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及应对

2022-12-02刘京萍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高技能劳动力劳动者

□刘京萍

就业是民生之本,无论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如何变化与创新,其对人类和社会的意义与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在我国,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就业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硬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业就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技术进步的影响和冲击。因此,系统分析技术进步对服务业的就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对促进我国第三产业更好发展十分必要。

一、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就业总量的影响

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导致部分岗位消失,劳动力需求下降。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成功实现了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以及远距离贸易,促使服务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方面,智能客服、服务业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对劳动者脑力与体力工作任务的部分替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远程使用在开拓市场确保客户数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也改变了服务业中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使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环节大大简化,实现了消费者与厂家直接对接购买,提高了市场的运行效率,摧毁了一部分就业岗位。

但“科技是把双刃剑”,新技术会催生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从而引发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岗位。例如,随着各种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蓬勃发展,买卖双方可以不谋面、全球性、高效率地进行网上交易,由此创造了大量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兴岗位;另外,在技术进步的助力下,传统服务业的经营模式受到巨大冲击,顾客对产品的了解方式更加全面和多样化,产品描述、好评返现、文案编辑等工作岗位的需求激增。最后,受技术进步的影响,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务逐渐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剥离出来,催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大批劳动者就业。

总而言之,技术进步对服务业既有替代作用,也有促进作用。但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有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会促进服务业就业增加。这是因为新的技术引发的新需求会不断创造更多的新岗位,从而促进了服务业就业;另外,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会激励企业通过加大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来积极实施研发活动和创新活动,进而增加行业的总劳动量。即便是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技术进步使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拥有基本的数字和读写技能的人们也能很快适应非自动化任务相关的工作,创造了较低的就业门槛,吸纳了大批劳动者就业。

二、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由于技术进步在服务业各行业间的应用并不同步,因此会造成不同劳动力资源在各行业中的重新配置。当先进技术在某一行业率先采用时,生产效率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利润的增加会吸引大批企业进入新兴行业,行业的结构和资源的配置必定会得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与新兴技术相匹配的劳动力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在不同行业间流动。为了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获得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企业会增加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为了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企业会强化员工对技能的培训,员工通过主动接受再教育实现自己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劳动者借助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更为高效便捷的渠道和工具,通过获取和学习相关知识信息提高自身劳动素质,满足市场对技能的需求,从而转向高技能行业。而对于传统服务业的低技能劳动力而言,由于他们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且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获得学习资源的条件有限,只能从事较为基础且重复性高的低技能工作,由此一来导致就业结构的两极分化。

尽管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但服务行业始终会存在大量不容易被机器替代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低技能岗位,为低技能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这主要因为在服务业行业中,劳动者面临较多的交互场景,这些工作主要需要非结构化的体力劳动、非结构化的社会互动以及非结构化的认知活动。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对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快递外卖等低技能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劳动者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便可到岗工作,从利润成本的角度来看,目前这些服务由低技能劳动者完成是不二之选。

三、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劳动质量的影响

服务业涉及的行业多,覆盖面广,得益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化、办公自动化,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和员工的办公效率,将人们从繁琐冗长的工作程序中解放出来,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使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时间生产出相同数量的产品,由此一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学者表明:生产力的发展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

与此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种各样信息设备的使用打破了劳动者传统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改变了过去原有的劳动方式,创造了灵活就业、共享用工、居家办公等一系列新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渴望灵活工作劳动者的加入,在弹性的框架下,临时工、兼职工成为当下就业的一种趋势,就业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和网络直播授课,各种教育资源库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了跨地区乃至跨国的广泛传播,使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途径的拓宽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迈向更高的层次和增加自己的收入。反过来说,劳动者收入是否增加与其是否借助技术进步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密切相关,越是能借助新技术来提升劳动效率和效能者,就越有可能实现更快的报酬增长。虽然服务行业还是会存在大量不易被机器替代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低技能岗位,但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劳动报酬的增长会面临较大的压力,行业间的劳动收入差别会逐渐扩大。

四、技术进步背景下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就业的应对策略

(一)充分发挥我国服务业对劳动者就业的吸纳作用

一方面,技术进步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为了促进产业升级,政府可以通过贷款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技术在行业间、地区间的扩散,从而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服务行业对吸纳就业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且技能要求低,可以吸纳其他产业淘汰下来的劳动力,政府可以适当给予这些低技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一些财政补贴,缓解就业压力。

(二)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服务业就业结构

只有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持续提升,才能迎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要不断提高服务业劳动市场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促进中、低技能者不断向高技能行列晋升,弥补创新人才缺失问题。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优化关于技术进步的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构建校企交流平台,通过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联合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与传统的就业形式相比,技术进步促进了服务业劳动者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为了维护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应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扩大覆盖范围。根据新业态从业者的工作性质建立适应新工作和防止意外伤害等劳动关系的保险制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困难人员的救济力度,从调整最低工资、失业保险等方面重点关注和帮助在就业结构调整中受负面影响较大的劳动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高技能劳动力劳动者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致敬最美劳动者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