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2022年湖北省高考试题答题情况谈高考备考

2022-11-30湖北张圆月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2年6期
关键词:净光合金字塔小题

湖北 张圆月

2022年高考是湖北省高考生物学科自主命题的第二年,相对于2021年湖北省高考生物试题,2022年试题的非选择题难度略有下降,主要表现在题干阅读理解难度下调;文字表述量减少;试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以熟悉感,如22题第(3)小题、24题分别以“棉花种植”“育种”等工农业生产实践为情境。笔者用2022年湖北省试卷对本校新高三学生进行测试,从阅卷过程中所反映的学生答题情况看,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不准、表述不规范等问题。本文以部分非选择题为例,对学生答题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常规教学策略和高考备考建议。

一、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概念理解不准确

22题第(1)小题第一空,部分学生对消费者、分解者概念辨析不清,错答或多答消费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消费者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题第(1)小题第二空,有的学生错答成“一定”,主要原因是对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的概念混淆不清。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而数量金字塔一般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也有上宽下窄的特例,如:昆虫和树,故肉食动物数量不一定比植食动物少。

22题第(2)小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则④(第四营养级同化量)大约为②(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1%~4%,不少考生弄错了营养级之间的关系计算成了其他数字。

24题第(5)小题选择育种方法,有的考生对育种的原理、过程掌握不熟练,只能答出诱变育种,或错答出“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除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高中阶段学习的还有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甲的基因型是AAbb,理论上经诱变育种后可能得到AABb的高甜度植株;也可与乙(aabb)杂交得到植株(Aabb)再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aabb高甜度植株;或与丙植株(AABB)杂交得到高甜度植株(AABb)再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AABB的高甜度植株。

(二)审题不准,获取关键信息和推理能力不足

23题第(1)小题第二空,题目已指出“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则在弥漫性胃黏膜萎缩,胃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时,胃酸分泌减少,胃液中pH升高,再据题图可知,pH升高时酶相对活力将下降。学生因遗漏“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这句关键信息,往往将胃蛋白酶的活力变化判断错误。

23题第(3)小题正常情况下和愉悦环境下进行假饲实验都收集到胃液,且愉悦环境下动物分泌的胃液量明显增加,分析题意可知:假饲过程中食物没有进入胃,即没有进入体内,同时愉悦的环境下分更多的胃液(愉悦感由大脑皮层产生)故推测出胃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有的考生没有仔细分析题目,错答成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若此空回答错误,后两空必然错误,失分较多。

24题第(2)小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能解释第(1)小题中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标答为“①③”。按照以往湖北省高考生物题特点,前面20个选择题都是单选题,大题中较少出现选择题,而此题也没有标注多选,导致不少考生只答出了①或③,因漏答而丢分。建议大题中遇到选择题要结合题意仔细斟酌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

24题第(3)小题选限制酶,不少考生对图1中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和图1中Ti质粒上的限制酶切位点没有分析到位,导致选错限制酶。

图1

(三)理性思维停在表层,深度不够

21题第(2)(3)(4)小题通过不同方式考查学生对实验对照原则的掌握情况,第(2)小题将此题图2中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与图3中相比,图2中差异较小,要求由此得出结论。此题中包含两个对照,甲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有差异,说明净光合速率受到了影响,差异小则影响小,差异大则影响大;另一个对照为处理时间上,题中图2为处理65天,图3为处理75天。综合分析可得知:高浓度O3处理时间越长,对甲植株净光合作用影响越小,即答案表述时一定有时间和对甲植物的影响大小两个要素,不少考生因没有答出时间而丢分。第(3)小题第一空结合后半句提示“表明长时间高浓度的O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明显抑制”,反推前半句表述要能体现抑制,是否抑制是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图3中纵坐标是净光合速率,但题干第一句给出了两个观测指标: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故此处应该答全:实验组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不少考生因漏答光饱和点而丢分。第(4)小题实验目的为:确定A基因功能与植物对O3耐受力的关系,学生须紧扣实验目的和题意,分析自变量、因变量及观测指标(如表1),设问要求说明A基因的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则标答应为: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与对照组(或曲线2)相比下降,与实验组(或曲线4)相比不变。考生主要出现了以下几种错答(如表1):

表1

前两种错误主要是学生没有结合实验目的和题意把自变量、因变量、观测指标判断清楚。第③种错误主要是学生没有搞清楚几种植物之间的区别或者没有结合结论思考,这类试题可以用表2的形式分析,比较直观。

表2

本小题处理的乙植株与乙实验组植株的区别在于A基因表达量的不同,而题干要说明的是A基因功能与乙植物对O3耐受力无关,则实验结果应为与乙实验组相比不变。

(四)答题不规范

答题时出现错别字,如“净光合速率”的“合”写成“和”;“光饱和点”的“和”写成“合”;“胃黏膜”的“黏”书写不正确。XbaⅠ和HindⅢ书写时首写字母应该大写,后面字母都小写,有的考生字母大小写书写错误或字母抄写错误均导致失分。

22题第(3)小题后两空,要求写出针对此题图中⑦的调控措施及理由,图中⑦是从CO2角度将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联系起来的,则调控措施及理由也要从CO2角度作答。有的考生前面措施答增施有机肥,而后面理由没说清楚有机肥被分解者分解产生CO2,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没有按题目要求从二氧化碳角度作答,两空均不得分。

二、备考建议

(一)进行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训练,培养理性思维

当前高考的命题理念是“无情境不成题”,如2022年湖北省高考非选择题21题、23题和24题分别以高浓度臭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胃壁细胞分泌胃酸、育种等为情境,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把高考试题的情境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平时要多关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另一类是“学习探索情境”,这类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比如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具体的实验课题等。如今年湖北卷23题第(4)小题的情境与教材中促胰液素发现的科学发展史有相似的地方,答案也能从教材中的实验思路中得到启发。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湖北省高考试题满分100分,非选择题60分,其文字表述来源主要为教材重点知识和题干信息,则教材重点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对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审题和答题,都很有帮助,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的作用;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的含义及常考特例;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及用法;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优缺点、典型实例等。

(三)结合典型例题归纳总结

对于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或典型错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解题方法。如23题第(3)小题选择限制酶是考试频率较高的基础题型,可以自主归纳选择限制酶的一般原则:①尽量选择载体、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都有的酶,且所选酶位于载体的启动子、终止子之间。②所选酶要位于目的基因两端,不能破坏目的基因结构。③酶切后载体上要留有标记基因。

(四)对学科思维、做题习惯进行纠正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思维或做题习惯。如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在平时考试和高考中所占比例都较大,从实验目的,就可以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或观测指标。如前面讲的2022年湖北省高考题21题第(4)小题的三种错误也相对容易避免。某些学科思维、做题习惯需要反复强化。

又如23题第(1)小题第(1)空判断胃壁细胞分泌Cl-的方式时,建议结合题干中所描述的胃壁细胞内外Cl-的浓度情况在草稿纸上画简易细胞图(如图2),便可看出细胞分泌Cl-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则分泌方式为主动运输。物质运输方式、渗透作用以及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传导等知识中,借助画图方式来判断较直观,避免出错。

图2

(五)将答题规范训练落实在平时

猜你喜欢

净光合金字塔小题
“金字塔”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海上有座“金字塔”
如何区分总光合与净光合
神秘金字塔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of A New Grapevine Variety‘Xinyu'in Turpan
水氮供应对棉花花铃期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稻氮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