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化下的芜湖铁画保护策略

2022-12-04毕荣豪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芜湖博物馆发展

毕荣豪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辽宁锦州 121011)

21 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并结合中国国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非遗的保护路径。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非遗保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博物馆视角下的非遗保护成为时代际遇下的新突破。[1]本文立足于芜湖赭山铁画保护展开讨论,运用田野调查法,考察其保护现状并梳理其传承过程,最后结合现阶段非遗保护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尽绵薄之力。

一、博物馆化下的铁画价值

博物馆是教育输出的阵地之一。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作为铁画保护的专题性博物馆,更加突显出“非遗”与“博物馆”保护相结合的双重意义。

(一)教育科研价值

首先,从宣传教育角度来看,2019 年1 月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对外试运营以来,通过普通旅游参观、企业团建学习、高校社会活动等形式接待过众多省内外各方参观者,有效地宣传推广了芜湖铁画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拉近了铁画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增进了游客对铁画的认知,也提升了大众保护非遗的意识。

其次,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为了进一步挖掘铁画本体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对铁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意在通过还原铁画锻造过程,保存铁画作为非遗的原真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分解过程能与其他材料产生新碰撞。

最后,博物馆对外开放还有利于博物馆工作人员与社会各界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这对铁画的创新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在2019 年国庆献礼70 周年的铁画展览上,馆方工作人员胡兆源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美术系张洪亮老师共同创作的作品《渔归》,展现了芜湖小城渔米之乡的生活面貌,通过铁画锻造技艺与漆版画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一种新的铁画制作方法——漆版铁画技艺,并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成为铁画博物馆突破传统铁画锻造技艺的第一步,为后期产学研循环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传播价值

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文化传播价值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方面。首先,对内交流上,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自运营以来,接受过《国家地理杂志》记者采访,并举办高校夏令营活动、铁画工艺品展览、华侨国际文化交流等多项国内活动。馆方充分挖掘铁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铁画作为非遗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国民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其次,在对外交流上,铁画博物馆还接受过国外专家学者的来访,如法国游学生来馆参观、美国麦克丹尼尔学院教授前来考察等。从文化对外输出的角度来看,铁画博物馆在宣传中国非遗文化、传播民间工艺、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价值

从2006 年开始,工艺美术厂周边铁画作坊数量开始逐渐增加,铁画锻造技艺在经营中得到了一定传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性保护为芜湖的手工业经济带来了一定提升,但从铁画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当时的生产性保护存在弊端。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将联合芜湖市政府,会同芜湖市规划局、芜湖市博物馆、芜湖市文化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铁画的生产性保护,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指导意见,将铁画保护的社会效益设为首要目标,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科学推进铁画生产性保护工作。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的出现,将会把生产性保护引入正轨,在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范围内带动经济增长。

二、博物馆化下的铁画现状

2016 年11 月10 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颁布了《芜湖铁画保护和发展条例》,该条例第一章第十六条指出“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设立铁画博物馆收藏、展示芜湖铁画珍品及相关实物、资料,宣传芜湖铁画的历史。芜湖市博物馆等相关公共文化机构应当设立芜湖铁画展示厅,用于芜湖铁画的宣传和展示。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芜湖铁画收藏、展示场馆,市和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在资金、场地等方面予以扶持。”[2]该项条例颁布后,原芜湖工艺美术厂被现任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馆长郭春光收购,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便在原工艺美术厂旧址上改建而成,于2019 年1月向社会公开试运营。博物馆按功能区划分为接待区、展示区、体验区和销售区四个板块,在筹划组建的过程中采取了类生态博物馆的建造模式,形成了独特的铁画博物馆体系。

铁画博物馆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令人可喜的,但在防止“物毁技绝”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具体将分别从可借鉴的优点与待改进的不足两方面阐述其发展现状。

(一)可借鉴的优点

1.完善铁画活态保护

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受益于得天独厚的人文积淀,以保护铁画锻造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主要原则,在空间布局上采用“前店后厂”的运营方式。以铁画博物馆为主体,后接生产区域,前连销售专区,游客在参观博物馆后能投入到铁画大规模制作现场的观摩与互动中去,不但可以在博物馆中了解铁画,还可以在生产区域进一步拉近与铁画艺人的距离,形成“展览中学习,在交流中了解”的参观模式。而在博物馆入口处的铁画商铺,会销售部分铁画作品,尽管大多以装饰画的形式售出,但此种方式的运营体系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有利于博物馆自身的运营发展,还有利于宣传芜湖铁画作为非遗的知名度。

2.扩大技艺传承

在锻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面向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传统师徒制的帮带形式外,芜湖市政府、芜湖市非遗办联合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及当地各大高校开展了“非遗进课堂”的传承保护的模式。[3]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开设了铁画艺术专业方向,将学院原有的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漫设计相关专业与铁画相结合,学校邀请博物馆的老艺人去讲学,而博物馆则邀请学生进入工坊完成实际操练学习,此种传承方式既丰富了学校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铁画的认识与了解,为培养新一批的“铁画人”奠定基础。

