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2022-07-01冯佩呼延佩何源青

癌症进展 2022年9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良性影像学

冯佩,呼延佩,何源青

1咸阳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陕西 咸阳 712000

2宝鸡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 宝鸡 721000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2]。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重叠性,因此造成诊断难度增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准确、有效的鉴别手段是帮助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的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术前甲状腺癌的误诊率可高达40%~70%,且部分患者甲状腺内合并良恶性肿瘤,因此极易造成误诊及漏诊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3-4]。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可发挥重要作用,但据相关研究表明,其漏诊率较高,且灵敏度较低,因此应用价值受限[5-6]。目前病理学诊断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但由于需通过穿刺活检方式获得结果,加之甲状腺含有丰富血运,因此,穿刺过程中,极易造成恶性肿瘤转移,对进一步治疗及预后产生影响[7]。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过程中,通过影像学特征评估病灶病理学状态改变情况,提高早期甲状腺癌的诊断水平,且与超声诊断效能相比,灵敏度显著提升,但目前缺乏甲状腺良恶性结节MSCT 诊断过程中的具体影像学特征分析[8]。鉴于此,本研究讨论MSCT 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符合第8 版《诊断学》[9]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结果;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肿瘤;②合并甲亢;③合并甲状腺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n=42,甲状腺癌)和良性组(n=38,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6 例;年龄22~73 岁,平均(53.62±2.15)岁;病理类型:乳头状癌28 例,髓样癌4 例,滤泡状癌10例。良性组中,男性24 例,女性14 例;年龄21~74岁,平均(54.11±2.20)岁;病理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24 例,甲状腺腺瘤14 例。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仰卧体位,接受飞利浦Brilliance 64 排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嘱患者下颌抬起,扫描过程中避免吞咽动作及移动以避免锁骨影响。扫描以舌骨至胸廓入口为主要范围,并于扫描过程中,依据病变程度适当增加扫描范围。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50 mA,层距及层厚均为3 mm,螺距0.9。先平扫,后利用高压注射器以60~80 ml 注射剂量、3.0 ml/s 注射速率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将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并以多平面重组联合横轴予以图像观察,测量病灶CT 值,并计算差值。

1.3 观察指标

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MSCT 影像学特征,包括形态规则(规则、不规则)、边缘情况(模糊、清晰)、强化方式(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囊性程度(囊性、囊实性及实性)、有无砂砾样钙化及直径(<5 mm、≥5 mm)。②病灶CT 值:增强CT 值与平扫CT 值及二者差值。③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效能:主要通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予以评估。征象判断过程中,需有两名高年资医师于详细阅片后予以评估,若存在不同意见,需由上级医师加入协商讨论,统一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 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恶性组患者结节形态不规则率、边缘模糊率、不均匀强化率、囊实性及实性率、砂砾样钙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MSCT 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2.2 病灶CT 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平扫及增强CT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增强与平扫CT 值的差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灶CT值的比较(Hu,±s)

表2 两组患者病灶CT值的比较(Hu,±s)

组别恶性组(n=42)良性组(n=38)t值P值增强107.22±17.11 100.89±15.51 1.727 0.088平扫54.71±8.97 58.71±9.11 1.978 0.052差值52.51±6.25 42.18±6.12 7.456<0.01

2.3 MSCT 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MSCT 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88.10%(37/42),特 异 度 为81.58%(31/38),准 确 度 为85.00%(68/80)。(表3)

表3 MSCT 诊断甲状腺癌与病理结果的对照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好发于女性的常见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因素多与炎症、机体免疫、退行性病变及肿瘤相关。甲状腺结节随病情进展,临床表现发生改变,由于其呈现多样化,且早期隐匿性较强,无明显症状,仅伴随颈部不适感,因此诊断过程中,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情况[10]。甲状腺结节可依据组织病变程度分为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多见胶体结节、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恶性结节多见乳头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淋巴瘤及滤泡状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1-12]。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甲状软骨两侧,于正常情况下,甲状腺被膜分布于气管软骨膜之上,在患者进行吞咽动作时,其于甲状腺内的占位会随之移动,且甲状腺血运丰富,在其细胞内含丰富碘离子,可以倒三角形式呈现于CT 影像中,由于碘离子的富集,使其于CT 影像中多呈现组织结构清晰、结构规则、边缘光滑、密度高且分布均匀[13-14]。当甲状腺出现病变时,腺体细胞内碘离子减少,病灶区域在CT 影像中呈现不均匀密度或低密度[15-16]。

