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维生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2-11-28马丽姚延娇屈星王晓慧

癌症进展 2022年9期
关键词:叶酸卵巢癌癌细胞

马丽,姚延娇,屈星,王晓慧#

1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兰州 730000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约为30%,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严重威胁女性健康。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1]。子宫内膜癌可能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绝经延迟及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与遗传因素、基因表达异常、基因突变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通过食用蔬菜和水果摄取维生素可预防肿瘤[3]。每种维生素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抗氧化类维生素可延缓衰老,减少自由基对健康造成的危害,还可预防肿瘤[4]。近年来,多种维生素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本文对维生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1 维生素A 与子宫内膜癌

视黄酸(retinoic acid,RA)是体内维生素A 的活性形式,是维生素A 的代谢产物或类似物。RA通过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类视黄醇X 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发挥生物学功能。维生素A 对维持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分化表型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 缺乏会导致广泛的角化[5]。Cheng 等[6]研究发现,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 和HEC1A 具有一定影响,ATRA 可以抑制RL95-2 细胞增殖和迁移,但对HEC1A 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没有抑制作用。该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法分析RA 和RARα激动剂(AM580)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AM580 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β)与 转 录 因 子SMAD3 结合,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提示RA通过TGF-β/SMAD3 信号通路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上述结果表明RA 及其类似物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新的治疗靶点。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RA 信号转导,包括其代谢途径,从而阐明RA 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确切作用。

2 维生素B 与子宫内膜癌

维生素B 是一大类维生素的集合,在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健康状态、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作用。维生素B9又称叶酸,参与DNA 和RNA 合成、氨基酸代谢和血红蛋白合成,是细胞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物质[7]。研究表明,膳食摄入叶酸可能会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而维生素B6的膳食摄入可能会降低卵巢癌的发生风险[8]。叶酸受体α(folate receptor α,FRα)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可促进叶酸向细胞的单向转运,在许多原发癌和转移癌中过表达,包括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9]。在子宫内膜癌中,约80%的肿瘤细胞表达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且FR 表达升高可能是影响化疗反应的因素[10]。叶酸结合蛋白(folate binding protein,FBP)是一种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过表达的免疫原性蛋白。Jackson 等[11]研究评估E39+GM-CSF(一种叶酸结合蛋白疫苗)在预防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E39+GM-CSF是一种耐受性良好的肽疫苗,可引发强烈的剂量依赖性体内免疫应答,并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在子宫内膜癌中,肿瘤侵袭性与高水平的FBP 有关,FBP 可作为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3 维生素C 与子宫内膜癌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研究表明,维生素C 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在细胞外生成大量的H2O2并扩散进入细胞,通过产生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12]。此外,活性氧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一系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自身的抗氧化系统,进而造成DNA 损伤,加剧肿瘤细胞死亡。Bandera 等[13]荟萃分析表明,食物来源的膳食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 和β-胡萝卜素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呈反比,并指出需要大量队列研究来评估这种潜在保护作用。Kuiper 等[14]研究发现,细胞内抗坏血酸水平不足可能导致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 过度活化,HIF-1的激活导致实体瘤在代谢压力条件下不断成长。抗坏血酸通过羟基化反应降解HIF-1,人类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抗坏血酸含量影响HIF-1 的活性和肿瘤病理特征。维生素C 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 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高效、低不良反应的辅助用药,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带来福音。

4 维生素D 与子宫内膜癌

维生素D 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在光照下由皮肤产生,饮食途径也可以提供少量维生素D,维生素D 在肝脏和肾脏经过两次羟基化转化成25-(OH)-D3和1,25-(OH)2-D3。25-(OH)-D3是维生素D 在人体中的主要循环形式和活性形式,与维生素D 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维生素D 是维持血钙平衡和促进骨骼发育的一种激素,并被证明具有其他功能,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15]。

VDR 是一种转录因子,是类固醇激素核受体超家族成员,VDR 在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均有表达,包括骨骼、子宫、卵巢、阴道和外阴等[16]。1, 25-(OH)2-D3与VDR 结合后能够引起VDR 活化。活化后的VDR 可与自身结合形成同型二聚体,也可与RXR 结合形成异型二聚体,参与钙磷调节、基因调节及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应答[17]。

文献报道,维生素D 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液循环中维生素D 水平升高与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15-16]。维生素D 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黏附、侵袭和血管生成、炎性反应等参与肿瘤发生。Badary和Abou-Taleb[18]的研究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VDR的表达情况,发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DR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提示VDR 表达升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癌前阶段有关。An 和Song[19]的研究发现,VDR 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在组织学分级为G1级的子宫内膜癌中,细胞质中VDR 表达水平高于细胞核。细胞色素P450 家族成员24A1(cytochrome P450 family 24 subfamily A member 1,CYP24A1)是一种使组织中维生素D 失活的蛋白质,研究发现,CYP24A1 过表达降低了骨化三醇在肿瘤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孕激素可能有助于维持骨化三醇的抗子宫内膜癌活性[20]。但也有学者报道了不同的研究结果,Bergadà等[21]研究检测137 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55 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DR、24-羟化酶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核中VDR、24-羟化酶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细胞质中VDR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提示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维生素D 代谢改变,维生素D 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潜在的治疗靶点,但其具体作用及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5 维生素E 与子宫内膜癌

维生素E 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由两大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组成[22]。研究表明,蔬菜和蔬菜相关营养素(叶酸、维生素E)的摄入量增加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并且对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作用[23]。体外研究表明,生育酚的作用之一是降低肿瘤干细胞的活性,维生素E 不仅可预防活性氧类的致突变作用,而且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24]。Xu 等[25]研究调查了1204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212 例对照组女性,发现维生素E 补充剂能够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对照组女性比子宫内膜癌患者消耗更多的维生素E[26]。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α-生育酚转移蛋白(α-tocopherol transfer protein,α-TTP)的表达有关,子宫内膜癌细胞通过上调α-TTP 的表达而免受氧化应激[27]。维生素E 在预防女性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这些新发现有助于维生素E 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治疗。

6 小结

综上所述,在维生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中,关于单一维生素的研究很多,但未包括多种维生素,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未来应考虑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4种维生素的含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多种维生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维生素有望成为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更少的药物,使更多肿瘤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叶酸卵巢癌癌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导致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基因魔剪”给每个癌细胞打上独特标记
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预防性切除卵巢吗
常喝酒的人 要补叶酸
关于叶酸的一些疑惑
中老年人补叶酸可防卒中
黄蜂毒素能选择性杀死癌细胞
备孕吃叶酸,老公也有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