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黄病虫害的防治

2022-11-28李喜范王清君于国琴李青恩

食用菌 2022年2期
关键词:杂菌培养料螨虫

李喜范 李 军 王清君 于国琴 李青恩

(1吉林省通化县白山食用菌研究所,吉林通化 134100;2上海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上海崇明 202150)

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在我国从汉朝起至今已有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桑耳,“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等功效[1]。有关桑黄的现代研究起源于日本,1968年日本学者研究发现桑黄抗癌的卓越功效[2−3]。但我国桑黄的现代研究起步较晚,起始于1998年。2012年以来,我国逐渐展开桑黄人工培养,目前,主要的培养模式为短段木栽培、代料栽培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短段木栽培最早是在吉林省通化市和安徽省金寨县等地区兴起,长白林丰菌业发展也比较早。2015年以来,吉林延边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食用菌生产的重点转移到桑黄栽培,纳入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项目,成为全国桑黄段木栽培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并将八家子镇命名为桑黄小镇。辽宁省抚顺清原等地的桑黄段木栽培也初具规模,稳健发展。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黄代料栽培起步较早,并稳步扩大生产规模,是代料栽培的典范。陕西省榆林市马合国营农场采用段木和桑木屑代料栽培桑黄两种模式,在荒原的沙漠上搭建逾百亩整齐的塑料大棚栽培桑黄,为桑黄栽培的后起之秀。

随着桑黄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的危害也日显突出,为此,笔者对桑黄病虫害发病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发病原因

桑黄的病害,根据它的栽培材料、栽培方法、栽培程序将其分为菌种病害、段木(栽培)病害、代料(栽培)病害、子实体病害4类。

菌种为活的菌丝集合体,菌种受到害菌(病原菌)的侵染,发生生理障碍,称之为菌种病害。

段木病害和代料病害都是栽培基质(材料和培养料)被杂菌侵染而产生各种障碍的现象。

子实体病害是病原菌(寄生性的丝状真菌或细菌)侵染桑黄子实体,导致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

1.1 培养料质量不良

采用劣质、霉变的原辅料或陈旧多年的过于干燥的原料。

1.2 培养料分装后,未能及时灭菌

培养料配置或分装后没有及时灭菌,蒸料前由于存放时间长或温度高导致培养料酸腐或霉变。

1.3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

培养料灭菌时温度不够,时间不足,培养料中所带的各种杂菌(木霉和细菌等)没有彻底杀灭。

1.4 接种时感染

使用已被木霉等杂菌感染的菌种,或菌龄较长已老化或未经严格消毒的菌种。接种时所用的工具消毒不严格,接种时未严格按照规范的无菌操作程序操作。

1.5 试管、菌袋破损造成污染

使用劣质、有裂痕的试管,有沙眼的袋,或在装料、蒸料灭菌、接种、摆放、翻堆等过程中造成袋破损引起杂菌感染。

1.6 培养条件不当而感染

发菌室或栽培大棚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高,通气不良等不良条件易于木霉等杂菌生长、传播扩散引起感染。

2 防控措施

在桑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创造适宜桑黄生长的栽培环境,特别是做好栽培场所内外的环境卫生,减少各种病虫的传染源;努力营造有利于桑黄生长发育的条件,防止高温、高湿,控制病虫的繁殖,减少和杜绝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建立健全清洁卫生,以生态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病虫管理体系。

2.1 选用抗逆性强无污染的优良菌种

在桑黄生产中,要使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菌种,优良桑黄菌种主要表现为:菌丝浓密、羽毛状,长速快,茁壮,淡黄色,无杂菌和害螨等有害生物。避免使用受污染、老化、退化的菌种。

2.2 净化生产环境,控制污染源

菌种接种室、培养室、保藏室应严格消毒灭菌,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减少和控制污染源。菌种培养过程中,经常观察,发现有感染的菌种要及时处置。

2.3 及时灭菌,确保灭菌彻底

培养料要做到当日配制,当日分装,当日蒸料。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法,锅底火要旺,锅内汽要足,一气呵成。料袋内温度达100℃时持续保温18~22 h后停止加热,再保温6 h,待温度降到70℃左右趁热出锅,将料棒转移至冷却室冷却。

2.4 严格执行接种操作规程,保证接种质量

接种室、接种设备、工具、菌种外表及操作人员双手都要用75%酒精棉球认真消毒。无菌通道内接种,接种动作要迅速,如采用接种箱接种,其消毒药应轮换使用,以防杂菌产生抗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2.5 搬运菌种动作要轻,确保成活率

在菌棒移动和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碰破袋,如有刺孔或破损,消毒后用胶带密封,以防杂菌侵入。

3 杂菌的防治[4]

