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扫码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2022-11-28朱广辉王俊霞程峰李佩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扫码效能依从性

朱广辉 王俊霞 程峰 李佩哲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5)

冠心病是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血管腔狭窄,并且引致患者发生心肌坏死、缺血及缺氧的临床症状,作为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值和致死率值,当前在临床关注的热度较高。介入手术治疗是冠心病的常用治疗手段,通过为患者植入支架达到改善机体心肌供血以及心功能的效果,但是由于冠心病患者一般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注意事项、用药安全、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的知识不够了解,导致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较差[1-2]。健康教育是医疗服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繁忙、紧张的诊疗工作中加入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当前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但是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冠心病介入术的了解,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3]。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部分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会遗忘其中的四成到八成的知识点,并且在能够记住的相关健康知识中有超过一般是错误的,这也是传统健康教育所产生的知识传播误差问题,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方法的改进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是当前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4]。

本次研究根据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问题提出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方法,探讨其应用后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35~79岁,患者年龄平均50.24±13.67岁;病程6~10 d,平均病程7.68±2.65 d。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3~80岁,患者年龄平均51.48±13.65岁;病程7~10 d,平均病程7.48±2.09 d。

纳入标准:患者首次进行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5],住院时间在7 d及以上;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8岁至85岁之间,病历资料完整;患者沟通以及交流没有障碍,神志清楚,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调查;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者;合并有严重肝脏、肾脏功能性损伤疾病者;存在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护士在患者术前、术后分别进行1次护理建议讲解和常规干预,常规干预每天均按照流程进行,包括术前准备和术后饮食等,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一般注意事项、预防压疮、预防便秘、疼痛管理等;护士将上述知识制作成小卡片方便患者进行阅读和了解;术后护士进行1次讲解并叮嘱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服药治疗,注意生活起居,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观察组则接受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方法。冠心病患者在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扫描二维码观看由医院根据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特点以及护理需求、科室临床护理问题实际情况自制的冠心病介入手术的相关知识的小视频,观看的时间点为术前一天、术后第二天,患者扫描二维码后点击即可进行观看,并且微视频可以反复观看或者暂停,患者在观看微视频后存在疑惑可以向责任护士进行提问,由责任护士进行解答,从而较好的帮助患者进行理解。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价[6]

使用临床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价,护理依从性的等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完全依从占比值、部分依从占比值之和为护理总依从率值。

1.3.2 冠心病介入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7]

使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介入术相关知识调查量表了解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包括术前准备、术后饮食、并发症预防3个维度的评分,总分值为100分,分数值越高则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3.3 自我效能感评价[8]

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评价量表进行患者自我效能评价,自我效能分为症状管理效能、疾病共性管理效能2个部分,分别对10个条目进行评分后计算总得分,总分值分别有20分,分数值越高则患者的自我效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收集后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价结果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中患者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价结果的比较(例(%),n=60)

2.2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评分值、术后饮食评分值、并发症预防评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分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X± SD,n=60)

2.3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价结果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管理效能评分值、疾病共性管理效能评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管理效能评分值、疾病共性管理效能评分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价结果的比较(X± SD,n=60)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发病后身体各项机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可能会在接受介入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且由于冠心病治疗周期较长、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容易引起患者发生失眠、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情绪,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功能处于兴奋状态,加重机体的生理病变过程,最终影响临床疗效[9,10]。有学者认为,冠心病介入术患者若对疾病以及介入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浅,可能会影响冠脉介入的顺利进行,而健康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疗效普遍要好于健康教育程度低的患者[11]。本次研究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要好于对照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其中观察组的完全依从占比和部分依从占比均要高于对照组的完全依从占比和部分依从占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值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值相比较有比较大幅度的上升。可能原因是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减少患者由于对疾病以及介入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紧张等负性情绪,从而能够较好的接受治疗,确保临床疗效[12,13]。经过干预后的观察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评分值、术后饮食评分值、并发症预防评分值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前准备评分值、术后饮食评分值、并发症预防评分值;护理前两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值差异较小。可能原因是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方法能够避免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中护士自身条件以及环境的多因素限制,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一般的情况出现,该方法中的微视频具备随时随地观看、了解的特点,并且视频的形式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14]。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管理效能评分值、疾病共性管理效能评分值均要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管理效能评分值、疾病共性管理效能评分值;而护理前两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值差异较小。可能原因是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方法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和干预,针对患者给予人文性护理以及个体化护理方案,患者能够从微视频中了解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并且可以较好的提高护理效果、健康教育效果[15]。

综上所述,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能够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冠心病介入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并且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明显,微视频扫码健康教育适合临床实施以及推广。

猜你喜欢

扫码效能依从性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扫码看直播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