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特征及实践路径

2022-12-04孙春芳许凤鸣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目标建设

孙春芳,许凤鸣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铜陵 244061)

追求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追求和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追求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接力奋斗的主题。因此,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努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特征,对于在新时代奋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纵观中国历史,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没有先例和固有模式可循的,因此,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是在伴随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概括并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斗争中孕育:新民主主义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树立的理想和目标。然而,面对当时的中国,一个积贫积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是摆在当时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在此问题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和失误。为此,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与民族独立解放的目标基础上探寻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认为,中国革命必须通过革命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并大力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最终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创造前提。也就意味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归宿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是建立独立、民主、富强、幸福的现代化中国的必由之路。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现代化彻底扫清了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过渡中起步: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是工业化。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1949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和自信,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大量存在,现代工业生产只占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主要工业品产量极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都处于十分落后的境地。为尽快恢复经济,改变当时“一穷二白”的状态,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达到国强民富。为此,1953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将工业化作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的思想。

(三)探索中建构:四个现代化

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制定后,从50年代中期开始,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构想,逐步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工业化基础薄弱的局面,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在他看来,工业化的迅速建立可有效弥补我国在农业、交通运输业上的劣势,并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1964 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两步走的战略,即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建立完善齐全的工业门类体系,实现农、工、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此时,四个现代化就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以“四个现代化”代替“工业化”,这表明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更加全面、科学、准确,也充分反映了党的领导集体对始于20世纪40 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的深刻把握。

(四)调整中发展:三步走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几乎停滞,现代化建设遭受重大挫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开始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1979 年12 月,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的概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确立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1987 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即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步骤正确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历史过程的三个阶段,通过分阶段、分步实施,具体量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的目标,既紧密结合当时中国发展实际,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思路的战略远见,是激励全国人民为一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五)深化中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为了衡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和农业部联合发布衡量小康生活的指标体系,涉及5 类16 项具体指标。国家统计局根据此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分方法测量国人“小康”的实现程度,1990 年是48%,1999 年是 94.6%,2000 年是 96%。[1]这意味着,中国在20 世纪末进入了小康社会。

2002 年11 月,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党的十六大发出号召,要求我国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由此,面向新世纪,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发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号召,更加突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义面貌焕然一新。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 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目标认识的深化和提高,追求的升级和理论的发展。由“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结号。

(六)丰满中启航:“两个一百年”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完整勾画了“两个一百年”之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2019 年10 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2020 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一种全面、综合、历史及现实相统一的思维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战略安排和发展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百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新时代“两个一百年”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结果,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追求,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进程的开创性、继承性、连续性,这些现代化发展战略成为在不同时期引领当代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灯塔,是价值目标和宏伟愿景的统一。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从发展的脉络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和目标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不断根据中国发展的变化实际,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又在理论创新中不断指导着实践,在政治立场上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在目标体系上具有综合的全面性,在战略部署上具有连贯的系统性的鲜明特征。

(一)贯彻始终的人民性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的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人民”,始终蕴含并贯彻人民性的特征。人民性,深刻回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为谁建”“靠谁建”的问题,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主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从目标来看,从实现“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确立“温饱-小康-富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五大发展理念到实现全面脱贫等都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都是要解决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从着眼点来看,中国现代化建设重大决策都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密切党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从价值旨归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始终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概之,现代化建设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目标体系的全面性

目标决定方向,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必须注重目标支撑,必须注重坚持目标导向。新中国在成立之初设定目标,要在经济总量和工业总量上赶超先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先后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又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总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单一的追求经济总量,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再发展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建设目标,直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推进,全面发展,这也充分表明我们党在追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上的务实和理性,既实事求是、科学建构,又目标具体,全面协调。

(三)战略部署的系统性

制定战略部署、确定发展目标,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也是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战略一直随着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而变化。从战略部署的方向来看,从建国初期全面照搬苏联模式向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方向迈进;从现代化的发展内涵来看,从单一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到坚持走中国特色“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从现代化发展的内容来看,从过分追求经济总量的提高向不断追求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从现代化发展的理念来看,从“人定胜天”,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战略目标,必须要有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新时代的发展社会实际,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贯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拓宽新发展格局,对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又做出新战略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确立的重大命题和奋斗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怎样推进现代化,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更关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施。立足新时代发展实际,实现现代化的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现代化,追赶世界先进潮流,始终是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和课题。团结全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起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其规模宏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要顺利完成这样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组织、有步骤地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诚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4]

(二)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无数历史经验不断昭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就是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立场[6],把人民与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相结合,把人民与国家的利益相结合。在动力上,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目标追求上,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在评价标准上,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生活作为检验“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总而言之,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才能实现新跨越。

(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本国国情

世界上没有统一的、定于一尊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基本上采用了“苏联模式”,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量实施和推进,“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愈发明显,甚至一度出现过重大失误。实践证明,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国国情,现代化建设就会顺利进行,反之亦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探索,从五千年中华文化基因中找到“密钥”,独辟蹊径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这一切归功于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立足国情的前提。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立足中国最基本的国情,立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的矛盾出发,牢牢把握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点,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当然,现代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事业,它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需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一言以蔽之,中国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是正确的、最好的。

(四)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付出的环境方面代价也较大,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1%和30%,耕地退化面积占四成以上。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根底超过3 亿亩。[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8]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现代化建设中,尤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9],把自然生态放在发展的重点,不断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

(五)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和发展理念等有重要关系。与西方通过殖民掠夺、扩张乃至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现代化不同的是,中国从1840 年开始被迫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1956 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和新的开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从根本上消除了对外侵略的制度根源。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中国必须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平等、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中国人民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是根植于中国悠久深厚的和平主义文化传统,是中国和平主义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尚德不尚武”“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等这些文化的品质已经深深地镶嵌在国家的政治理念之中,也已牢牢熔铸在国民的文化价值观之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永不称霸、不搞扩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遵循对内不断发展生产力、对外主张和平的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言以蔽之,新时代、新阶段、新征程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须从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以及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去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基本路径,这对于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现代化目标建设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