目前,临床针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无创评估方法主要有血清学肿瘤标志物、MSCT 和超声。据相关研究表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过程中,单独予以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评估,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应用价值,但此类诊断多应用于中晚期患者,在早期诊断中可靠性较差,应用价值受限。单纯超声检查过程中,由于检查结果可受检查者的主观性及检测仪器精准性等复杂因素影响,因此易造成漏诊及误诊事件的发生,影响诊断准确性[17-18]。随着MSCT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临床发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采用MSCT 诊断可有效提高分辨率及扫描精准度,针对可疑恶性病变,多通过增强造影方式予以进一步扫描,可使恶性病变的筛查力度增强,漏诊风险降低。研究表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过程中,MSCT诊断方式较超声检查的灵敏度可提升30%以上,但对MSCT成像特征无充足性分析[19]。

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组患者结节形态不规则率、边缘模糊率、不均匀强化率、囊实性及实性率、砂砾样钙化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SCT 影像学征象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重要性。分析原因可能在于:①绝大多数研究表明,影像学检查中,单纯利用甲状腺钙化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并不可靠,但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癌患者结节钙化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病理学研究将钙化的原因归结于钙质的沉积。甲状腺癌的钙化主要由于甲状腺结节异常增生后,增生组织可能发生缺血性坏死、机化或吸收,进而形成钙化,就本研究而言,甲状腺癌钙化率更高,且多呈砂砾样钙化;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同样可发生钙化,其钙化形状多以弧形为主,发生部位多位于肿块边缘,发生原因多与血肿机化吸收或炎症相关,多为甲状腺结节壁钙化[20-21]。②甲状腺结节恶性发展过程中,由于病灶组织增生无规律性且不可调控,因此造成肿瘤组织的不规则化,从而提高增生组织形态不规则率。③甲状腺恶性结节于MSCT 征象中表现出明显强化现象,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细胞的不断促进下,呈现持续性形成状态,进而对肿瘤组织产生丰富的血液供应,二者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甲状腺恶性结节于MSCT 征象中可显示边缘回声不规则,不规则边缘强化率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相比,可提升5%以上;钙化灶率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相比,可提升15%以上[22-23]。④甲状腺癌发展过程中,由于病灶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生长速度较快,因此会造成瘤体内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形成囊变区,且此囊变区囊壁结节多呈不规则化,增强扫描呈现囊内不规则结节,囊实性及实性率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良性结节同样可发生囊变,但其囊变区域多呈壁薄、囊壁无强化、囊变边缘规则。⑤本研究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癌患者的结节直径比较,无较大差异,表示结节大小的差异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无关。有研究认为,病灶直径越小,甲状腺结节的良性率越高,但本研究可见38.1%的恶性结节直径<5 mm,由此表明甲状腺癌较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一定差异性,其病灶直径大小与良恶性无关。甲状腺微小癌由于直径较小,易在检测过程中被容积效应掩盖,造成漏诊,本研究中病例被发现,可能与人们对甲状腺癌的重视程度及体检的普及具有较大关系,使患者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而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促进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予以对照,可对MSCT 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发现其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因此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单独诊断方式,且其诊断结果在临床诊疗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但MSCT 在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漏诊率及误诊率,因此,为提升诊断价值,诊断过程中可于必要的情况下,通过血清学肿瘤标志物予以辅助诊断[24]。

综上所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MSCT 影像学特征除结节直径外,差异均较大,诊断结果可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良性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睡眠质量差的女性甲状腺癌风险高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