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2022-12-04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劳动路幼儿园朱芳芳

家长 2022年32期
关键词:情境幼儿园信息技术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劳动路幼儿园 朱芳芳

幼儿园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要对幼儿进行多种能力的启蒙训练,通过教学实践方式的不断变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的结合,保障对幼儿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教育也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组织方法,保障教育质量。本文主要探索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促进语言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而言,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实践时,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选择幼儿可以有效接受的教学实践组织方式。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时期作为语言培养关键的时期,语言背后承载着幼儿的思维。语言作为表达情感的载体,也有着重要的交际交往功能。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局限,而为了立足幼儿教育背景,通过多样化活动的组织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教师要明确幼儿语言训练的必要性,也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

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采用投影多媒体的课件展示,而这种方式虽然有着形象生动的特征,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陈旧的设备对语言教育质量的保障有着负面的影响。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以多样化语言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更加新颖的学习形象的创设使幼儿积极地参与语言的训练,而通过情境形象的生动化、语言动画的同步展示,可以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语言训练中。该种情境下的对话模拟也对幼儿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信息技术对语言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可以打造出新颖的学习环境,为活动的设计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语言教学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即使在幼儿教育领域也要关注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在传统的教育的实践背景下,大部分的教师将教学的核心放在了知识的单向传输上,而忽视了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该种强调幼儿被动接受的语言训练方式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而教师接入信息技术,通过营造课堂上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对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支撑背景下,教师对海量的线上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出更加生动的课堂,而幼儿在课堂中参与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宽松学习氛围下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交流空间的拓展、时间的增加对幼儿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现状

虽然幼儿园语言教学在持续地组织,但采用的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使用的相对落后的教学方法都不利于语言教学质量的开展。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首先表现出了形式单一的问题,大部分幼儿教师为了使幼儿参与语言的表达与能力的训练中,会借助图画的教学资源,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幼儿参与的交流与互动。但是图画作为静止的画面,虽然其呈现的内容符合幼儿的具象化学习特征,但静止画面的表现方式对幼儿存在着吸引力有限的问题。幼儿在课堂上无法保持积极性,在不主动参与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也难以高效地开展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

首先,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对课堂的被动参与也并不利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处在身心成长的初级阶段,语言教学是能力训练的基础部分。教师所使用到的相对单一的语言教学互动表现形式难以保障良好的课堂组织效果和达到理想的语言训练目标。其次,幼儿园语言教学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教师虽然为幼儿提供了能力训练的空间,但幼儿与教师之间进行谈话,在课堂的情境构建中会围绕着主题,希望通过主题的推进来丰富幼儿的表现内容,引导幼儿参与沟通与交流的环境中,但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较为有限,对陌生的主题和未体验过的事物存在着认知上的不具体、理解上的不到位,交谈内容与身心发展背景之间的不匹配也难以使幼儿参与到交流的活动中。因此,主题虽然在推进,也进行了相关情境的创设,但存在幼儿难以投入交际交往活动的教学情况,存在着效率低下、课堂语言能力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幼儿的发展特征和个性化学习背景,营造出的与幼儿需求不匹配的课堂难以保障语言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在当前的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采用到的辅助教学工具以图书、卡片资料为主,常规的教学方式、定制的辅助资料虽然有助于课堂语言教学的开展,但与时代发展不匹配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形式也难以保障良好的课堂组织质量。部分教师的语言教学会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忽视了对现代设施设备的使用。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希望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但课堂设计时所采用到固定化的模式和使用到的相对落后的组织方法,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尚未开发出与幼儿学习需求、课堂教学背景相统一的课件资源,所设计的课堂难以调动幼儿的兴趣,耗费大量精力制作的工具与资料难以达到教学辅助的效果,不利于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幼儿语言教学的顺利推进。当前教育改革以互联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为课堂优化方向,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儿的特殊身心发展阶段,也要把握传统课堂组织存在的不足,积极地对课堂进行改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融合保障教学的组织质量。当前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既要意识到语言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背景优化课堂组织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针对技术革新的背景,幼儿教师要提高信息素养,借助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组织模式,也更好地保障幼儿教育背景下对幼儿能力的综合训练效果。语言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情景,通过动态的画面呈现,以沟通交流环境的打造,这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得到语言沟通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情境创设时,幼儿园教师要从幼儿的学习阶段、身心发展特征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认知背景,创作出趣味化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营造创设情景为幼儿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保障幼儿参与课堂沟通交流的质量。

