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探索

2022-11-30宇文紫琪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庭

宇文紫琪

(首都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成长的三个重要场域,也是幼儿成长的三维主要环境,它们都对幼儿的成长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一般情况而言,这三个环境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各自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也不尽相同。其中,幼儿的亲源生活是家庭,家庭中有作为第一教师的父母和其他亲眷,因此家庭及其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会起到奠基性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教育是幼儿生活成长的第一教育,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对幼儿的教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的认知和思维,并直接影响到幼儿最初所接受教育的状态和水平。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外一个主体场所,幼儿园内的教育是幼儿重要的人生起点之一,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开展交际、迈向有限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相对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更加专业化、规范化,能够更贴近幼儿成长的科学渠道,从而也更能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进行相对深入的指引。与家庭和幼儿园相比,社区则拥有更加丰富的物质资源,能够有效弥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资源匮乏,给予幼儿更多的实践场地和锻炼机会,并能扩大幼儿的成长视野,有利于幼儿融入社会,实现个体成长和群体互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作为影响幼儿成长的三大环境,同时构成了养育幼儿的三重外部力量,这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其协同作用,显然能利于有效整合优质的、优势的教育资源,整合三方的综合效能、形成共同作用态势,使之相互弥补、协调互成、同向同行,共同创设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成才。[1]

一、建构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客观要求,是提升育人质量和效果的现实要求。就现实情况看,构建家、园和社区协同育人模式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适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育才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办好学前教育。近年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多次提及家、园、社区应当相互配合,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办好学前教育”,把实现“幼有所育”作为“七有”民生问题之首。党的“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贯彻落实党关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精神,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幼儿园应当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为消除过去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教育之间客观存在的教育屏障,打通教育环节,沟通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能,实现家、园和社会之间的协同非常必要且日益重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学前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园、社区协同育人的教育观念也逐渐受到重视。可以认为,树立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已开始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协同育人模式是协同育人的基本途径和范式,是开展协同育人的根本思路和抓手。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是适应并符合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的基本趋势和根本选择。

(二)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家、园、社区协同育人能够从不同教育主体出发,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最终目标。一方面,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天然动力和巨大热情,但相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和经验,幼儿园教育的介入可以帮助家长获得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同样非常重要。社区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超市、医院、公园等,可以培养幼儿的地域观念和生存情感。幼儿园如果将其教育活动推向社区,宣传科学育儿教育方法,也会为社区发展提供特定内容和智力支持。实际上,学前教育尽管是阶段教育,但绝不是隔离的、片段的和肢解的教育,而应当是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全员意味着家长、教师和社区工作人员都在协同育人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担负一定的责任;全过程意味着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区,应当形成一个有序有理衔接的教育链条和连续过程;全方位意味着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位置上对幼儿的成长提供资源配置、信息支撑和教育协助。从家、园和社区的不同定位上看,在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主导是幼儿园教育,而社区教育则是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续。[3]这三方应相互配合,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牵手共建来实现有机合作,共同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良好环境,协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有利于育人大环境的优化

人始终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的成长需要环境,也离不开环境,幼儿成长尤其如此。不难想见,在构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并实施这一模式的过程中,优势教育资源不仅能够整合作用于教育的客观实际和现实状况,同时也可以使幼儿成长环境得到改造、创新和优化。同时,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能够投射到育人大环境的优化上,促进环境的良性化和优质化。比如,在隔离和封闭状态下,社区资源中有些内容未必能够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和心理需要,从而出现不适宜幼儿成长的素材,呈现出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样态。如果能够协同起来并且以合作、沟通和交流的状态构建出共同育人的模式,那么,社区资源中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内容就会被抵制或制止,社区内某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可能由此而得到管控和限制,这无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针对性地改造不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境况。同时,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模式,也会提升社区和社会对家园社共同育人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创设适宜儿童成长的大环境。再比如,在家、园和社区协同育人模式中,三方合作共同宣传科学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幼儿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实现教育的良性过渡和闭合循环,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环境的优化,同时也促进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在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对于教育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都能起到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也有利于改善和提升育人的效果与质量。

