m×50 m)

2.3 适宜性评价修正结果

瑞安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修正结果如图2 所示,共计539 266 个栅格单元,总面积为1 348.17 km2,其中,生态保护适宜面积为868.21 km2,农业生产适宜面积为250.34 km2,城镇建设适宜面积为229.62 km2,和基于三维魔方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相比,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比例由原先的66 ∶22 ∶12变化为64 ∶19 ∶17。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粮食安全保护背景下,生态保护适宜、农业生产适宜和城镇建设适宜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用地方式更加集约高效。

图2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修正结果

3 结论

研究显示,对比基于三维魔方的适宜性评价结果,生态保护适宜面积和农业生产适宜面积占比分别由65.63%、22.21%降低到64.40%、18.57%,城镇建设适宜面积占比由12.17%增加到17.03%。集成结果与三区三线阶段性成果的契合度由226.55%增加到231.71%,它既考虑了人类活动与国土空间长期交互的适应性状态和地域功能空间联系,又反映出人类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总体上用地方式更加集约高效。简单来说,城镇面积少量增加,以增量带动存量发展,全面盘活低效用地。伴随科技发展,森林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趋于实现质变。

猜你喜欢

瑞安市国土城镇
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文化边城镇远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杀鸡吓猴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
来自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