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表格在分离定律纠错训练中的运用

2022-11-30云南和四梅邢艳兰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2年6期
关键词:定律表型染色体

云南 和四梅 邢艳兰

“很重要也很难”是大部分高一学生对分离定律的共识。分离定律是学习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的基础。笔者所在学校文理分科安排在高一下学期,分科后理科班的教学要求与高考接轨,而分离定律是理科生学习生物学的新起点。因高一阶段开设的科目较多,用于生物学的教学和检测时间有限,教师对学生分离定律的学习情况缺乏系统了解。直到期中考试结束后,笔者对一道伴性遗传题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时,学生的学习问题才暴露出来。该题改编自2019年全国卷Ⅰ的试题,命题教师预估难度值为0.6左右,但根据考生的实际答题数据来看(表1),无论是平均分还是难度和区分度,均出乎教师的意料。于是,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并通过有效训练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尤为重要。

表1

一、试题展示

【改编题】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狭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宽叶和狭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具体表现为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宽叶和狭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因子的________定律。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雄株基因型为________;若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个体杂交,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

【答案】(1)伴性遗传 分离 (2)XbY 宽叶雄株∶狭叶雄株=1∶1 (3)XBXb和 XBY

【试题分析】该题的情境载体为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情境为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宽叶和狭叶基因的遗传情况,设置了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的特殊情境,以伴性遗传的方式来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该试题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存在层次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属于以伴性遗传形式考查分离定律的典型题。

【设问意图】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属于基础性考查。第(2)小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分离定律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第(3)小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学生出错情况展示及分析

1.第(1)小题出错情况及分析

【出错情况展示】第(1)小题主要集中在第二空,错误答案为“自由组合”或“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出错原因分析】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出错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不理解题目所述含义,随意填写。

②不能区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③认为控制宽叶和狭叶的基因与性染色体自由组合。

峰值检测电路可获取回波信号的台阶信号如图3,台阶信号反映了前半段回波信号的形状,通过台阶采集可以得到每一个台阶的幅值Ai(i=1,2,3…N,N为总台阶数量)。单片机根据当前采集的台阶信号幅值,可设置下一次测量时的第一阈值Next_Tv1,本文的第一阈值设置在台阶2和台阶3之间:

2.第(2)小题出错情况及分析

【出错情况展示】406名考生中386名考生未得分。第一空错误答案有“XBY”“XBYB”及空白,第二空错误答案有“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XBY∶XbY=1∶1”“BB∶Bb=1∶1”“1∶1”及空白。

【出错原因分析】该题的出错情况复杂,出错原因也比较多,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看不懂题目,这部分考生缺乏解决基因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问题的基本知识。

②不理解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和在X染色体上的区别,依赖记忆答题。

③审题能力较弱,不能从题目中获取信息或不能获取到有效信息。如第一空忽略“后代”“全为”“亲代雄株”等关键词,只关注到宽叶雄株,因而出现“XBY”的错误答案;第二空忽略“B/b位于X染色体上”而出现“BB∶Bb=1∶1”的错误答案;忽略“表型及比例”而出现“1∶1”的错误答案;忽略“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而出现“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的错误答案……

④获取信息后理论与应用衔接环节存在问题,不理解“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为何还存在XbY个体。大部分学生知道雄性个体的Y染色体来自父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但落实到本题情境中,理论与具体实际情况脱离,不能通过分析得出“XbY个体是具有活力的,是含有b的雌配子与具有活力的、含有Y染色体的雄配子受精后产生的,与含有基因b的雄配子致死没有关系”的结论。

3.第(3)小题出错情况及分析

【出错原因分析】将杂交符号写成自交符号,说明考生在平时学习时的书写习惯比较随意,对符号书写的规范意识不足;将“XBXb×XBY”写成“BbXX×BbXY”考生的出错原因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审题时发生问题,另一类是不理解基因位置与遗传的关系;将“XBXb×XBY”写成“XBXb×XBY”的学生思维能力不错,但基因型的书写存在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知识、思维能力及表述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学生缺乏解决基础知识问题的能力;学生缺乏促进思维发展的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仅停留在机械记忆和模仿的水平;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表述时规范性较差。面对以上问题,经笔者所在学校备课组综合考虑后,认为在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系统性训练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情况下,选择用短小精悍的表格形式,把问题细化,让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基础强化训练的纠错方法比较有效。以下是笔者整理的针对性练习。

1.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分训练

【表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理解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及2对以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表2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项目是列举3~5个实例而非1个实例,因为列举1个实例,学生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列举的实例越多需要思考的越多,学生从抄写到模仿再到创造的思维转化过程就越明显。

表2

2.基因型的辨别及书写训练

教师要求学生按要求在表3中填写由B/b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及表型(表型种类及表型的显隐性自定)。

表3

【表格设计意图】规定等位基因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题目信息与作答的关系,让学生自主选择表型种类及表型的显隐性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空间,可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相对性状的表型种类及显隐性的相关信息,这样容易检测学生是否能按规定要求完成基因型的规范书写。表3中表型及基因型均分雌雄,且为B/b的位置设定了4种情境,学生通过比较后可加深其对“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系,而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结论的理解,从而提升其对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的辨识能力。

3.遗传图解的书写训练

以基因型为Aa及XAXa的个体为例,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写出相关遗传图解(要求在表4中写出相关符号、基因型、表型及比例)。

表4

【表格设计意图】遗传图解的正确书写既能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表述能力及规范意识。表4中要求学生书写5个遗传图解,书写内容包括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及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通过表4的训练可提升学生辨别基因型的能力。另外,学生将XAXa个体不能自交的原因表述出来,也是认同“有性别决定的生物同种性别个体之间不能杂交”这一事实的过程。

4.配子致死的不同情境分析训练

(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死的不同情境分析训练。

以具有等位基因B/b的两性花植物为例,表型写显性及隐性即可(表5)。

表5

(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死的不同情境分析训练。

以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的植物为例,表型写显性及隐性即可(表6)。

表6

【表格设计意图】表5、表6涉及显性致死及隐性致死的不同情况,所填写内容在教材中无法找到,需要学生思考并分析后才能作答,难度相对较大,填写表5、表6的过程既是学生复习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审题能力的过程,通过训练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审题能力。

猜你喜欢

定律表型染色体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能忍的人寿命长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