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医师理念下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思考

2022-12-06马洪瑶汤晓红张向荣申俊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研究型医师医学

马洪瑶,汤晓红,张向荣*,申俊龙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市胸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3.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进入新时期,公立医院改革及医院高质量发展正深入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已成为诸多大型医院发展的首要目标。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才的支撑,而优秀临床科研复合型青年医师是研究型医院及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和保障。因此,全面精准地了解青年医师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各类需求并充分满足,有效提升其科研能力,培养优秀的临床科研复合型青年人才,是高质量研究型医院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1 相关概念及已有研究

1.1 研究型医院与研究型医师的概念

何振喜等对研究型医院的定义为:以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的医疗服务需求为使命,以促进医学知识新发现和医疗技术新创造为目标,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在自主创新中有效激发高水平人才成果产出的一流医院[2]。陶莹将研究型医师定义为:具备开展临床服务的精湛临床技能,同时具备优秀的科学思维和职业敏感性,能以医学科学规律发现、总结、提炼问题,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随时以研究者姿态投入临床实践[3]。

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持续深化临床与科研的交叉转化探索,是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必经之路,需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这也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要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抓手,培养一批兼具高水平临床技术及创新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实研究型医院建设以及医学转化的基础[4]。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未来医院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及方式方法。医师在青年阶段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一时期也是决定其能否成长为一名优秀研究型医师的关键期,应当发掘好需求,激发出潜力,以实现最优培养成果。

1.2 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已有研究

笔者以“医师”并“科研需求”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已有研究文献。张玥等以北京某妇产医院临床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发现该院临床人员在科研平台支持、科研思路启发、科研路径设计、科研方法培训等方面有较多需求,并且指出青年人员更需要科研培训[5]。陈娅兰同样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了杭州某医院儿科医生的科研需求,包括科研经费支持、科研时间支持、课题设计指导等[6]。邓世秋等研究了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科研需求,对不同医院的调研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相应需求有论文撰写发表辅导、数据收集处理培训、英语能力培训等[7]。陈晋等调查分析了北京某医院中医师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发现职称晋升需要、周围环境压力等是主要动力[8]。周健等通过分析医院科研历史数据、问卷调查以及对一线科室人员开展访谈等方式,对北京某医院青年医师科研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青年医师科研需求量大,但职称晋升仍是重要动力,时间紧张仍是主要阻碍[9]。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对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的研究在近两年才受到重视,而对青年医师科研需求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且研究比较表浅、理论应用不深入、方法较为单一,未能对其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和细致分类。同时,相应的需求满足对策较为粗放宽泛,没有充分定位到青年医师成长成才的特点,未能对其科研能力有效提升措施实施精准性分析。因此,需要充分运用相关理论依据,对青年医师的科研需求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制订更加细致、精准的政策措施,从而更好地满足青年医师的科研需求,有效提升科研水平。

2 做好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研究的必要性

2.1 加快人才培育是新时期医学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人才队伍建设关系新医改全局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把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此外诸多政策文件都强调了新时期培养优秀医学和卫生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各类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正在迎来创新驱动的健康促进时代,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研究型医院建设越来越具备条件。如何培育适应新时期医学科技发展的优秀复合型青年人才,充分激发其创新性和创造性,以更好地支撑新时期医学科技发展与研究型医院建设,充分高效地将我国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变成优质临床研究资源,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之一。

2.2 优秀青年医学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

当前科技及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国家自然科学等基金项目也在持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培养力度。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虽不是要求所有临床医师都开展创新性研究,但对于优秀青年人才来说,具备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能扎实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是必然的要求。青年人才积极性高、潜力大、可塑性强,是提升医院科研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与后备力量。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平台的支撑与支持,如何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年医师的成长成才,是医院发展过程中应当持续思考的问题。

2.3 复合型医学人才是研究型医院发展及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

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强化临床与科研的交叉转化,是新时期推进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内涵。而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复合型医师。临床实践可为科研获得提供方向与数据积累,同时也能对科研成果进行检验;科研创新可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理论新方法,逐渐改变医师临床思维方式,提升医师探索及综合分析能力。临床科研复合型医师培养符合研究型医院发展要求,有利于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及医学技术的进步。

