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2022-12-04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黄河路小学魏珊珊

家长 2022年32期
关键词:革新背景互联网+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黄河路小学 魏珊珊

“互联网+”背景的全面推进,离不开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强有力支持,而其本身的发展,又能反作用于社会进步,所以把握好这一背景的相关应用至关重要。当“互联网+”这一发展背景应用于小学课程的相关课程中,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因此本文就以这一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程开展为例,简单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小学音乐课程的巧妙展开,本身便是切实强化学生自身综合发展能力,树立起他们良好审美能力、意识的一种教学手段,而“互联网+”背景的相应教育应用,所能起到的积极意义也同样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对各种内容的认知、理解的能力方面。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尝试将二者加以有机结合,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好地展开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随之得到相应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课程的整体开展现状与不足

了解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整体开展现状与不足,是切实提供给后续教学革新的基础理论素材,同时也是进一步帮助教师意识课程开展中所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就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开展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受重视程度不足

从课程的整体开展现状来看,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相对陈旧,因为我国曾长时间受应试教育背景的影响,教师与学校都会更多将自身重视自身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成绩角度上,至于音乐、美术这类辅助性更强的课程内容,则要为文化课程“让位”,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音乐课程本身的受重视程度便存在不足,课程的革新难度自然会相对较高。除此之外,院校以及其他教师的观念陈旧,会影响当前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展开,音乐教师本身对自身教学内容的不甚重视,也是导致教学开展与革新难度大的一项重要原因,因为当音乐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教学的重要性时,他们花费在教学课程相关设计中的精力便会相对减少,而课程的相应开展质量与效率便也就存在着有待提升的问题。

(二)课堂开展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难激发

教师教学观念的相对陈旧,除了难以保证课程开展质量之外,还有直观地影响到教学手段以及课程的开展形式,即在教师相对陈旧的观念下,课程的形式往往便是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并以简单的实践练习为辅助而展开,这样的教学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知识内容堆积、教学趣味性下降,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相应学习兴趣便也会随之下降,这并不利于课程教学效益的进一步有效提升。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由于小学生其本身的身心年龄都会相对较小,而教师在课程的开展中,利用将知识内容加以堆叠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又会使课程的开展形式相对固定化,缺乏趣味变动的音乐文化内容。因此,不仅难以达成促进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发展的目的,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音乐课程本身的教学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传统形式,也就会导致课程的全面革新受到阻碍。

(三)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学生的素养难以提高

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的目的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文化成绩,而是要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与课程内容,充分调动起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综合发展能力。但要切实达成这一教学目的,仅依靠课本教材内容展开教学还远远不足,它要教师利用大量课外知识内容,加以教学的填充才能顺利发挥出相应效益。从笔者对大部分小学音乐课程的开展现状分析的角度来看,很少会有小学音乐教师能将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扩展,大多数教师仍在利用教材内容作为依据展开教学,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不只是学生的学习知识储备量、综合能力发展素养难以得到切实提高,他们本身获得的审美意识发展也会相对单薄与片面,这对全面革新形式化下的教学发展而言,也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革新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

对“互联网+”背景下革新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加以分析,其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新形式教学认知,从而提高他们对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从价值角度展开新形式教学的全面化认知分析,还能更有效地提供给教师以课程革新下的明确目标,能缓解部分教师教学设计角度的压力,并使课程的整体开展质量与效率得到充分提升。

(一)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全面革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最基本角度的教学意义就在于,它能充分丰富当前的课程开展形式,其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中更直观的声、光、电技术,将知识内容加以传达,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此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还能创设出更多适合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情境,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对课程中所讲述的知识内容理解程度将得到有效提高,他们本身的部分课程参与兴趣也将得到同步提升。由此不难看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的小学音乐课程革新,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能有效培养起学生良好审美意识

在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接触的音乐种类会更多,且音乐内容的品质也多参差不齐,这时教师若不能对学生展开相对有效的教学引导,小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就会一定程度受到社会环境与互联网影响,这并不利于其自身综合能力发展的有效提升。而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网络音乐文化鉴赏等相关指导时,学生对音乐的品质认知将得到培养,而这时课程所带给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边也将得以有效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利用“互联网+”背景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时,还能将作者背景、相似的音乐内容加以扩展与填充,这样课堂上的优质教学内容能更丰富,学生对课程的相应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三)能进一步提高课程开展质量效率

除了上述两点教学意义外,教师还应该意识到“互联网+”背景的相关应用,对课程所能起到的积极意义,即其能将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加以有效展开。因为在“互联网+”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会在课程中加入大量信息技术手段的相关应用,而在信息技术的表达形式下,学生将更直观地意识到课堂上音乐教学内容的相关内涵与意义,且这样的教学表达形式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它能将原本枯燥的音乐流派、作者背景等理论知识也利用相对趣味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情感”角度的认知教学往往是教师所困扰的一项问题,此外信息技术的相关表达以及作者生平的生动阐述,还能使学生意识到情感的产生条件,这对其本身分析音乐情感能力的提高也将起到相对积极的发展意义。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的教学形式,能对课程的全面开展质量与效率的相应提升,起到相对较强的积极发展意义。

