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其中”思想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2022-12-06方晶晶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水方选中焦

方晶晶 谢 琼

舟山市中医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指的是女性在40周岁之前卵巢功能的明显衰退或者丧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发病率为1%~3%[1]。本病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紊乱、闭经、不孕,并可伴有低雌激素症状如烘热汗出、失眠、烦躁、脱发、性交痛、关节痛、焦虑抑郁等。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POI归于“经水不通”“月事不来”“不孕”“经水早断”“血枯”等范畴。

POI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特别是患病日久后,心理压力增大,严重影响患者生育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治疗POI显得尤为迫切。

1 中西医对POI发病机制的认识

西医学认为大部分的POI发病原因不明,据研究遗传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医源性因素等[2]可能为主要病因。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因人而异、病情进展隐蔽且迅速,激素替代治疗改善症状为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对生育问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POI的发生与肾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但不独责之于肾,而是与五脏相关[3,4]。肾、肝、心、肺、脾诸脏,相生相克互相影响,多脏腑功能失常,即上下交损而致经水不通、经水早断、不孕等。治疗时或滋肾补脾,或益气养阴,或疏肝清心,融入治未病理念,治疗优势明显[5]。

在中医治疗上,多数医家认为应补肾为主[6],同时兼顾他脏。这就容易在处方时瞻前顾后,眉毛胡子一把抓,形成大处方而失去核心。根据POI发病“上下交损”的证候特点,治疗时需扼要就简,重视中心,即所谓“当治其中”。

2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学术渊源

该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从“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者土也,治中央”等论述,可以发现中焦脾胃的重要地位和治中思想的雏形。李东垣主张“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认为各脏腑病变也可以通过“治脾胃之所以安五脏”来治疗。周慎斋认为“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两位医家的论述均可看出脾胃可以作为疾病引发和治疗的源头。“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的明确提出,见于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记录的参术膏医案,同时上下失血案中也提到“上下交病,治在中焦”[7]。叶氏认为,证情复杂、上下交损病证,应从中焦脾胃入手调治。

3 中焦脾胃在妇科生理中的重要地位

脾胃乃后天之本,共居于中州,气机升降相宜,其功能正常发挥则气血正常化生,水液正常代谢,血海充盈,月水化而有源,胞宫满盈,经候如期。精气正常输布,各脏腑气机得以保持,机体升降沉浮运动得以正常进行。脾气主升且脾主统血,脾气健运则正气充足,统摄经血正常泻行。

若脾胃失于健运,气血化生乏源则冲任亏损,血海不能盈满,出现月经衍期、量少,甚则闭经,以及胎萎不长,产后缺乳。若脾气不足失于统摄,则冲任不固而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乳汁溢出等。若中气下陷,则可见崩漏、阴挺。若脾阳不振,水湿停聚于胞宫,出现月经量少不畅、不孕,痰瘀积聚而成癥瘕。若胃气上逆,则可见恶阻。

4 “治其中”在PO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针对POI患者“上下交损”的病因病机和纷繁多样的临床表现,中医在治疗时需谨守病机,纲举目张,以调中为要,即所谓“治其中”。中焦健运,枢机转顺,清阳升,浊阴降,五脏安,则肝升、肺降、心火肾水交济方可顺利实现。

4.1 心肾不交,调和中州:POI患者未到“七七”之年而天癸早竭,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甚至闭经,潮热盗汗,烘热汗出,心悸失眠,头晕耳鸣,阴道干涩等绝经前后诸症状。主因心火亢盛,肾水不足,心火与肾水一在上一在下不能相济。欲使其相互交合,需赖中州交通。治宜健脾和胃,交济心肾,方选上下交济丹、黄连阿胶汤、三才封髓丹等加减。

4.2 肺肾失调,健运中焦:一方面肺肾与脾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若肺肾功能失于调和,则水液输布障碍,痰饮内生,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肥胖等。水惟畏土,其制在脾,治宜益气健脾,蠲饮化痰。方选五苓散、异功散、二陈汤加减。另一方面,金水相生,肺阴与肾阴相互滋养、相互影响,最终可同时并见而致肺肾阴虚内热证候,出现闭经、烦躁、口干等症状。治宜养阴和胃,活血通经,方选刘奉五先生的瓜石汤加减,补胃阴以益冲脉,清胃热以凉血调经。

4.3 心肝失和,调畅中气:POI导致的月经紊乱和不孕,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加之日常工作、生活上的情志不遂,积郁日久,心脾气结,肝气郁滞,郁久化火,阴血耗伤,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紧张、多思多虑、烦躁、失眠等心肝气郁证或心肝火旺证。肝木升发太过,心火引动不能下行,需借中枢升降之力平肝宁心。治以健脾和中,解郁散结,方选甘麦大枣汤、归脾汤、半夏厚朴汤、清胃散加减。

5 医案举隅

患者徐某,女,33岁。初诊时间:2018年9月27日。患者诉1年前岗位调动后工作压力大,近1年来月经稀发,量明显减少,末次月经2018年6月。刻下:烘热,汗出恶风,口苦,心悸,头晕,疲乏,睡眠易惊醒,舌黯红、苔薄黄腻,脉细。3月前曾在月经第3天检测生殖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22.93IU/L,促卵泡激素(FSH)21.24IU/L。给予中药温胆汤加减:杏仁、厚朴、陈皮、半夏、竹茹、炒白术各10g,茯苓20g,太子参、黄芪各15g,炙甘草、防风各5g,黄连3g,龙骨、牡蛎各30g。上药7剂,水煎服。10月18日复诊:服药后月经来潮,但量偏少,昨日月经净,夜眠好转,仍感头晕、疲乏、心悸,稍劳作即感胸中憋闷不舒,常叹息或拍胸始觉胸中舒畅,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投以归脾汤加减:炙黄芪30g,党参、茯苓各20g,大枣、酸枣仁各15g,当归、炙甘草、龙眼肉、白术、牛膝各10g,生姜9g,远志、木香各5g。7剂。10月25日三诊:乏力、胸闷、心悸、头晕减轻,睡眠明显好转,前方续进。服药3月后复诊,诸症好转,月经周期趋准,量较前明显增多。

按:患者因工作压力大,肝气不疏横而犯脾,脾运失常致痰湿内蕴。初诊时主诉多,上下均见虚损症状,分析病机为痰与郁火相交于中焦,用温胆汤理气化痰从中治湿热,玉屏风散固表止汗,加太子参补中气而不敛邪。服药后湿热去经水通,邪去后虚象显,予归脾汤健脾宁心以补气血。中央土以灌四傍,气血足,经水调,诸症消。

6 结语

POI是多脏同病、虚实夹杂、上下交损的疾病,临床治疗时若欲面面俱到,未免抓不住要旨,不如燮理中焦,中枢升降调而全身气机畅,则生长之机自复。

猜你喜欢

经水方选中焦
《灵枢》十二经水理论探微
畅通中焦选对药
李生财论治湿阻中焦型慢性胃炎经验
《傅青主女科》经水早断诊治经验探微*
“怪病不治治中焦”肾阴亏虚也会诱发喉痹、失眠
《伤寒论》之呕吐治则探析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辨治支气管哮喘避开刺激因子
白菊花
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