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公平的视角谈教师期望效应的有效运用

2022-12-07周延丽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公平效应课堂

周延丽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教师期望是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和现有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发展的潜力,形成指向学生行为结果的预测性认知。这些预测性认知通过教师的语言或非语言行为传递给学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动机,产生行为内驱力,促使其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教师期望的变化,达到教师所预期的要求,产生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积极运用期望效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运用不够公平的问题。如何从教育公平的视角有效运用期望效应,对于提高教师期望效应运用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教育教学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师期望效应运用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核心,是促进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重要助推器,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自然也应当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瑞典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在《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一文中,将教育公平分为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的过程公平和教育的结果公平三个层面。其中,与教师期望密切相关的是教育的过程公平,即能否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相同待遇的接受教育的资源和条件,这既是教育起点公平的延续,也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然而在实践中,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还存在一些教育过程不公平的问题。

1.1 引起教育资源分配上不均等

在进入教育教学前,部分教师可能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性别、家庭背景、是否学生干部、以往学习成绩等对学生进行整体把握或分等预设、贴上标签,标签不同获得的教师期望可能也不尽相同。教师期望的程度和性质会影响学校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分配。被给予高期望的学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教育设施、图书资源、学习资料、教育竞赛机会等教育资源,并被分配更多的教师时间和精力。而低期望的学生可能仅拥有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其他教育资源占用较少或几乎没有。由此,得到高期望的学生获得奖学金、各项荣誉、各种奖项的机会可能会高于低期望的学生,最终可能导致不同学生间就业竞争力方面的差异,诱发教育的结果不公平。

1.2 造成课堂上教育机会不平等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阵地,期望效应运用中可能产生的课堂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体现在:第一,师生互动的机会不平等。不同学生获得课堂互动的概率存在差异,被教师寄予较高期望的学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互动机会、更长的互动时间,低期望的学生互动的机会则相对较少。第二,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不平等。教师会根据对学生的不同期望设置不同的提问内容。对高期望学生的提问可能以推理性、思考性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主,对低期望的学生则以事实性、封闭性等简单问题居多,使不同学生获得的思考和表达机会存在差异。第三,鼓励和引导的机会不平等。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会依赖对学生的预判形成不同的反馈。比如,当无法正确回答问题时,获得较高期望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归因为情境因素,并因此获得教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直至他们作出正确回答;而低期望的学生可能会被归因为能力因素,教师可能不会给他们启发和引导,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再要求他们继续回答。

1.3 导致群体间教学效果不一致

期望效应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理论,然而教师期望效应还没有更好地在学校大规模地推广和运用。即使在运用该效应的班级群体中,运用的情况和效果也可能不尽相同。期望效应运用群体的局限性和运用效果的差异化,影响了期望效应在更多、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发挥应有的价值。那么,有效运用期望效应的班级群体,由于获得了教师积极的鼓励、信任和支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可能更足,学习积极性可能更高,学习效果很可能更明显。而没有运用期望效应或运用不理想的班级群体,师生之间的整体互动可能会相对较差,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很好地激发,班级整体的学习效果可能会不够理想。这就造成了不同群体间教学效果的差异,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 促进教师期望效应公平运用的原则

为了改变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公平问题,提升教师期望效应运用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2.1 全面原则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要深化期望教育的意识,加强对期望效应的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使其在所有班级群体中有效使用,避免因使用期望效应的参差不齐而带来不同班级群体间教学效果的差异。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师在运用期望效应时,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尽职尽责,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同等的课堂表现的机会,对于表现优异的要及时喝彩和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也要多一些宽容、指导和鼓励。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肯定的话语、微笑温暖的眼神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比如:按时提交作业、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等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收到教师传递的积极期望,并受到正面引导,都能享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2.2 平等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师期望效应的运用要平等地面对所有学生。如果只把期望的目光洒向表现优异的学生,对基础较差、表现一般的学生不管不问,只会导致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差的学生越来越差。鉴于此,教师要持续不断地通过课堂互动,QQ、微信、E-mail等课下互动加强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打破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对学生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避免在教师期望的传递过程中区别对待不同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平等地进行探索和学习,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相信学生的无限潜能,让学生在爱的温暖中平等地感受教师的殷切期望,并将教师期望内化为决心和意志,外化为实际行动,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体会到付出就有收获的喜悦。

2.3 差异原则

从表面上看,差异原则似乎与教育公平理念相悖,但这种形式上的差别对待,正是为了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对的既是一个班级整体,又是几十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教师在传递期望时,由于每个学生有独特的个性,并且在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认知方式、心理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接收到的教师期望信号各不相同,内化和外化期望的过程也不相同,进而表现出了差异化的课堂反映。所以,教师在运用期望效应时既要注意到整体班级的一致性,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的特殊性。要恰当地评估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行为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和期望表达方式,避免因期望过高或过低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合理期望都能成为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源泉。要探索适合学生不同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次教学,设计分类型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3 促进教师期望效应公平运用的措施

针对教师期望效应运用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当在上述三项原则的指导下,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3.1 重视教师培训,强化期望教育的意识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而教师期望效应的有效实施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所以,期望效应的运用主体不应是个别或少数教师,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在学校内部大力推广应用期望效应,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探讨有效运用期望效应的方式方法,把期望教育的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习惯性输出,将教师个体的、偶然的期望教育转变成教师整体的常规性期望教育。要经常性开展有关期望教育的讲座和培训,传递期望教育的理念,并通过专题讨论、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等不断强化教师运用期望效应的意识,创设有效运用期望效应的校园氛围和课堂环境,使教师切实体会到期望效应成功运用的喜悦,并在运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强期望教育的信念和信心,推动期望教育的深化。

3.2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动机,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激励者和促进者。所以,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克服主观认知偏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传递积极的暗示、赞许、鼓励等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要设置科学的、多样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以课业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依据,把学生的成长看做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用平和的心态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3.3 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水平各异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和逻辑世界,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性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悉心洞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和特长,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递适合学生发展的恰当的、积极的期望,使学生获得与其自身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要把差异化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珍视不同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问题、课堂展示、课堂作业等课堂表现,尊重学生的不同思想、看法和观念,并使之相互激荡和碰撞,开发学生的独特潜能和优势,使学生在不同领域和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4 树立教师威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威信决定着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和接受教师期望的意愿。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更能够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更有利于期望的有效传递和发挥作用。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热点,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以知识、能力和魅力折服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威信。另一方面,教师要热爱学生,擅于通过亲切友爱的表情、温暖期待的目光、平易近人的态度、风趣幽默的语言实现师生间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拉近师生交往的亲密度和融洽性,创设平等、自由、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温暖、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愿意与教师交流,乐于接受教师的期望,并按照教师期望规范自己的行为,产生期望效应,实现成长成才。

4 结束语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的重要任务。教师期望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表现会直接、间接地左右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所以,教师要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引下有效运用期望效应,改进期望效应运用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充分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期望效应运用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公平效应课堂
公平对抗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笨柴兄弟
死海效应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必须公平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