二、当前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我国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三者协同育人上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择其中最重要者,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园间教育观念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有些教师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是科学的、先进的,由此经常要求家长们配合其工作,这无疑会导致家长处于教育实施的被动地位,出现“家长跟着园丁跑”、“家庭围着园区转”的被动情况。这样一来,幼儿园的育人责任大可能会弱化或推卸,而家长的育儿责任则被被动增加或不合理地延伸。实际情况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们的学历不断提高,有些父母实际上具备一套比较完善和科学的教育方式,但家园之间的沟通并不通畅。此时,如果教师的教育方式排他性地介入,将会造成家园施教主体间的“沟通反差”,会产生家园间教育观念的分歧,导致家长与幼儿教师的施教隔阂。对于遵从性较高的家长,如果只听从幼儿教育的意见而鲜于进行独立思考,则完全会成为幼儿园教育的被动执行者,把育儿重任全权赋予教师,这样也就导致家长一方缺乏对幼儿教育的主动创新性和教育主体性。不言而喻,这两种极端行为都会对家园共育的效果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社区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目前,幼儿的家、园、社共同教育主要以亲子活动和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家园融合形式为主,而邀请社会专家举办育儿讲座、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宣传科学育儿方式等利用社区教育实践的活动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就是说,在育人体系中,尚未能使社区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尚不能充分发挥社区在育人中的孵化作用、铺垫作用和支撑作用。此外,长期以来,对教师而言,所谓家庭教育意味着直接依赖家长的显性资源,并没有发掘家长和家庭蕴含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幼儿园而言,所谓园区教育意味着直接依赖幼儿园内的存量资源,并没有发掘园区内蕴含的增量资源。实际上,在现有教育模式中,开展幼儿教育是家长直接按配合幼儿园教育要求方式来做事。非但社区没有发掘出有效资源支撑幼儿园的育人活动,而且家长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主动发掘家庭资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4]而且,家长和幼儿园两方也都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利用社区中蕴含的有效资源。这样一来,家、园、社区的合作共育就缺乏各方互动性、价值共生性和实践协同性,这无疑就影响了实践意义上的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效果的实现。

(三)家、园、社区三方主体育人参与度不均衡

作为学前教育系统中三个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家庭、幼儿园和社区间应始终坚持平等合作、科学合理的教育分工,以便将教育责任平等化、将教育作用均衡化,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合力,形成共育局面,共同助推幼儿的快乐成长、健康成才。但是,从客观情况看,幼儿园显然是育人活动的主导者,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动力大多都依附于幼儿园这一主体上,家庭、社区两方也主要听从幼儿园方的教育安排、适应幼儿园方的节奏与进度,失去了应有的教育主体性,甚至失去了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可以说,在整个育人系统中,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育人参与度是明显不均衡的:家庭多养少育、幼儿园重管限教、社区育人最少。出于客观存在的生活压力和分工考量,幼儿园成为了幼儿教育的全职全责方。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仅会导致幼儿园教育压力过大,而且也会使幼儿园教育孤立化、无根化、断裂化,导致幼儿教育缺乏来自家庭和社区的创新活力、拓展空间和支持效应,这也容易致使幼儿教育理念缺乏综合性、全局性、系统性。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家、园、校之间的协同育人与合作共工,幼儿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就受到局限,幼儿教育效果不佳,幼儿教育改革进程减缓,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无法有效进行。

三、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路径

面向未来的幼儿教育是系统、综合且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教育,是启发和影响未来的教育,是代表新生机、新活力和新趋向的综合化、协同化教育。构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需要着力建设好以下路径:

(一)树立正确家、园、社区协同育人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为的先声。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行动。毫无疑问,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正确的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的支撑。家、园和社区协同育人理念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要求。择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方面看,根据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环境对个体的行为以及心理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家庭、幼儿园、社区作为幼儿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其蕴含的不同教育优势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不同影响,只有当三者的教育方向和教育价值趋于一致时,幼儿才能够得到最大最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从教育主体的地位上看,在育人方面,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主体地位是逐渐趋于平等、均衡的,它们之间并没有孰高孰低的显著差别,也没有孰优孰劣的极端化的差异。笔者认为,家庭教育提供基础教育支持,幼儿园教育提供科学育儿经验,社区教育提供丰富可实践的资源,三方完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且唯有如此才能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育人成效优质化。因此,家庭一方、幼儿教育方或社区方应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分清各自在育儿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明确各自的育人责任,积极倡导并切实增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以此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有效协同育人,保障幼儿健康全面自由地成长成才。

(二)积极拓宽家、园、社区的有效沟通渠道

学前教育实施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家、园、社区协同育人的基础,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三方应主动、积极拓宽相互沟通的渠道,努力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消除沟通方面的障碍,拆除交流上的壁垒和屏蔽,共同搭建良性互动、有效交流的平台,探索最佳沟通方式和交流途径,提升沟通交流的效果。近些年来,有些幼儿园自主创建家园沟通与教育指导手册,家长可以在手册上记录幼儿日常表现与家庭生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教师则可以依据不同幼儿的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意见,这样就大大便捷了家庭与幼儿园间的有效沟通,为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了保障。伴随着信息网络科技的普及化和适时应用,有些幼儿园也开通了与家长、社区有效沟通的网络平台和网上媒介系统,这也成为家长们讨论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平台,家长间可以在此类平台上交流借鉴优秀育儿经验,并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素质。尽管不少幼儿园近年开始主动拓宽交流渠道、创新沟通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宽沟通渠道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并提升家园间沟通频率与交流深度,切忌把搭建的平台作为摆设,出现利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强的现象。笔者建议,在家园日常的浅层次交流的基础上,还应定期进行深度家访、一对一访谈等密切交流和高频度沟通,建立起日常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彻底消除因为交流程度不够、交流渠道不畅而造成的教育观念分歧和教育行动壁垒。