三、“互联网+”背景下革新小学音乐课程的措施

通过上述几点教学内容的有效分析,教师对怎样展开实际化的教学革新,应已具备部分方向上的认知,但要切实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融于小学音乐课堂,并达成强有力的教学辅助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还要从以下角度展开详细思考。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前教学准备

教师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小学音乐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由此充分激发出学生的自身发展能力,教师首先就要将互联网相应技术融入到课前准备中,即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等手段,在课前便于互联网中,找到相对全面、细致化的教学内容,由此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加以丰富。这样当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学习时,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知识点都会更丰富,这对提高学生本身的综合发展能力、丰富其本身的音乐知识内容储备量等角度的培养,都将起到相对积极的发展影响。

例如,当教师在进行人音版三年级中“我们的朋友”这一章节内容教学时,就可以巧妙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将教材内容中所涉及的“鸟语”“杜鹃”“柳树”等相关特性内容找出来,由此丰富课前的教学准备,这样后续课程的开展中学生便能在学习到既定知识内容的同时,形成更丰富的知识内容认知,这对其本身综合能力发展便将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再如,教师进行“四季的歌”时,也可以巧妙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将各季节的代表性植物、天气、具有代表意义的歌曲,依次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本身对四季的认知便将得到有效丰富,而课程的综合开展质量便也将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乐曲的教学设计时,还能从歌曲本身的主题出发,如将《雪花飞舞》的相关欣赏片段,作为相应视频的背景音乐,形成视频与音频同步教学的课程模式,这样教学的趣味性与丰富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二)利用互联网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课堂

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全面革新,教师除了要在课前准备环节多下功夫之外,还应该将自身的教学观念加以有效转变,同时利用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的整体开展形式加以革新,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充分意识到音乐课程开展的趣味性,这样教学相关质量与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将得到同步激发、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尝试从教学内容、主题的角度先行出发,根据课程开展的相应主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或利用声、光、电技术,将乐曲本身相关的知识内容、背景、情感等不同要素展露出来,从而达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课堂展开知识内容探究的教学目的。

以人音版四年级教材中的《彼得与狼》这一鉴赏类乐曲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乐曲的课堂教学前,就可以先带领大家共同完成对该乐曲童话内容的相关认知与了解(如充分了解到每一种乐曲出现时,所代表的角色为什么;不同的音乐节奏对故事发展能起到哪些作用……),之后教师还可以以此为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具体的情境剧表演,从而于自身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乐曲、故事所表达的情感等。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情境中,如此亲身体验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充分提升,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能力、情感感悟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这对其本身的综合能力提高也将起到相对积极的发展作用。

(三)利用互联网形式,创设微课教学课程

微课技术的提出,其本质上也是“互联网+”背景下所推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当教师能将课程中的核心与重点,利用微课形式加以表达时,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充分提升,而且以这样的课程开展结构,也能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师的教学节奏更紧凑,使整体课程的开展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对此,教师依旧可以从本节课程中的乐曲内容与主题角度出发,并于教学中找到课程的核心与重点,并将这部分内容以相对有趣的短视频微课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就充分认识到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形式方面的练习,学生本身的知识认同度就将得到相应提高,他们的记忆力也将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音版六年级教材中“古风新韵”这一单元的相关教学时,就可以先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将以“古风”“新韵”为主题的微课加以创设,如本单元内所涉及的《关山月》《但愿人长久》《游子吟》等乐曲,其原身都是优质的古诗词内容,那么教师在创设相应的微课教学课程时,就可以将这部分古诗词内容利用微课的形式加以表达,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专业程度,避免因音乐教师本身的相关认知不足而出现教学误差;还能以“微课”这一相对趣味的教学形式,将知识内容更好地传达给学生,这时他们对相应文化的认知便能得到相对高效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利用微课手段进行前期核心讲述后,整体课程的结构性便也将得到有效串联,这时学生再进行相应学习,他们对相关乐曲的掌握程度也将得以加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切实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将小学音乐课程更高效地展开,达成切实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起他们自身的良好审美意识与观念,便要优先从了解其自身的发展现状、认识新形式教学下的积极意义等不同角度出发,从中找到更适合课程开展的相应手段,为课程的革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之后再从教学准备、课堂开展形式、内容等角度依次完善教学的相应发展与变革,使互联网资源更好地融入教学,达成上述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革新背景互联网+
六朝青瓷工艺的革新与影响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