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和丸异病同治儿科疾病举隅

2022-12-06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和丸食积莱菔子

陈 娜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组成,具有消食和胃之功。笔者将其灵活运用于治疗多种儿科疾病,疗效尚可,现列举验案于下,以飨于同道。

1 小儿抽动症

刘某,女,5岁。2019年1月14日初诊。患儿近1年来不自主眨眼、清嗓子,偶有耸肩、腹部抽动,每遇家长批评或饱食后症状加重,体态偏胖,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食欲旺盛,喜食肉类,夜间时常进食宵夜,晨起口臭,口渴喜饮,夜间睡眠欠安,大便1~2日一行,小便色黄。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均未见明显异常。舌红、苔白厚,脉弦滑。处方:陈皮、制半夏、郁金各6g,山楂、茯苓、连翘、柴胡、生白芍各9g,炒莱菔子、钩藤各15g,生石膏、煅牡蛎、珍珠母各20g。7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小儿抽动症病位在肝,同时与心、脾、肺、肾等脏关系密切。脾胃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胆属木,肝主疏泄,开窍于目,肝胆气机不畅,肝木生风而抽动。《医宗金鉴》云“食贵有节,乳贵有时”,小儿饮食不节,日久形成食积,蕴热于胃肠,积热日久,扰动肝火,肝阳上亢,风阳上扰,可见眨眼皱眉等抽动。足少阴肾经起于足,上通肝膈,入肺过咽喉,加之食积不化,日久则内热由生,可见频繁清嗓、腹部抽动等症状。本方以消食导滞为主,兼以疏肝清热,熄风安神。

2 睡眠障碍

常某,女,4个月。2019年7月25日初诊。夜间睡眠不安2月余,易惊醒,易哭闹,易翻滚,趴睡,夜间频繁喂奶,短暂吃奶可入睡,睡眠仅持续0.5~2小时,口中酸味,大便每日2~4次,气味酸臭,夹有不消化奶瓣,矢气多,舌淡红、苔薄,指纹紫滞。微量元素及25-羟化维生素D检查未见异常。处方:陈皮、制半夏、木香各6g,六神曲、炒莱菔子、茯苓、山楂、炒麦芽、钩藤各10g,砂仁3g。采用颗粒剂。用药10余剂,睡眠转安,夜奶次数减少,可持续睡4~6小时,大便无酸臭,矢气减少,奶瓣消失。

按:胃不和则卧不安,婴幼儿更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等临床表现。婴幼儿在喂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度喂养,饮食伤脾胃,导滞脾胃运化失司,食积不化、气滞不行,在治疗中以保和丸消食导滞为主,木香、砂仁行气止痛,佐以钩藤清热定惊安神。

3 咳嗽

吴某,女,4岁。2019年4月20日初诊。咳嗽1月余,不剧,昼夜均咳,喉间有痰,未见咯出,曾口服阿奇霉素、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及清肺化痰等中成药,未见明显好转。胸片、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家长会强迫其进食,口臭,胃纳欠佳,大便干硬,2~3日一解,睡眠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处方:陈皮、制半夏、山楂、神曲、连翘、枳实、炙紫苑、炙百部、杏仁、前胡各4g,厚朴8g,炒莱菔子12g。5剂。嘱其合理喂养,不强迫其进食。药后基本不咳,无口臭,大便成形,1~2日/次。

按: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易受外邪侵袭。《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小儿脾胃虚弱,乳食不知自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提出:”食积生痰热熏蒸,气促痰壅咳嗽频”,此种咳嗽属肺胃同病,一般起病缓,病程长,除咳嗽症状外兼有食积郁热表现,单纯运用清肺止咳药物疗效欠佳,需消积兼以止咳,消积导滞为主,化痰止咳为辅。另外,需注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六腑以通为用”,腑气通降,有利于肺的肃降功能正常,若大便干硬秘结,可加大通腑药的用量。

4 体会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的运化功能较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便会出现各种临床症候。保和丸善治食积,伤食所致病症,如腹痛、腹泻、便秘、口酸口臭、呕吐、厌食、睡眠不安、磨牙、夜惊、夜啼等,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这也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异病同治”的辩证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保和丸食积莱菔子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撷菁
食积的危害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小儿夜间湿咳多食积
保和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咽喉炎80例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四)——小儿食积莫担心
食积病证治汇补❋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
莱菔子的鉴别与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