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要逐步培养幼儿语言习惯、锻炼幼儿思考的意识。而在课堂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幼儿之间团结合作和语言沟通交流的环境,也可以使幼儿在参与中发挥个人优势,激发语言潜能,开发交际思维,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锻炼语言能力。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图片、文字、声音为一体的优势,在课堂的语言教学环境下为幼儿提供多感官的刺激,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语言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语言的学习更多的是作为技能的训练,掌握表达的方式和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因此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所营造的学习情境,也要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在课堂对情境进行渲染时,教师以引导、组织的角色身份使幼儿在语言训练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生活场景的创设为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出公交车的情景,通过公交车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在课堂的语言训练中以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对话进行情境模拟,以多媒体的视频播放使用,使幼儿进入特定的情景,通过班级内部幼儿对不同身份的扮演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以情境下的语言训练锻炼幼儿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为幼儿更加顺利地在社会中运用语言与他人开展交际交流奠定基础。

(二)强化问题导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其作为教学辅助的手段,以课程设计中信息技术的辅助保障与语言教学的高质量组织。幼儿对语言的有效利用力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和多样化学习方式提供的新奇体验。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了保证语言学习的效果,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借助图画与动画为语言知识创造出更加形象的认知环境,也通过幼儿的记忆与理解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式受限于教材,整体的教学存在着片面性的问题,幼儿学习着单一的、基础的语言内容,课堂重难点部分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有着负面的影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电子课件,可以为汉字提供形象化的认知方式。以“山”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看山峰的图片,通过山的动画展示,使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也通过所学语言知识背后形象化认知的构建,为幼儿在日常交往中顺利地使用字词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教育辅助作用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有效设计,虽然语言知识的形象化认知是有效开展沟通交流的基础,但幼儿教师也要把握语言教学的特征,在课堂上以幼儿的主动参与为教学核心,通过问题导向不断进行思考与交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组织效果。

幼儿良好学习状态的保持既依赖于不断变化的学习形式,也依赖于课堂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可以在营造情境的基础上,以强化问题导向的方式,在问题引导下层层推进,使幼儿始终保持对课堂的专注。教师在信息技术元素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问题进行情节的推进,创设出趣味化的课堂,使幼儿参与到沟通与表达中。以绘本故事的语言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绘本故事进行展示,而教师可以通过对其中人物对话的分析使幼儿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通过结合情节提出探究的问题,使幼儿在思考的基础上主动地表达,通过幼儿感受人物、体会情节,在问题导向下保障幼儿参与课堂讨论沟通的质量。

(三)增强幼儿体验感

大部分幼儿教师在展开语言教学时会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形象生动的情景展示带动幼儿参与到课堂的语言训练环境中。但部分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却存在着以教师主体经验为基础,忽视了幼儿有效参与的问题。虽然教师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在课堂设计时却更多地采用到了单向的教学方式,幼儿的被动认知不利于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幼儿被动参与所制作课件,教师以文字知识的灌输为主,这样不利于信息技术应用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幼儿对课堂的有效参与。

因此,为了保障语言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的课件制作要明确语言教学的原则与目标,也要以课堂所学重难点为信息展示的核心内容,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的知识呈现保障幼儿对学所学语言内容的有效理解,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全新的学习空间,而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也能被更好地满足。大部分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存在着现实的困难,而课堂上单一的接受又不利于幼儿交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游戏创设,可以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的构建,把闯关类游戏与情景结合,引导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串联语言知识。

针对语言能力训练不同的部分,教师也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内容交替进行课堂构建,削减由单一技能训练带来的枯燥,通过选取幼儿喜爱参与的游戏,以语言知识与游戏的融合和幼儿真切体验,在个人情绪带动下进行生活相关的情感迁移,激发幼儿的表达与欲望。教师用声音与画面的情境结合,调动幼儿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设计,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教师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增强幼儿的体验感,以轻松快乐的方式学习语言内容,在技术辅助下降低学习难度,保障语言训练效果。

四、结语

语言教学作为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强调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培养幼儿语言理解力、创造力。幼儿在启蒙阶段对语言的学习更强调从生动、趣味、形象的方式入手,在幼儿直观感受、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在相对系统、持续、整体的教学体系引导下使幼儿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知识。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园承担着极为关键的启蒙教育职责,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元素,对教育方式的变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对激发幼儿兴趣、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组织效果都有着积极意义。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在语言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

猜你喜欢

情境幼儿园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