3 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医师—科学家创新理念提供方向指引

根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的定义,医师—科学家(Physician-Scientists)是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来探索发现关于健康与疾病新知识的医师[10]。国外相关学者总结了医师—科学家的共同特征:具有推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发展的专业视角;具有探索创新精神,在临床研究中及时总结问题,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研究结合发展;能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假设,将科学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应用,推动医学发展[11]。可见,医师—科学家理念与研究型医师理念有着共通之处,真正的医师—科学家是既具备精湛临床技术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他们在发现人类健康新威胁的同时,具备探索潜在新疗法或预防手段的能力,可加快推动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医师—科学家对推动医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当代青年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要以优秀的医师—科学家型研究医师为目标,成长为既具有较好临床实践能力又具有扎实科研能力的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

3.2 人才激励约束相关理论提供基础指导

人才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激励约束相关管理理论较为丰富,且已在管理实践中有较为成熟的应用,因此可在医院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调查研究中,结合具体实际,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指导。比如,应用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尔德弗提出的ERG(生存、相互关系、成长)理论,指导我们在研究中充分结合青年医师所处环境和岗位特点,站在不同人员的位置上分析其所需所想。比如,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指导我们及时了解青年医师工作本身情况以及不同外部环境影响情况;约翰·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在组织内充分坚持公平理念和举措,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才发挥自身潜力,起到稳定人才队伍的效果。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告诉我们,为充分激发潜能,应尽量保持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完全一致。以上相关激励约束理论从宏观和基础上给我们提供了人才成长和培养需要注意的相关因素,如及时了解不同人员在成长各时期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合理的激励制度、创造公平的培养和成长环境、保持外部环境和政策的稳定性等。

3.3 青年医师成长成才特点提供实践指南

临床医师的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时间连续性的过程,同时又具有阶段性特点。医学人才特别是优秀高端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成才效率也较低[12]。对于青年医师而言,进入工作岗位的前10年是临床与科研经验学习积累、打牢基础的关键黄金期。尤其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的成长过程,这一阶段要扎实提升临床技能、科研技能、认知技能及人文素养等,完成从学生到医师的蜕变,为后续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未来能否成为优秀医师甚至是名家大家,这一阶段都是关键时期。同时,青年医师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临床工作繁忙、压力大、难以投入更多时间开展科研等困难,但其较高的积极性、较大的潜力、较强的可塑性,是克服相关困难的有利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更好地提升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水平,正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内容。

4 做好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研究的方法思考

4.1 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是任何研究的基础,任何研究开展前均应进行充分的文献总结分析。可通过国内外电子数据库等平台,多途径检索相关理论资料,大范围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国内外关于青年人才尤其是医学青年人才科研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需求分析、影响因素、解决对策等内容,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基础。

4.2 专家咨询与个案访谈

领域内的专家通常经验丰富,意见建议往往具有重要影响力,开展专家咨询及访谈一般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基于文献研究,制订专家访谈提纲,选取领域内足够数量的科研水平高的代表性专家,进行专家访谈,从专家视角深入解读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与影响因素等,获取重要研究材料。此外,在青年医师中也应分别选取科研能力较强、一般及较差的代表性人员进行重点访谈,调研不同能力不同类型青年医师的科研需求以及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4.3 扎根理论分析等深入的质性研究

质性分析同定量分析一样是重要的研究分析方法,对以往研究基础薄弱或有较多无规律的访谈文本材料较为适用。如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比较成熟完善的、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应用较为广泛的质性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对调研访谈文本等质性材料分析总结、归纳概括,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形成新的理论[13]。对个案访谈和专家咨询获取的质性材料,拟采用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专家思想和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的规律性,探究其共性与差异性,为后续研究及措施制订提供依据。

4.4 问卷调查等细致的定量分析

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分析出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在前期文献分析、咨询访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关于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的问卷,开展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精准总结青年医师科研需求及科研能力提升的相关影响因素。

本文在研究型医院和研究型医师理念指引下阐述了开展青年医师科研能力提升需求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尚未开展实践研究,后续还应进一步应用,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相关研究人员或医院管理人员可在前期已有研究及本文所述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根据各地区或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充分全面精准地调查研究青年医师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对策,更好地提升青年医师的科研能力,加快推动研究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及高质量研究型医院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及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研究型医师医学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中国医师节》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