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八髎穴合督脉灸治疗阳痿体会

2022-12-06冯樟荣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温灸经脉督脉

冯樟荣

杭州胡庆余堂第三中医门诊部 浙江 杭州 310002

阳痿是男科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扁鹊心书》一书开始提到“阳萎”一词,再到《慎斋遗书·阳痿》首次以“阳痿”命名。阳痿的病因病机复杂,与五脏的功能密切相关,且主要责之于肝肾。肾为先天之本,肾精、肾气充足,气血调和,一身之阳气才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动。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刺、温灸八髎穴,配上特色温灸督脉治疗阳痿,从整体观念出发,刺激经络,激发脏腑功能,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常能收获较好疗效。浅述体会如下。

1 选穴八髎的依据及方法

八髎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此为一个区域,八髎穴直接通向脊髓尾骶神经,从位置上亦与生殖器的功能密不可分。此区域包含了冲脉、任脉和督脉的起点。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是调节人体一身之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八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它的位置和归经决定八髎穴主治下焦疾病,对男性而言,可以治疗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失禁、癃闭、阳痿、早泄、精子生成障碍以及精子质量差导致的不育等。

取穴时,患者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间,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以食指按在小肠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间,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圆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则各指尖所按之处为八髎穴。针刺、温灸八髎穴,每周3次。具体操作:患者取俯卧位,选取八髎穴,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右两侧,共8个穴位,针刺局部常规消毒后,使用无菌针灸针(0.35mm×50.00mm)直刺 25~35mm并以泻法捻转,得气后取1cm艾炷套于每处针尾,燃尽后再点1壮。共留针约40min。配穴:阳陵泉、三阴交、环跳。阳陵泉属于胆经,可生发阳气。三阴交具有温肾壮阳、益气补中作用,可用以治疗遗精、阳痿等症。环跳为足少阳和足太阳之会。取环跳针感要求通达小腹及前阴,能激发足少阳、足太阳经气以振肾阳,可补肝气壮宗筋以治。以上配穴操作手法与主穴八髎穴相同。

2 特色配合疗法——督脉灸

在人体后背正中线上,即从颈椎到尾骨的这段距离,贯穿着总摄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脉如其名,就如同汪洋大海,汇聚周身经脉之阳气,并输布到全身体表的肌肤腠理,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督脉灸的灸前准备:姜泥、艾绒适量。患者俯卧在床上,用绒巾铺在脊柱两侧,避免受凉。将姜泥和姜汁预热一下,然后涂擦在脊柱及其两侧,再以适当宽度的白纱布敷盖在脊背上,以姜泥均匀铺在纱布上面,宽约10cm,高约2cm。再铺一长条艾绒,其状如一条乌梢蛇伏于脊背。分别点燃蛇头、身、尾三点,一次燃尽后称为“1壮”,共需3壮。

3 验案举隅

诸某,男,46岁。2020年6月20日初诊。主诉:房事不举半年余。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房事不举,外院治疗无明显改善。经朋友介绍来我处求治。诊见患者形体偏瘦,夜寐尚可,二便调,精神欠佳。腰膝酸软,夜间尤甚。舌淡、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勃起功能障碍(ED);中医诊断:阳痿,肝肾亏虚证。治宜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方法:手法松解腰骶部及臀部肌肉。针灸以八髎为主穴,配以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八髎以补法斜刺,其上做灸盒灸,灸至患者自觉腰骶温热、皮肤潮红为度;肾俞及大肠俞施以温针灸1壮。腹部斜刺天枢、关元、气海、中脘,其上置一灸盒艾灸,灸至皮肤潮红、自觉腹部温热为度。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施以温针灸1壮。1周3次温针灸八髎穴,另外每周加做督脉灸1次,共10次温针灸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畏寒肢冷现象明显改善,阴茎勃起的硬度有很大改善。建议后续治疗,嘱患者需节制性生活,待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规律性生活。

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作用。选择以八髎穴为主穴的温针灸方法是根据中医理论中近经取穴、循经取穴等理论基础进行的施治手法。另外,中医学认为阳痿主要与肾虚、命门火衰有关,督灸是传统灸疗方法的一种,功效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培元固本、扶正祛邪,适应证广泛。故配合特色督脉灸疗法,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温灸经脉督脉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
温灸神阙穴促进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