3.开展系列活动

为紧跟时代发展,在保证高质量的作品效果与正常展览的前提下,铁画博物馆经常邀请芜湖市书画院的国画大师们为铁画艺人授课和做讲座,帮助铁画艺人们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创新意识,为铁画的综合发展提供精神源泉,铁画博物馆在铁画锻造技艺的传统保护与创新发展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连接作用。

(二)待改进的不足

1.数据资料不完善

芜湖铁画自汤鹏首创以来曾面临种种磨难,一度险遇断代危机,后在铁画大师们的不懈努力下终得重获新生,尽管如此,三百多年来的铁画锻造史也存在信息遗漏的现象。作为馆方,专题博物馆的收藏功能显然是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的。从参观角度来看,现阶段铁画博物馆缺少了早期铁画制作方面的内容呈现,工艺美术厂的简要介绍概括了近代铁画锻造大师们的作品,而展览中的铁画作品又以相似的主题与造型为主,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这要求馆方尽可能收集铁画发展过程的相关完整资料,丰富铁画史的全局面貌。

2.宣传方式不新颖

信息化时代下的宣传手段对大众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铁画博物馆在建立发展过程中,清楚地将保护重点放在对铁画及传承人的保护上,却忽略了对博物馆的宣传推广。馆方目前的宣传方式包括印发宣传图册,参与各项展览和正常的博物馆接待工作等三方面。从“博物馆旅游地旅游生命周期理论”[4]来看,专题性质的博物馆旅游周期是由旅游产品决定的,即芜湖铁画的宣传推广程度决定博物馆的参观程度。如果馆方只停留在当前的宣传模式而不对其进行创新,芜湖铁画作为非遗得不到弘扬,即便是将传承人及铁画技艺保存下来,也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理念相违背,那么铁画博物馆建设的初心与使命便消失了。

3.发展渠道不多元

铁画发展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参观、保护、销售的阶段,而这样的发展模式在经历了多年后也显露出弊端。尽管从博物馆运营角度来说,现如今的铁画发展模式已经融入到“前店后厂”的体系中,但单一的发展模式终究是阻碍铁画博物馆继续前进的原因之一,博物馆在考虑铁画本体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将铁画发展的渠道一并纳入这一问题体系中去。作为专题性质的博物馆,如何借助其他产业助力铁画发展并让其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中,是馆方持续努力的方向。

4.参观体验不完整

根据扎哈瓦•朵琳的观点,博物馆观众心理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变化,从最初作为陌生人的观众到作为客人的观众再到作为体验者的观众,这一连串的变化不只停留在精神层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满足,她认为未来的博物馆将会向体验式方向发展[5]。根据这一观点来看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的建设,体验感不足是铁画博物馆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何在给游客创造体验感与乐趣的同时,将文创产品融入其中寻求共同发展,需要馆方在未来着手筹划。

5.保护范围不全面

作为最早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芜湖铁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在2016 年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颁布了《芜湖铁画保护发展条例》。条例的颁布从保护角度让铁画的锻造技艺得到了有效传承,但从1956 年芜湖工艺美术厂建厂到2019 年铁画博物馆试运营,纵观整个行业来,铁画的保护与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传统的亲属制、师徒制、课堂制等这些传承制度在传承的深度与广度上还缺乏影响力。在保护铁画本体与传承人之外,如何将铁画保护与传承的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全城共护”的理想发展模式,应是馆方未来的计划之一。

三、博物馆化下的铁画保护策略

铁画博物馆对铁画的保护与发展有待完善,如何立足“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寻求创新是值得馆方深思的。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铁画博物馆的建设,寻求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是突破传统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而建立虚拟数据库与数字博物馆,创新宣传方式、促进多产业联合发展、开发文创产品、参与社区建设是馆方可参考的具体方式。

(一)建立虚拟数据库与数字博物馆

北京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教授宋向光在他的《博物馆定义与当代博物馆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博物馆工作的观念与方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多方面的不适应性,诸如藏品与‘时空’的分离,文物的独立性等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6]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故馆方在筹划博物馆未来发展时,应将建立数字博物馆的计划囊括其中。在具体的建设方面,可参考敦煌数字博物馆构建方式,在铁画博物馆现有的三个展区之外结合数字博物馆发展数字畅想VR区,参观完画博物馆后,可以在畅想VR 区发挥奇思妙想,鼓励更多的人为铁画题材创新贡献新思路,如此既有利于调动游客的兴趣又提高了游客保护非遗的参与感和使命感。而在铁画遗产数字化、铁画文献数字化、铁画综合信息数字化等方面,将铁画数字化技术转化成“知识传播——深度展示——完整体验——创新发展”的理想生态体系,可以增加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感。