危害桑黄的杂菌,主要有木霉(绿色木霉最为常见)、青霉、链孢霉、曲霉和毛霉等霉菌。

3.1 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绿色木霉是造成桑黄生产中培养料、段木污染和子实体致病最主要的病原菌。

3.1.1 危害症状

在被绿色木霉污染的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出白色絮状菌丝,1~2 d布满试管,很快产生一团团绿色分生孢子,并在培养基内分泌淡黄绿色色素;被污染的培养料上,出现的菌落初期白色,致密,无固定形状,之后从菌落中心到边缘逐渐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深绿色,出现粉状物;在25~27℃的高温下,菌落扩展迅速,同时料面上新的菌落不断发生,出现大片绿色霉层。绿色木霉分泌的毒素能抑制桑黄菌丝生长;当病原菌侵染段木后,几乎能为害所有的桑黄子实体。发病轻微时,菌盖上出现小的褐斑,但子实体可继续生长,当病斑继续扩大,上面出现霉层,子实体上会出现大片斑纹,受害部位明显腐烂,严重时扩展到整个子实体,使子实体全部被病菌菌丝所包裹,由白变绿,最后整个子实体腐烂。

3.1.2 发生的条件

绿色木霉发生的条件:病菌主要存在于朽木、枯枝落叶、土壤、有机肥、植物残体和空气中,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水滴侵入寄生。温度15~30℃时,孢子萌发很快,10℃以下、35℃以上萌发率下降,20~30℃菌丝生长迅速。孢子在空气相对湿度90%的高湿环境下,萌发最快,低于85%很难萌发。6—9月,温度较高,培养料较湿且呈酸性,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有利于绿色木霉生长。

3.1.3 防治方法

对于绿霉应采取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1)桑黄的发菌培养室及栽培大棚要保持低温、低二氧化碳,加大空气循环,在较多桑黄子实体被污染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控制培养料含水量在33%以下。栽培场地要有排水沟,防止积水,可防止绿色木霉及其他杂菌生长。

(2)要选用高效低毒药剂,高效绿霉净是防止绿霉菌的有效药剂,其用法:取高效绿霉净1袋(15 g)兑入75%酒精7.5 kg,配置成“强效接种灵”,用于菌袋表面、接种工具及接种者双手消毒。发菌室及栽培棚入菌袋前3 d全面喷洒消毒环境,可杀灭包括绿霉在内的多种霉菌。发菌和栽培管理期间,每隔一周对菌袋表面及发菌场地喷洒消毒一次,可预防绿霉和链孢霉等霉菌发生;霉菌侵染菌袋初期,可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注射于病灶,可消除其病害。桑黄子实体出现霉菌污染时,可用绿霉净棉球擦除病斑,也可用40%二氧异尿酸钠稀释成1 000倍液喷雾,间隔3~5 d再喷一次,防止霉菌的进一步侵害和蔓延。

3.2 链孢霉Neurospora

链孢霉又称好食脉孢霉,是桑黄原种、栽培种发菌过程中常见霉菌,一旦发病,很难控制。菌丝初为白色或灰色,绒状,匍匐生长,分枝,具隔膜,后逐渐变成粉红色,并在菌丝上层产生粉红色粉末。菌落初期为白色粉粒状,后期为粉红色绒毛状。

3.2.1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链孢霉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在富含淀粉和糖的有机质上菌丝生长迅速,在高温期常见于潮湿的玉米芯表面长出链孢霉孢子,病菌在25~35℃下生长快速,培养基含水量在60%~70%菌丝长势好,快速形成孢子团。在密闭的瓶内菌丝生长较弱,难以形成孢子。pH在5.0~8.0适宜该菌生长。

3.2.2 防治方法

链孢霉菌丝生长速度快,传染力极强,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接种室和发菌场所的清洁卫生,严格控制污染源。

药剂防控可选用煤油火碱配制而成的水溶液,其配方:煤油1 000 mL,火碱2 500 g,加水至50 kg,搅拌溶解即成。用该溶液喷洒接种室、发菌室和栽培场地,或喷洒链孢速杀,可有效预防链孢霉的发生和扩散。一旦发现有菌袋长出链孢霉,立即用塑料薄膜袋套上,放炉灶上烧毁。

4 虫害的防治

段木栽培桑黄,当年虫害并不多见,发生虫害主要在第二年以后子实体恢复生长期。子实体遭受害虫侵害后,造成杂菌滋生、子实体咬成缺刻,出现斑点、干枯、萎缩、变黑,甚至会出现腐烂、死亡的现象。目前发现为害桑黄子实体的害虫主要有蛞蝓、尺蠖蛾(幼虫)及螨虫等。

