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引导处理策略研究

2022-12-07赵平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杨 易 赵平飞 汤 斌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1 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及问题分析

1.1 毕业生整体数量大于岗位供应量

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其中高等职业专科院校毕业生人数也突破400万人,创历史新高。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因素叠加,伴随着行业动态调整,特别是部分行业用工需求持续走弱,多重因素叠加,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差,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减员降薪时有发生。从历年就业统计数据来看,此类行业及中小微型民营企业往往聚集了更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反,企业用工需求的降低和岗位数量的减少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1.2 国际卫生环境变化提升就业难度

从国际防疫形势来看,部分国家疫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甚至处于失控状态。截至2021 年5 月底,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7 亿人次。为此,多国政府加强了对出入境的管控,很大程度上堵塞留学和出国务工渠道。部分出国留学生甚至出现了归国潮,留学及海外就业遇到阻碍导致国内岗位竞争更加激烈,常态化防疫模式也打乱了毕业生的留学及就业节奏,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影响。

1.3 现有就业服务指导体系抗风险能力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防疫新常态对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带来挑战。传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多建立在线下模式,围绕企业、学校与学生的线下互动展开。虽然在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数据分析等环节已普遍在线上展开,但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指导课、宣讲、招聘面试、就业流程办理等环节仍依赖线下开展。防疫新常态下,毕业生流动性减弱,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影响到了企业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

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中,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双创”教育的本质存在概念模糊的问题,培养人才的院系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缺乏沟通,政策和信息出现脱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多半是由学工部或辅导员兼职完成,很多辅导员本身并不具备创业经验,并未经过正规的创业教育培训,导致学生真正有需求的时候辅导员无法给与专业咨询建议,导致创业项目难以落地。不少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相关的设备配备不足,创新创业线上教育资源较少。

1.4 毕业生自我认识不够清晰,目标不明确

高职应届毕业生自我认识不够清晰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估,容易过度自卑或者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就业目标也不明确,导致求职失败。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超过半数的高职应届毕业生没有十分明确的就业目标,迷茫却不反思是他们的心理特点,不愿主动参与学校推荐的双选会,即便专业对口的优质企业,仍有学生态度消沉,在宿舍打游戏睡觉都不去参加和了解,因此错过很多就业机会。

1.5 悲观焦虑情绪为毕业生带来负担,就业心理有待疏导

由于高职大学生学业较紧,社会实践时间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网络发布的各类就业信息难以形成精准判断,导致求职成功率不高。诸多不确定因素叠加导致高校毕业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悲观及焦虑情绪,增加了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和择业的水平。自暴自弃、乱投简历、盲目就业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不利的影响。

2 引导处理策略研究

2.1 转危为机,促进国家就业政策落地

面对环境突变,为稳就业,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稳定就业提出了“六保六稳”。高校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解读与宣贯,并结合各自实际,做好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衔接。高职院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指导,扩大应届毕业生的升学规模,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报效祖国,提高毕业生应征入伍的比例。对来自贫困落后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等的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工作应更加重视,给予更多的扶持帮助。

2.2 转变思路,完善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环境变化对就业工作服务指导体系造成的深刻影响,转变就业指导思路,创新就业工作模式,着力探索“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一是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高职院校要全面梳理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建立网络就业岗位信息数据库,及时做好信息的识别及发布,保障毕业生的信息准确且通畅。二是构建网络就业指导课堂,开发网上就业指导宣讲系统,可以采用多种线上渠道开展就业政策解读,针对全体毕业生不间断定时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线上学习;三是开通网络咨询服务,搭建职业指导一对一预约咨询平台,及时回应毕业生遇到的就业问题,推进线上办理就业手续流程。四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开展求职陷阱及大学生风险应对教育,提高对违法企业的甄别能力,谨慎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人身财产安全。

此外,针对促就业战线中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群体,学校应给予更多更优质的培训机会,例如SYB 创业师资培训、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等。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创业指导服务能力和授课水平。

2.3 充分利用政策扶持,多措并举开展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就业举措的发布,各省市各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稳就业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待就业的应届生无疑是机会,包括入伍升本政策,各类公办民办高校专升本扩招政策等等,高校需要做的是第一时间响应政策,传递政策,尤其对于困难学生群体,学校与学生生源地、就业地形成联动帮扶,线上线下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岗位、平台,向合作良好的固定企业推荐满足条件的困难生,高校应该利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一人一策地给予重点帮扶,不能让学生因为贫困影响求职和就业。

2.4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元素的培养与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构建创业精神文化校园,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意识培养,提升学生创业文化底蕴。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整体规划、顶层设计,专设大学生创客空间,确保各院系有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同时各院系建立基础部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办公室,发挥学科平台优势,鼓励专业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当中,专设校级创业指导教师,以形成校院两级创新创业专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需要革新,就是秉承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引入项目化的、任务驱动式的、多元的、模拟的教学模式。职业竞争力提升类教学内容还要贯穿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涯,并非大三毕业前的突击课程,科学的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应该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设不同的就业指导课程。

2.5 加强干预,重视就业心理疏导

虽然受冲击,叠加经济发展方向、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学校方面,就业指导部门、心理健康中心、学生工作部合力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服务。做好毕业生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调整好心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变化,辩证看待当前的就业现状,积极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提升就业能力。

3 结论

培养和提升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教育工程,尽管世界环境变化给高校毕业生,尤其高职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毕业生应辩证看待,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切实行动,增强自身硬核技能,转“危”为“机”,在重重考验下找准目标,在就业大考、时代大考和人生大考中交出合格的青春答卷。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