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2022-12-02杨镒名魏清琳万广能杨艳娥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柴胡针刺疼痛

杨镒名,魏清琳,万广能,杨艳娥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又称纤维肌痛症(fibromyalgia),是一种慢性疾病,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1-2],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肌肉骨骼疼痛,以颈椎、胸椎、肩胛带及骨盆带部位的疼痛和僵硬感最为常见,可伴有肌肉无力酸痛及腰痛,并且常伴有一些其他症状,如疲劳、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3]。本病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但多数研究认为,FMS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致敏[4]、NMDA受体过度激活[5-6]、炎症介导[7-8]等因素有关。目前其治疗多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尽如人意。笔者现将近几年有关纤维肌痛症的治疗总结如下。

1 西医治疗

1.1 药物疗法

由于FMS存在广泛压痛的同时,常伴随着睡眠、情绪等问题,所以本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具有严重疼痛或睡眠障碍的患者[9],针对疼痛常采用普瑞巴林、度洛西汀、曲马多、米那普伦等治疗,阿米替林、环苯扎林、普瑞巴林常用于治疗睡眠障碍[10]。临床上两药联合使用在治疗FMS患者疼痛、情绪、疲乏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11-12]。

除上述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外,近些年大麻在治疗本病时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3],作为一种低成本、耐受性好的治疗方式[14],大麻二醇(CBD)的使用在FMS患者中很常见,并且在多个症状的干预上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5]。然而,虽然医用大麻对部分FMS患者有益,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其疗效,证实使用何种类型的大麻对FMS更有效[16]。

1.2 非药物疗法

FMS尚无根治之法,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案层出不穷,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绝大多数医生的治疗具有经验性,本病的治疗最终需要医患共同建立牢固的联盟和制定共同的、现实的治疗目标[17]。笔者现将近几年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列举如下。

1.2.1 锻炼

由于纤维肌痛症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患者往往辗转多处才能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不但耗费时间和精力,还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18],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而锻炼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有效治疗FMS,又能降低治疗费用,有望成为当前治疗本病的首选。通过对60名女性受试者的工作记忆、运动功能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发现,有氧运动训练和跳Zumba(赞巴舞)[19]可改善女性FMS患者的工作记忆,减轻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FMS患者随机分为水疗运动组和陆疗运动组,经过8周,每周3次,每次60分钟的治疗后得出结论:水上运动[20]在治疗FMS患者时,在功能能力、压痛点数量、灵活性等方面获得显著疗效,同时在FMS相关的身心健康方面也发挥着作用。有研究将20例FM患者随机分为气功组与假气功组,气功组练习与深膈呼吸、冥想同步的温和身体动作,假气功组只练习温和的身体动作,10周后得出结论:气功组的患者在疼痛,睡眠质量,慢性疲劳,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改善上均高于假气功组[21]。也有研究表明: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显著改善FM是患者的疼痛症状[22]。FMS患者通过有氧运动等锻炼可以显著改善症状、见效快[23],多次高强度锻炼不仅不会增加患者疼痛感,反而有减轻疼痛的作用[24-25]。

1.2.2 电刺激

有研究将37例FMS患者分为假装置刺激组与电刺激组,经过8次30min的治疗后发现,电刺激组在疼痛缓解、残疾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上要明显优于假装置刺激组,但在3个月后的随访时没有症状明显改善[26]。有研究经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后发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FMS疗效显著,且在改善疼痛方面作用更加明显[27],而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 )对改善FMS疼痛和疲劳作用更明显[28],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则针对FMS疼痛和认知症状[29]。

1.2.3 磁刺激

有研究将30例F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上进行(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2ma、20min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纤维肌痛影响问卷调查表(FIQR)、抑郁焦虑应激量表-21项(DASS-21)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与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相比,对于FMS患者,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上进行rTMS镇痛效果更大、更持久[30]。

1.2.4 光疗

已有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证明了绿光照射能改善FMS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压痛和抑郁改善在不同时间阶段(3个月、6个月)存在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31-32]。

1.2.5 饮食

饮食可作为治疗FMS的一种有前景的互补途径,有研究将20例F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呼罗珊小麦制品,对照组给予有机半全谷物现代小麦产品(意大利面,面包,饼干,饼干等),在每个干预期的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填写问卷,8周后发现干预组在广泛性疼痛指数(WPI)+严重程度量表(SS)和睡眠功能结果问卷(FOSQ)分别显著下降21.5%和11.7%,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同样,FMS影响问卷得分在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33]。同时有研究表明:橄榄油、谷粮替代饮食、低热量饮食、无麸质饮食、味精和阿斯巴甜饮食、素食饮食以及地中海饮食都能有效减轻FMS症状[34]。

1.2.6 其他

全身振动已经被证明可以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研究将60例FM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用垂直平台进行振动训练,B组做旋转平台训练,C组不做任何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敏感性指标(压力痛和振动阈值)、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指数)、运动功能任务(Berg量表、6min步行试验、等长背肌肌力)、静动态平衡(Romberg试验和步态分析),12周后发现:虽然两类振动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均有有益的影响,但在振动阈值、运动功能任务、中外侧摇摆、步态速度等参数上,旋转训练比垂直平台训练更有效[35]。有研究通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侵入性技术被认为可有效缓解FMS疼痛,并能短期增加疼痛压力阈值、改善生活质量、减少FMS的影响[36]。除此以为,有研究针对23例FMS患者和30例健康患者进行了全身冷冻治疗,治疗3次、6次疗程后发现FMS患者疼痛和疾病活动明显减轻[37]。

