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维生素D 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2022-11-27胡颖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神经递质维生素神经

胡颖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多发并发症,李欣仪等[1]调查中其发生率高达55.99%。DPN 作为一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生理健康,而且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抑郁为DPN 患者的主要心理病理学特征[2],DPN病程越长, 抑郁发生率往往越高, 总发生率达到43.11%[3]。 与此同时,大量研究证实,DPN 患者多伴有外周血25(OH)D 水平降低,25(OH)D 变化参与DPN 发生及发展。而且,相关研究证实,25(OH)D 降低是导致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抑郁的主要原因[4]。由此判断,25(OH)D 降低可能是导致DPN患者发生抑郁的重要原因, 但是目前缺乏相关研究资料,尚无法明确这一结论。 基于此,该研究以该院2020 年1—10 月收治的96 例DPN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25(OH)D 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6 例DPN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 以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估心理抑郁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分为抑郁组、 非抑郁组。其中,抑郁组69 例患者,男36 例,女33 例;年龄45~76 岁,平均(59.82±10.27)岁。 非抑郁组27 例患者,男14 例,女13 例;年龄44~78 岁,平均(59.75±10.3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DPN 诊断标准:①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5]中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DPN相关症状体征,如四肢末梢麻木、感觉异常、刺痛等,经临床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皮肤神经活检证实DPN。 抑郁判定标准:以SDS 量表评估抑郁情况,该量表共含有20 条目,条目分1~4 分,计算总评分,总评分≥53 分视为抑郁,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纳入标准:①确诊DPN;②心、肝、肾功能正常;③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检查、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感染性疾病,或伴其他糖尿病并发症者;②以往有抑郁症史,或其他心理疾病史者;③合并有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等其他可引发抑郁的因素者;④有痛风、肾衰、高尿酸血症等会导致维生素D 异常的因素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 内,检测血清25(OH)D水平。

采集样本:采集每位患者2 mL 空腹(≥8 h)外周静脉血,于常温环境中放置、凝固,然后在3 000 r/min、8 cm 离心半径条件下离心处理20 min,获取血清。

检测:以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试剂盒由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京药监械准字2013第2400388 号),相关检测交由该院检验科进行。

参考值:≥50 nmol/L(化学发光法)。<50 nmol/L 视为维生素D 缺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抑郁组、 非抑郁组患者25 (OH)D 水平差异,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维生素D 缺乏率。 在此基础上,以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25(OH)D 水平与SDS 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分析法,以相关系数r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 性,|r|<0.2 基 本 不 相 关,0.2≤|r|<0.4 为 弱 相 关,0.4≤|r|<0.6 为中等相关,|r|≥0.6 为强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5(OH)D 水平对比

抑郁组25(OH)D 水平为(37.25±9.61)nmol/L,非抑郁组25(OH)D 水平为(46.24±10.12)nmol/L,抑郁组患者低于非抑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59,P<0.001)。

2.2 两组患者维生素D 缺乏率对比

抑郁组中21 例维生素D 缺乏,占77.78%;非抑郁组中33 例维生素D 缺乏,占47.83%。抑郁组患者维生素D 缺乏发生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4,P=0.008)。

2.3 DPN 患者25(OH)D 水平与SDS 评分相关性分析

以Pearson 相关分析法探究DPN 患者25(OH)D水平与SDS 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究DPN 患者维生素D 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经分析,25(OH)D 水平与SDS 评分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457,P<0.001),即25(OH)D 水平越低,SDS 评分越高。

3 讨论

DPN 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损害,DPN 后抑郁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会加重患者的痛苦[6]。 而且受抑郁情绪影响,DPN 后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异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重者甚至有自残、自杀倾向。 因此,防控抑郁为DPN 临床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该研究基于目前研究现状,探索维生素D 与DPN 患者抑郁之间的关系。

诸多研究资料证实,维生素D 与人体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均密切相关[7]。 一方面,维生素D 缺乏直接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小儿佝偻病及成人软骨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及发展过程[8]。 另一方面,维生素D 还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精神状态,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目前,维生素D 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维生素D 缺乏会介导胰岛β 细胞损伤,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进展,可引发一系列代谢综合征。 近年来, 越来越多研究指出,维生素D 参与DPN 过程,如徐清田等[9]研究证实,25(OH)D 水平降低会增加DPN 发生风险,而且可能通过影响糖脂代谢、 炎症反应加快DPN 进展。但是,尚缺乏关于DPN 患者维生素D 与抑郁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基于SDS 抑郁筛查,将96 例DPN 患者分为抑郁组、 非抑郁组, 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25(OH)D 水平[10]。经观察发现,抑郁组患者25(OH)D 水平较非抑郁组患者显著降低(P<0.001);而且抑郁组中维生素D 缺乏率77.78%,也显著高于非抑郁组的47.83%(P<0.05)。 表明DPN 抑郁患者25(OH)D 水平明显下降,普遍存在维生素D 缺乏[11]。

进一步以Pearson 相关分析探究DPN 患者25(OH)D 水平与抑郁之间的相关性, 以分析维生素D 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经研究发现,DPN 患者25(OH)D 水平与SDS 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57,P<0.001),这与周晶晶等[12]研究相符。由此判断,DPN 患者的维生素D 缺乏会增加抑郁发生风险,维生素D 缺乏越严重, 抑郁发生风险越高。 提示临床中可以通过检测DPN 患者的25(OH)D 水平,预测抑郁发生情况。

对于DPN 患者维生素D 对抑郁的影响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经相关研究分析,该研究认为,DPN 患者维生素D 缺乏能够通过神经免疫调节、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合成等参与抑郁发生过程[13]。 维生素D 为脂溶性维生素、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与固醇密切相关,是类固醇激素中的重要成员,而且是唯一一种不经过胆固醇合成的类固醇激素, 这种特性使其具有一些与其他类固醇激素不同的作用[14]。 人体中的维生素主要以麦角钙(D2)、胆钙化醇(D3)形式存在,其中以后者居多。 维生素D 主要经由食物获得。 维生素D 能够通过机体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参与生理活动,影响生理各个生理系统,包括大脑。 维生素D 参与大脑许多功能,包括神经保护、神经免疫调节、神经递质合成等,而且维生素D 能够影响神经干细胞生命周期、存活情况、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分化。 一旦维生素D 缺乏,其在大脑中的正常作用减弱,神经免疫调节功能、对于神经的保护功能均减弱,神经递质合成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肾上腺素缺乏[15]。 抑郁的发生正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缺乏所致, 由此判断,DPN 患者维生素D 缺乏可能是通过上述机制造成大脑神经递质缺乏,进而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针对性补充维生素D,改善DPN 患者维生素D 缺乏可能有助于预防抑郁。

综上所述,DPN 患者维生素D 与抑郁密切相关, 维生素D 缺乏会增加抑郁发生风险, 维生素D缺乏越严重, 抑郁发生风险越高。 临床中应积极对DPN 患者进行维生素D 检查,针对性补充维生素D,以预测抑郁的发生。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维生素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神经”病友
怡神助眠汤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