需要指出的是,打通家园和社区的沟通渠道也是提升家园沟通与三方合作教育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就当前情况看,部分社区的教育宣传部门应在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宣传职能的基础上,收集社区管辖范围内幼儿园的教育现状信息,宣传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指导思想,与所管辖的幼儿园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互通,同时保证与社区内儿童家长的信息互通,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理应由社区承担起的教育职能,使社区在三方协同育人模式中的作用充分彰显和发挥出来,不断增强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三方的沟通程度与合作效果。

(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有机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策略

社区是联系家庭和园所的重要桥梁,是支撑家庭和园所发展的重要平台。[5]根据已有调查,目前我国城乡社区在协同育人系统中的作用并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社区与家庭和幼儿园在育人职责、角色分工上的定位尚未廓清。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构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时,应高度重视利用好社区资源,打破家园与社区间封闭与隔离的状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策略激活社区对家庭、幼儿园育儿系统的支撑力度。

首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丰富的环境、物力和人力资源。社区中一般都配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如超市、医院、书店、饭店等,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社区资源弥补幼儿园自身教育资源的不足。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可以主动分析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由此去考虑如何运用与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价值。比如,幼儿园在开展区域和游戏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仔细观察社区中的超市、医院、书店、饭店等场所,了解场所中的医生、售货员、厨师等从业者的表现及其特征,以直观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社区、体验社区生活样态,以此丰富幼儿们相关的社会认知与生活知识,从而为幼儿接下来的游戏、活动做好相应准备。当然,这样的教育活动也会对幼儿后续自然而轻松地融入社区生活和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其次,加强社区学前教育相关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社区的教育主体地位。在这方面,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社区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或学前教育咨询委员会,为幼儿园和家长、社区提供交流和建设平台,促使社区转换角色,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主动的建设者。这样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可以减轻园所与社区间单线沟通中存在的压力,借以强化社区在家园、社区协同共育中的作用。此外,社区也可以考虑配备专门的学前教育人员,或者具备学前教育知识的兼职人员,组成专门的社区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制定专门的规章管理制度,与幼儿园共同制定合作共育的计划,保证合作共育有效进行。

最后,大力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策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将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专家等其他相关人员“请进来”,可以开展家长讲堂、社区志愿者经历分享等活动,将社区资源带入幼儿园教育中,让幼儿在观察、学习和沟通中扩展丰富对社会的认知。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安排家长做轮流志愿者和值日服务生,安排他们了解并参与到幼儿教育的园区活动中,借以提高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走出园所,走进社区或其他相关教育、活动场所,为幼儿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和活动范围,增强幼儿教育的广度,提高幼儿教育的效度。比如,可以带领幼儿进入社区图书馆感受阅读的环境,学习和了解书籍借阅的流程,回园后就可以在阅读区制作属于本班的区域规则,组织图书漂流活动,让幼儿把观察和学习到的方法转化到他们自己的活动中来。此外,对于适龄儿童,也可以利用社区内的大学、科研院所进行有关学习或理想的认知性初级教育,让他们感受学习氛围,启发幼儿学习主动性等。如此等等,都是很好的“走出去”策略,运用好这个策略无疑将会开阔儿童的视野,拓展他们的认知空间和互动空间。最后,幼儿教育者还要灵活选取适宜的教育策略,将“请进来”和“走出去”衔接统一并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教育效果进行阶段性反思,客观总结每一次“请进来”“走出去”活动的经验,利用双向互动、逆向反馈等策略为幼儿教育过程提供尽可能的支撑和帮助,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综上所论,构建家、园、社区协同育人模式并实施该模式是当前学前教育体系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有效协同。虽然目前协同育人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实效性上看,仍然存在众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总的来说,家庭、园所、社区协同育人意味着幼儿园和家庭、社区要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建立教育命运共同体,明确对儿童的共同责任,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整合资源,有效合作,创设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实现幼儿教育在内容、目标、过程与效果上的高度统一。总之,只有树立正确家、园、社区协同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三方共育的最佳途径和模式,主动拓宽家、园、区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有机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策略,使协同育人向着规范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方向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