2 中医治疗

中医方面,FMS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病名,因其临床症状复杂,体征不典型,患者主诉多、个体差异大等特点,本病可归属在中医学中“痹证”“头痛”“不寐”“虚劳”“郁证”等范畴[38]。由于不同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见解不同,所以导致了对症治疗的差异,但总的来说,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1 中药

周彩云[39]认为肝之阴血不足为FMS发生的主要病机,脾胃亏虚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倡治疗以滋水涵木、调补中土为主,佐金平木、潜阳归元为辅,自拟水木归元汤(生龙骨30g,熟地、生地、白芍、百合、党参各15g,当归、生白术各12g,陈皮、青皮各10g,醋香附、砂仁、清半夏、炙甘草各8g)治疗本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周身肌肉疼痛、失眠、烦躁等症状。郭会卿[40]认为FMS病机为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通络止痛,自拟疏肝益脾合剂(延胡索、首乌藤各30g,茯苓、白术、徐长卿各15g,郁金、香附、木香、橘红各10g,姜半夏、甘草各6g,大枣5枚),同时配合针刺、中频、推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徐长松[41]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FMS的关键,在治疗时采用“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这类具有疏达少阳、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方剂,在临证时辩证加减,在改善FMS全身疼痛、失眠、抑郁、乏力等症状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目前,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与情志密切相关,肝气郁结证是FMS常见的中医证型[42],提倡以从肝论治为切入点,先医其心,后治其身,用药以柔肝养心安神,方选“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临证时皆取得了不错的疗效[43-46]。亦有不少医家以FMS疼痛症状为切入点,提倡温阳定痛[47]、活血定痛[48],同样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2 针刺

针刺治疗FM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疲劳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9]。针刺多以压痛点对应的循经取穴为主,但随着对本病病因病机的不断探索,临证上辨证取穴也逐渐被重视,符文斌[50]以疏肝调神为法,针刺四关、百会、印堂等穴治疗FMS,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失眠等症状,且在3个月后的随访中未见复发。邵明璐[51]治疗FMS患者36例,治疗组以疏肝解郁为法,选穴为:肝俞、脾俞、膈俞、血海、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mg,每晚睡前30min服下,1月后停药。治疗结束后发现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及全身压痛、睡眠障碍、疲劳及焦虑症状的有效率为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杨冠男[52]以调心健脾为法,穴选神道、灵台、百会、颈夹脊、天柱、风池、脾俞、委中、合谷、外关、三阴交、太溪、昆仑、阿是穴,配合红外线治疗FMS患者,针刺6次后,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可正常工作。除常规针刺外,头针[53]、小针刀[54]、腹针[55]、揿针[56]、电针[57]、梅花针[58]在改善FMS症状时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2.3 推拿

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在整体观念及扶正固本原则的指导下,具有简便验廉、易被接受的特点,目前用于治疗FMS越来越广泛。杨晓明等[59]采用宫廷理筋手法治疗30例FMS患者,每次治疗时间30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6周后发现患者治疗后在FIQ积分、数字分级量表(NRS)评分均显著降低,压痛点数显著减少,证明宫廷理筋手法是治疗FMS的有效手段。王军等[60]采用通畅督脉之法治疗31例FMS患者,具体操作为于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处行滚法、掌揉法、弹拨法等手法,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结束后发现患者在压痛点个数、疼痛程度、失眠等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有效率为96.8%。曾展鹏等[61]以整脊疗法治疗FMS患者28例,每周治疗2次,4周为1疗程,3疗程后有效率为96.43%,达到了减轻疼痛、改善睡眠、延缓控制病程的目的。

2.4 其他

在针对FMS治疗中,除单独使用一种治疗方法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亦是常见。柯美家等[62]治疗80例FMS患者时,对照组予以口服柴胡桂枝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梅花针,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在压痛点个数、VSA评分、FIQR、PSQI和HAMD评分上下降明显,且显著由于对照组。王凯等[63]用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FMS是有效率达到了91.43%,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刘娟云等[64]将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解郁安神颗粒联合药罐疗法,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30天后发现治疗组在WPI和SS评分上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熊学琼等[65]采取针推结合疗法治疗FMS患者,与单纯针刺相对比,针推结合在止痛及改善睡眠方面,明显优于单纯针刺。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影响FMS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要缓解疼痛及其相关症状,更要同时改善如疲劳、抑郁焦虑等症状,中西医联合使用在治疗本病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陈爱萍等[66]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度洛西汀治疗FMS患者60例,相比单纯服用度洛西汀,疗效更佳确切且能够更好改善患者的疼痛、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及疲劳状态。另外,氟伏沙明联合柴胡桂枝汤治疗FMS 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缓解疼痛[67],清络宣痹汤联合普瑞巴林治疗FM时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68]。

4 小结

FMS为风湿科第二大病种,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临床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药物治疗多以抗抑郁药和镇痛药为主。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且多数优于单纯内服药物,这些方法在改善FMS患者疼痛,尤其是改善失眠、抑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然而,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①需更多的研究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②需引起广泛关注及重视;③治疗需风湿科、脑病科、康复科等多个科室协同完成;④治疗需医患双方制定共同的、现实的治疗目标并完成。

猜你喜欢

柴胡针刺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清明的雨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怎么给疼痛分类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