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2-12-06陈育娟郑艳红刘秀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股骨穴位中药

陈育娟 郑艳红 刘秀珍

(厦门市中医院骨科,福建 厦门 361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高,且患者以高龄人群为主,骨折愈合时间较长,而术后疼痛是影响康复进程的重要因素。如何缓解术后疼痛逐渐受到临床术后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常规镇痛方法以药物镇痛为主,但易产生依赖性。多模式镇痛是目前护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医镇痛逐渐受到临床关注。穴位贴敷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机,腕踝针可通过刺激机体镇痛系统,提高镇痛效果。本研究选取厦门市中医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的镇痛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9±6.28)岁;体质量49~82 kg,平均(65.48±7.68)kg。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4~74岁,平均(60.05±6.44)岁;体质量48~84 kg,平均(67.16±7.92)kg。2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均采用相同康复方案;术后疼痛明显,需镇痛干预;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术前服用镇痛药;镇痛药物过敏史;阿片类药物成瘾;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神经缺失、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1.3 护理方法 (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前后均行常规健康宣教,内容主要为疼痛评估方法、镇痛管理相关知识、镇痛药物选择;指导患者提高疼痛阈值方法,如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正念冥想等;指导患者选择适当体位,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减少由于体位改变造成的疼痛;指导冷敷、热敷方法缓解疼痛;疼痛难以忍受时给予药物镇痛。(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中药穴位贴敷:组方为黄芪10 g,川芎10 g,延胡索15 g,桃仁、红花各8 g,冰片10 g,党参10 g,研成粉末、以醋调和,外敷于切口下方约10 cm处阿是穴,范围5 cm×5 cm,每日1贴,每贴时间为6 h。腕踝针:选择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厂家: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25 mm×25 mm),选择内外踝高点上(相当于悬钟、三阴交穴)约7.5 cm,常规消毒,30°斜刺进针,进针约3 cm,留针1~2 h,无酸麻胀痛感为宜,每日1次。2组均连续干预10 d。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选取带有0~10刻度的标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选择可代表静息状态下自身疼痛程度的刻度值,并以所选刻度值为相应分值,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评估时间点分别为术后6 h、12 h、1 d、3 d、7 d。(2)统计2组爆发痛次数、止痛剂用量、睡眠时间。(3)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共19项,每项1~5分,分为非常满意(>75分)、基本满意(55~75分)、不满意(<55分),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和。(4)统计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肢寒畏冷。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程度 观察组术后12 h、1 d、3 d、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

2.2 爆发痛次数、止痛剂用量、睡眠时间 护理后,观察组爆发痛次数、止痛剂用量较对照组少,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爆发痛次数、止痛剂用量、睡眠时间比较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2.4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2例,肢寒畏冷5例。2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术后易产生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如何缓解术后疼痛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强调多模式镇痛,通过多种途径缓解术后疼痛以减少单药剂量,对降低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医镇痛为多模式镇痛提供了新的途径。

从中医角度分析,骨折后肢体经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血溢脉外,瘀滞而成肿胀,“不通则痛”,而手术为创伤性疗法,会进一步加重气血不畅、气机失调,导致气血瘀滞、阻塞经络[1]。因此,骨折术后疼痛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穴位贴敷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手法,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机体气血运行的关键,可维系脏腑与体表的联系。现代药理学[2,3]表明,特定穴位对药物敏感性较强,对药力效果有放大效应。药物贴敷特定的穴位可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上产生强力药理作用,达到单向或双向调节效果[4]。同时穴位贴敷不通过肠道给药,可减少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造成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近年来腕踝针在术后镇痛的应用逐渐增多,腕踝针通过针刺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促使气血通畅,以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5,6]。同时腕踝针可通过刺激皮肤而振奋体表经气,促使机体阴阳协调,有助于促进机体康复。现代医学研究[7,8]表明,腕踝针可刺激机体镇痛系统,促使神经内分泌变化,增加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以达到镇痛目的。相关研究[9]指出,腕踝针应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舒适度,缩短康复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2 h、1 d、3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同时,观察组爆发痛次数、止痛剂用量较对照组少,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腕踝针留针1~2 h,中药穴位贴敷每次6 h,效果持续时间较长,止痛效果平缓,从而预防爆发痛,并减少止痛剂用量[10,11]。术后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时间,上述结果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其原因与镇痛效果提高有关。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可为临床护理增加镇痛途径,减少单药剂量,且不经口服或注射给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12]。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证实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性较高。另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其原因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可提高镇痛效果有关。

综上,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护理,可缓解术后疼痛程度,预防爆发痛,减少止痛剂用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股骨穴位中药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夏季穴位养心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