4.1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蛞蝓俗称鼻涕虫,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为软体动物,身体裸露,柔软。无保护外壳,外形是不规则圆柱形,体为深橙色或黄褐色,并有零星的浅黄色或白色斑点,靠近足部两侧较浅,蹠足为淡黄色,分泌黏液为浅黄色,头部有2对淡黄色的触角,体中部肥大,两端稍尖,伸展时身长120 mm,宽12 mm左右。

4.1.1 为害症状

蛞蝓昼伏夜出,夜间出来活动取食,咬食桑黄子实体原基和鲜嫩的子实体,伤害其组织,为害严重时子实体残缺不全,并留下黏液线,有时在缺刻处诱发霉菌和细菌滋生,使子实体失去商品价值。

4.1.2 防治方法

清除栽培场地及四周的杂草、枯枝落叶等杂物,并撒上石灰粉,减少蛞蝓躲藏场所;针对蛞蝓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在夜间和阴雨天乘其取食时人工捕捉;也可用0.5%敌百虫水溶液浸泡萝卜条,或用炒麸皮拌敌百虫粉等毒饵晚上撒放在其活动处毒杀。

4.2 尺蠖蛾幼虫Biston betularia

尺蠖蛾成虫喜黑暗阴湿环境,不直接为害,在栽培棚床面附近棚壁上飞翔、活动、交配产卵,卵产生在覆土表层。幼虫孵化后在菇床上爬行,虫体圆柱形,长1.5~2.0 cm,宽0.2~0.4 cm,黑色,身上有黄色斑点,腹部10节,每节脊背有近三角形白色斑块,全身有较长绒毛,爬行时头及前身向前伸出,随之尾部前移,虫体中部高拱起前行。尺蠖蛾幼虫取食方式是咬食,常取食桑黄子实体较嫩的边缘及腹面,造成边缘缺刻,菌盖内侧出现凹凸不平的斑痕,伤害其组织,有时会诱发杂菌感染,降低桑黄品质。

预控方法:尺蠖蛾幼虫整个生长发育期均附在桑黄子实体腹面上,昼夜咬食为害桑黄,受害子实体的床面上见有虫屎,便可人工捕杀。

4.3 螨虫Tyrophagus Putrescetiae(schrank)

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蜱螨目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危害食用菌的螨虫种类繁多。各地区、各品种上出现的螨虫种类又有所不同。根据笔者十几年来观察,在吉林省尚未发现有螨虫为害,但在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以粉螨科的腐食酪螨为害桑黄较严重。因此,笔者主要介绍腐食酪螨防治。

腐食酪螨属于粉螨科,腐食酪螨属。成螨体型卵圆,柔软光滑,体长0.28~0.42 mm,污白或乳白色,雄虫体形小于雌虫。腐食酪螨无眼,无触角,口器为钳状螯肢;躯身上生长许多毛;足3对,节末端生一爪。幼螨体乳白色或因食物的颜色而变化,体形与成螨相似,体长0.12~0.15 mm,足3对。若螨体形与成螨相似,第一龄若螨体长0.2~0.22 mm,第二龄若螨体长0.32~0.36 mm,足4对。卵白色,长椭圆形。

4.3.1 生活习性

螨虫喜高温,15~38℃是其繁殖高峰,温度5~10℃时,虫体处于静止状态,温度上升至15℃以上,开始活动。螨虫以成螨和虫卵的方式在菇房层架间隙内越冬,在温度适宜和养料充分时继续为害。

4.3.2 危害症状

腐食酪螨的食性很杂,从幼虫到成螨的生长过程中,主要取食桑黄的子实体。螨虫群集于桑黄子实体基部,取食其根部,会致使其基部菌丝与子实体脱解,子实体失去养分供给而干枯死亡。腐食酪螨为害桑黄菌丝会造成退菌、培养基潮湿、松散,培养基(菌棒)失去出黄(菇)能力。同时,螨虫携带的病菌,会导致菌棒感染病害。

4.3.3 预防方法

(1)选用无螨虫的优良菌种;(2)培养料高温灭菌,杀灭害虫及虫卵;(3)菇房层架宜用无机材料,以减少螨虫的滋生场所,便于消毒杀虫;(4)选用安全低毒高效的杀螨剂防治,在菌种和菌棒入室(棚)前3 d用虫螨一熏绝烟雾剂熏蒸杀灭螨虫。桑黄菌棒排场后出黄(菇)前,用防虫灵喷洒场地,灭杀螨虫。

特别提示,在桑黄生长过程中,严禁往子实体上直接喷洒杀虫剂,以防农药残留超标。

猜你喜欢

杂菌培养料螨虫
太阳真能晒死螨虫吗
去年反馈最好的螨虫贴,这一贴能把600万只全杀光
老待空调房,更要防螨虫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蘑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交换生的计谋
螨虫真的那么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