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型甘薯大垄双行滴灌栽培技术

2022-11-26高海堂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薯块鲜食甘薯

高海堂

(菏泽市东新农场,山东菏泽 274500)

甘薯,又名红薯、地瓜、山芋、红苕、番薯等,是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因产量高、适应性强、耐贫瘠等特点而大面积推广种植[1]。根据薯肉颜色特点及用途,可以将甘薯划分为鲜食型、淀粉型和色素型。鲜食型甘薯的特点是薯肉黄色、红色或橘红色等,块根可溶性糖和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中微量元素,可用于蒸、烤、炸、熬、煮等,口感较好,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保健意识逐步增强,鲜食型甘薯逐渐走上餐桌,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成为人们餐桌上调节口味、丰富生活的保健食品[2]。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甘薯种植过程不重视水肥管理、田间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薯块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本文根据多年经验,介绍了一种鲜食型甘薯大垄双行滴灌栽培技术,以期为鲜食型甘薯规模化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1 栽前准备

1.1 地块及品种选择

甘薯是块根作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为获得高产、优质、品相好的薯块,栽培土壤应具备以下3个条件:一是要选择非酸化、盐碱化、连作等障碍性土壤;二是肥力条件较好,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满足甘薯生长过程对养分的需求;三是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根系生长及块根膨大。一般选择土壤质地疏松、耕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透水性好、便于运输的地块,以沙壤土为最优选择。甘薯种植一般3年轮作1次,一般采用甘薯—豆类、甘薯—蔬菜、甘薯—玉米等轮作模式。

优质品种是鲜食型甘薯高产栽培成功的关键。近年来,一些甘薯新品种的大力引进以及脱毒甘薯苗的推广助推了甘薯产业发展。根据笔者多年栽培经验,一般选择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薯块整齐的品种,鲜食型甘薯推荐使用烟薯25、烟薯24、龙薯9、西瓜红等品种为主,普薯32、苏薯8号、龙薯9号、北京 553、济薯 26等为辅[3]。

1.2 整地施肥

地块选好后要施肥,甘薯施肥一般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同时要重视有机无机养分配合施用。一般情况下,需施腐熟农家肥22.5~30.0 t/hm2,根据地块肥力高低机械撒施甘薯专用控释掺混肥(9-11-22 或 15-12-20)675~900 kg/hm2,具体施用量可根据地块确定,地力贫瘠地块可适当多施,地力肥沃地块可适当少施。施肥的同时,每100 kg化肥掺入1~2 kg 3%辛硫磷颗粒剂,对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施肥后进行机械深耕、耙地,一般要求深耕25 cm以上,然后机械均匀耙地1~2 遍。

机械深耕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防涝的能力,具体可根据土壤特性、耕层深度、根系分布等状况来确定。深耕过深,会破坏土层原有结构,生土被翻到地面上,对植株生长不利;过浅,则达不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作用。旋耙可起到平整地面、疏松表土的作用,一般是用旋耕机犁刀将表层10~15 cm的土壤切碎、混合。旋耙的同时镇压一遍,压平地面、压实土壤,使土壤上实下暄,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散失,利于保墒及后续起垄作业。

1.3 育苗

定植前45 d左右,地面温度持续达到10℃时开始采用小拱棚育苗[4]。育苗场地要选择地块平整、向阳通风且土壤无病害的地块。按照沙土∶草炭∶腐熟粪肥=6∶2∶2的比例配制苗床土, 苗床下铺垫 5~10 cm苗床土。将种薯芽口朝上45°斜插入苗床土中,然后用苗床土轻轻覆盖。种薯摆放前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5 min,可有效防治细菌性病害。甘薯发芽温度一般在30℃左右,出苗前后温度要不低于30℃,出苗后3~5 d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移栽前7 d进行通风炼苗并减少浇水,使薯苗适应外部环境,提高薯苗成活率。种薯出苗20 d后,选取顶端长势良好的壮苗,采用高剪苗方式进行剪苗,即从苗床地表上3 cm以上开始剪苗,可起到预防种薯携带病菌的作用。一般薯苗长度20~25 cm,至少带有4~5节。移栽时,要剔除老、弱、病、残苗,将筛选后的甘薯苗根部5~8 cm完全浸入50%多菌灵500倍液中,使药液与甘薯根部充分接触,既能提高薯苗的成活率,又可以防治病虫害。

2 适时栽培

2.1 起垄

栽插前要运用起垄机械进行起垄作业,以保障薯块在土壤中的透气性,增大昼夜温差,促进雨后降渍,最终有利于甘薯块根的形成与膨大[4]。鲜食型甘薯大垄双行滴灌栽培技术模式要在栽培前起高垄,垄沟深、垄面平整,方向以南北向为最好。一般甘薯种植要求垄宽1 m,垄高0.4 m,每垄上错位栽培2行薯苗,一般株距20~25 cm,种植密度控制为5.25万~6.00 万株/hm2。

2.2 定植

起垄后先在每垄顶端铺设滴灌带,然后覆盖黑色地膜,可起到增温、避光、保湿、除草等效果,起垄、铺设滴灌带、覆膜可借助机械作业一次完成,达到省工、省时、高效的目的。滴灌带能够保障甘薯生长过程中水、肥均匀施入,能够根据甘薯水肥需求,灵活控制供水,实现省水、省肥,节水、增效。布设水肥一体化设施,主管采用650 mm聚乙烯管,每垄2行薯苗间铺设1条滴灌带,滴灌带选用16 mm双翼迷宫滴灌带。按20~25 cm的株距用打孔器打孔,薯苗采用船形栽培方式,确保3~4节埋入土中,薯苗与黑膜之间覆土。薯苗栽插气温不宜过高,要避开高温时段,一般选择无风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后要通过滴灌带浇水20~30 min,确保成活率。一般鲁西南地区春薯5月开始栽培,夏薯于麦收后(6月10日左右)开始栽培。