在信息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建立虚拟数据库则同样成为时代发展下的必然选择。在形成数据库检索系统后,定期完善数据库信息与系统维护,不断对数据库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从而不断完善。

(二)创新宣传方式

博物馆传统的宣传方式在当代是落后的,身处崛起的传媒强国之中,创新宣传方式是铁画博物馆未来持续完善的发展方向。习总书记曾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院里面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都活起来”[7],非遗传承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将互联网的发展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来宣传铁画是时代所选,大众所需。网络时代背景下获取信息的方法多样,而受众最广、较受欢迎的是以微信、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等相关媒介为主的形式,其优势在当今社会语境下显得格外突出,以互动性和动态化的手段突破传统信息交流。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可采取以上媒介作为宣传方式,以抖音短视频APP 为例,馆方可以将老艺人们制作铁画的过程记录下来,将研究画稿、挑选材料、捶打锻造、喷漆装裱等内容拍成小视频,通过抖音碎片式播放,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达到推广与交互的双重目标。

(三)多产业联合发展

铁画博物馆若要继续完善势必需借助其他产业共同推动,为促进多方产业联合发展,帮助宣传芜湖铁画,馆方可以尝试“科普铁画”“学术铁画”“影视铁画”“旅游铁画”“餐饮铁画”等方案。从现阶段较成功的非遗产业化合作模式中吸取经验。如长沙奶茶店“茶颜悦色”与国家级非遗滩头年画合作,推出新年款包装袋“牛气冲天”,在非遗宣传保护与商业经济间,企业方与非遗保护方实现了共赢。[8]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多产业联合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带动芜湖地方经济,提升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芜湖铁画作为非遗的价值,符合文化强国战略需求。

(四)开发文创产品

汤一介先生认为:“自己民族的独立文化正是其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21 世纪将形成一个文化上的新轴心时代。”[9]所谓的新轴心时代就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而文创产品作为当代中国文化载体之一,将民族文化内涵与独创精神蕴藏其中,以不同形式的工艺品加以呈现。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作为专题性质的非遗保护博物馆,其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整个参观体验中不可忽视的“闭环”,从完善建设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而言,将游客体验感与文创相结合是馆方可参考的途径。不同于传统的文创产品,铁画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应该更加聚焦于参与感与体验感,自己亲手制作的物品会融入一定的情感,以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加以转化表达,从而通过文创产品的制作引发对非遗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在开发铁画相关文创衍生品时需注意到铁画本身的制作难度与实际操作的安全因素,还需关注衍生品的价格是否合理。结合这些问题,博物馆的解决方案可在保证安全可操作的前提下,将铁画的制作分为两类:一类制作简单、小巧轻便,价格惠民;另一类制作稍显复杂、尺幅较大、价格较昂贵。基于这两种类型的文创衍生品,馆方不仅需要考虑制作与安全上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各社会阶层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休闲安排等各方面因素,开发出一条适合铁画制作与推广的工艺品方案。

(五)参与社区建设

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提出“社区”的概念,而后经费孝通先生等人翻译后,逐渐被引译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0]。在这样的共同体下,社区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功能也展现在众人面前,而教育作为社区功能之一,在宣扬社区文化和展现居民生活风采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可通过与社区教育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铁画在民众心中的知名度。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去看待铁画的保护发展问题,仅靠馆方被动的向外进行文化输出是不足以提升民众对铁画的认知,只有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将铁画相关知识潜移默化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之中,才会让铁画作为非遗印象“活”在民众心中。

四、铁画博物馆建设的远景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出发,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双重属性,不仅“需要不同质态的物质载体还需要不同层次的存在空间”[11],铁画博物馆作为保护非遗的专题性的博物馆,从馆内铁画锻造到整个文化空间的建设,都体现了赵明远先生对双重属性的定义。以未来发展的眼光看,在基于铁画博物馆给非遗带来的双重属性范围内,尤其需要注重体验感和交互感的开发,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到馆方建设的各个方面,以此继续完善馆内文化空间的建设,力争将铁画博物馆打造成传统与潮流相结合的文化输出阵地。

五、结语

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现阶段的发展是不完善的,尽管政府有意识地为保护铁画建立相关条例,但在落实上却难尽人意。从馆方自身分析,数据资料不完整、宣传方式不新颖、发展渠道不多元以及参观体验不完整成为铁画博物馆建设面临的五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馆方一方面可在现有的“前店后厂”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完善馆内文化空间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铁画在打造馆外非遗传播的具体措施中寻求新出路。芜湖赭山铁画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必定是一个长期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如何让博物馆中的铁画“动起来”并传至四方,需要馆方与社会其他助力者持续探究发现。

猜你喜欢

芜湖博物馆发展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博物馆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露天博物馆
教师发展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