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认知能力调查分析#

2022-11-28闫颖耿源赵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口腔疾病健康状况

闫颖 耿源 赵飞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河南 洛阳 471000)

妊娠期作为女性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其激素水平在该阶段快速升高,较其它时期更易患有口腔疾病[1]。然而,受缺乏科学性的传统观念影响,极大一部分孕妇在妊娠期内发现牙齿疼痛、牙龈肿痛等问题时会选择忍耐而非及时就医,认为妊娠期内治疗及药物使用可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结合既往社会调查,笔者发现我国孕妇口腔疾病就诊率并不如意,妊娠期女性口腔健康状况堪忧,且存在相当明显的口腔保健认知误差,妊娠期口腔管理极易被忽略[3,4]。鉴于此,本研究选取398例洛阳地区妊娠期女性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认知能力调查,分析口腔健康及认知现状,以期为妊娠期口腔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398例妊娠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影像学及血生化检查确认孕妇处于妊娠期;孕妇已婚且年龄≥20岁;洛阳本地居住3 y以上;自愿配合调查。排除标准:妊娠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合并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前置胎盘或胎儿发育异常;阅读或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398例纳入样本中,年龄20~39岁,职业包括机关单位28例、教师39例、医务工作者35例、服务业86例、商业95例、生产人员49例、技术人员32例、农民6例、其它28例。

1.2 方法

统计所有纳入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胎次、职业。对所有孕妇进行口腔检查,让其填写妊娠期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并分析影响口腔疾病发病率的相关因素和影响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率的相关因素。

1.3 观察指标

1.3.1 口腔疾病发病率

孕妇口腔检查后,统计龋齿、牙周疾病、牙髓炎、牙缺失情况,并计算口腔疾病发病率。

1.3.2 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率

根据本地区既往口腔健康调查结果自行设计妊娠期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包含孕妇口腔保健认知与婴幼儿口腔保健认知2个模块,日常保健与妊娠期保健、婴幼儿保健3个维度,各维度10个条目,答对计10分、答错计0分,多选题多选错选不计分,少选计5分,孕妇口腔保健认知满分200分,婴幼儿口腔保健知识100分,2个模块总分≥180分为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统计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相关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状况统计结果

经统计,在398例孕妇中,口腔疾病发病率为76.88%(306/398)。其中,共检出龋齿185例(46.48%)、牙周疾病86例(21.61%)、牙髓炎16例(4.02%)、牙缺失19例(4.77%)。

2.2 口腔疾病发病率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疾病发病率与文化程度有关(P<0.05),但是与年龄、胎次、收入无关(P>0.05),见表1。

表1 口腔疾病发病率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2.3 口腔保健认知情况统计结果

经统计,在398例孕妇中,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率为85.93%(342/398)。

2.4 口腔保健认知合格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率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有关(P<0.05),但是与胎次无关(P>0.05),见表2。

表2 口腔保健认知合格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口腔借由消化系统连通内外,其内含有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可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随食物吞咽进入消化道并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口腔健康在整体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口腔发生局部感染时可对全体产生影响[5,6]。受激素、环境、情绪、生活状态、孕期症状等因素的影响,孕妇成为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7,8]。此外,有研究表明,孕妇的口腔健康情况与妊娠期不良事件及胎儿健康存在明显相关性,母亲的口腔感染可增加患儿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9]。因此,积极关注孕妇口腔健康不仅是保障孕妇健康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维护胎儿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10]。

本研究对妊娠期女性口腔健康检查调查情况结果显示,在398例孕妇中,口腔疾病发病率为76.88%(306/398),其中,共检出龋齿185例(46.48%)、牙周疾病86例(21.61%)、牙髓炎16例(4.02%)、牙缺失19例(4.77%),提示在本地区妊娠期女性中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妊娠期女性的口腔健康管理力度不足、就诊及治疗率低,洛阳市妊娠期女性的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大多数妊娠期女性未认识到口腔健康状况在整体健康及胎儿发育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调查妊娠期女性的口腔保健认知能力,结果显示,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率与年龄有关,提示年龄可对口腔保健认知产生影响。推测其原因,相较于年龄稍高的孕妇,较为年轻的孕妇往往拥有更多的学习途径,传统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书籍或是长辈传授,不仅存在效率低下、不利于学习的问题,而且部分知识已经过时,难以提供高效、准确的指导,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孕妇可以参加各种知识培训,还可以在家通过网络、视频、线上课程等方面接触到更多最新的孕期相关知识,不仅获取的知识种类丰富和全面,而且由于有清晰的视频配合生动的讲解,使得学习更为轻松[11]。除此之外,年轻孕妇也往往抱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因此更为关注妊娠期女性及婴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的学习[12]。本研究表明,孕妇的口腔保健认知能力与文化程度有关。既往研究认为,文化水平是影响疾病与健康认知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难以意识到口腔疾病的危害性,自我口腔疾病预防能力薄弱,体现到日常生活中口腔清理不彻底,容易滋生细菌,而文化程度越高,其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更易获取维持或提高健康水平的相关信息,并更关注疾病预防不足造成的危害性,因而更容易培养并形成健康管理意识,因此,文化程度更高的孕妇通常可形成更好的卫生习惯与正确的口腔疾病认知,以防口腔疾病的发生[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保健认知合格率与家庭收入有关。鉴于口腔疾病治疗费用较高,相当一部分患者,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会考虑较多的家庭及社会因素,比如家庭条件、子女上学、工资收入等问题,在出现口腔症状时,如果不是较为严重,一般不会选择附近的医院就诊,多是选择忍耐或自行服用药物进行缓解,而高收入家庭则无相关顾忌,而且也比较在乎口腔健康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往往愿意在口腔健康上花费更多的费用,因此,在出现不适症状时,较家庭收入较低者更愿意前往口腔科就诊,从而可接受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口腔管理理念[15]。

综上所述,在398例孕妇中,总体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口腔保健认知能力一般,且口腔保健认知能力与孕妇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年龄有所关联,应加强妊娠期女性口腔管理,及时处理并解决口腔问题,积极主动关注口腔健康,提高孕妇的口腔健康水平与保健认知水平。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口腔疾病健康状况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对300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