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路

2022-12-02□魏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5期
关键词:育人战略人才

□魏 冉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乡村振兴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振兴是第一生产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从乡村发展现状出发,思考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尤为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培养新时代青年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综合型新时代青年人才,以及青年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服务社会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时代课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乡村振兴与高校实践育人有效结合,并且综合国家宏观层面和县域及农村微观层面进行分析,探索可供选择的参考路径,为高校服务域内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促进大学生投身乡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与高校实践育人现状

在乡村振兴方面,关于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也是世界各国谋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国内,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并成为新时代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我国青年组织在提升服务能力的过程中,要增进国际间交流,加强先进理念学习,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进步。

国外十分重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便有众多欧美国家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实践育人,并着手研究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国外高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考问题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国内,“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高校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更是青年学生一门必修课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共青团携手乡村基层组织,以社会实践为路径,共建协同育人新格局,更好地挖掘“校—村”共建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服务乡村振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大学生乡村就业,对于乡村人才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理论意义层面,对高校团学组织在实践育人探索和创新中,明确其实质内涵,找寻其规律及特点,对育人功能和效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深入发掘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深化实践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三大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逐渐拉开差距,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积极促进二三产业反哺农村发展,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国家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民情所盼。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更是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共青团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先锋作用,团结并带领青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人才力量。因此,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通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高校共青团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措施、方法和实施路径,对丰富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式、促进青年大学生选择乡村就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高校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创新思路

近年来,国内多数学者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乡村产业振兴开展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乡村居民思想素质和人才贡献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高校要发挥先锋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背景,对高校实践育人实施现状开展研究,探索高校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的研究方式,使每一次的实践和认识提升新高度,实现培养人才和振兴乡村的“双赢”。

高校团组织应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将实践育人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引领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在乡村实践过程中,融入低碳环保和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当代大学生甘于奉献、敢于当先、勤于实践、乐于吃苦,能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投身乡村振兴,走进生产建设一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献力量。

在高校育人和乡村振兴的研究方向上,过去大多研究是从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展开的,即使是探讨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也更多聚焦在高校教育扶贫、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层面,而对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服务意识培养、实践行为引领、乡村就业推动研究较少。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高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实践获得“一手资料”,分析乡村人才资本的“短板”和需求,了解乡村振兴典型的主要做法,最后结合高校实践育人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从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出发,通过实践育人为乡村振兴有效“代言”,通过教育培养为乡村振兴供给人才,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加强高校与域内企业及政府的合作,促进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基层,共同助力乡村现有人才资源有效利用和素质提升以及未来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开发。

四、结语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新契机,也是高校服务区域发展和地方经济最好的展示机会。将高校实践育人阵地搬到乡村振兴一线,高校组织和乡村政务部门联动,共建协同育人机制,让大学生在乡村充分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力求探索出一条将高校实践育人与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形成实践与认识的相辅相成且相得益彰的促进关系,让乡村成为大学生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平台和基地,让地方高校成为乡村振兴和发展的技术技能和人才资源重要供给体,进而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增强大学生奉献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引领青年学生认识乡村、服务乡村、深耕乡村、建设乡村,培育大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乡村的就业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和能力,推动大学生乡村就业,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战略人才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人才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