2.3 查苗补缺

甘薯定植后因天气干旱、薯苗弱小、昆虫啃咬或栽插不当等原因造成缺株时需要查苗补苗。一般甘薯栽插后5~7 d可基本成活,开始扎根生长,此时应查苗补缺,边查边补,补苗时应选择健壮、整齐的大苗,栽插后浇足水分,待水渗下后覆土,力争补1株活1株,确保田间长势一致。

3 田间管理

3.1 水肥管理

甘薯栽插后要通过滴灌带及时浇水,初次浇水要根据具体土壤墒情将水浇透。浇水不宜过多,浇水过多,容易降低地温,不利于甘薯缓苗。一般浇水20~30 min,以薯苗周围形成直径10~15 cm的湿润区为宜。甘薯栽插后30~45 d是甘薯发棵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土壤含水量适当浇水,同时根据地力情况结合滴灌追施尿素75~150 kg/hm2。

甘薯生长过程中水肥管理的原则是生长前期要保障水分供应,促使薯苗快速生长,形成足够的叶蔓,制造充足的光合产物供薯块膨大;中期控水,防止旺长徒长;后期可视土壤墒情适当滴灌供水,防止叶蔓早衰。甘薯是喜钾作物,钾肥可以提高薯块产量和品质,一般春薯种植中后期需要结合滴灌浇水施钾,可追施K2SO4150~225 kg/hm2或KH2PO475~150 kg/hm2;夏薯由于生长季短、目标产量低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少量追钾。

3.2 化控管理

甘薯种植期间正值华北平原高温多雨季节,此时甘薯藤蔓生长较快,叶蔓旺盛,管理过程中如不合理进行化控,就会导致甘薯地上部藤蔓旺长,地下块根膨大受限,造成源库失衡,严重影响甘薯的块根产量与品质。一般来说,水肥条件较高的地块,长蔓型品种如烟薯25等在封垄后7~15 d和8月中旬进行2次化控,每100 kg水加甘薯控旺膨大素240 mL进行叶面喷施,用量1 500 mL/hm2,以减缓甘薯藤蔓徒长,促进源物质向库的转运,增加结薯数量,加速养分向薯块转移,促进薯块膨大[5]。

3.3 杂草防治

鲜食型甘薯在叶蔓封垄前要进行杂草防治工作。薯田杂草一般不建议使用除草剂,一般是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即用锄头将杂草锄去,同时也将表层土疏松,在薯苗封垄前,一般要进行1~2次中耕除草,时间宜早不宜迟。这样不仅可清除杂草,也可减轻土壤板结现象,还能起到保湿保墒的作用。若耕锄不及时或一些地块杂草过多,可用10%精奎禾灵除草剂750~1 500 mL/hm2进行化学除草。甘薯封垄后,由于薯蔓的遮盖,杂草生长受限,一般无须再进行除草。

3.4 病虫害防治

甘薯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农业、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业防治方面,选择高抗病性甘薯品种,培育优质健壮苗,实行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及时中耕除草,降低虫口基数。采用高剪苗,选育健康壮苗,确保薯苗健康不携带病毒。根腐病等病害主要在储藏、育苗环节传播,可通过农业措施防治。生物防治方面,利用生物药剂防治线虫,微生态制剂防治其他病虫害;对于麦蛾和天蛾等害虫,可在田间放置性诱剂诱杀成虫。化学防治方面,甘薯生长期易发生茎线虫病和黑斑病,茎线虫病防治,可结合滴灌装置将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和淡紫拟青霉微生物菌剂施入植株根部;黑斑病防治,可用40%多菌灵1 000倍液灌根[6]。

4 适时收获

薯块是甘薯重要的营养器官,也是来年甘薯重要的繁殖器官。甘薯生长过程中块根没有明显成熟期,只要温度、水分等条件适宜,叶蔓会一直生长,薯块也会一直膨大。甘薯薯块一般10月中旬开始收获,因为此期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会出现早霜,叶蔓也已基本停止生长。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甘薯破蔓收获一体机逐渐开始应用。甘薯破蔓收获一体机可通过一遍作业同时完成叶蔓破碎和薯块刨出。薯块挖出后在田间晾晒1~2 d,清除薯块上的泥土,然后分级装筐入库贮藏。收获时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薯块间相互碰撞造成的表皮损伤。收获结束后,及时清理滴灌带、地膜、叶蔓等,清洁田园。

5 入库贮藏

受供需影响,鲜食型甘薯价格波动较大,而通过合理贮藏可以减少供需对价格的影响,延长销售周期,提高经济效益。鲜食型甘薯一般在恒温库中贮藏,薯块入库前第一个环节是消毒,清理完上年度残渣后在库房中喷洒杀菌剂,彻底杀菌之后密封3~4 d后进行通风。鲜食型甘薯表皮薄、含水量大,收获和搬运时容易碰撞造成损伤,而损伤处又极易招致病菌侵染导致腐烂,进而降低鲜食型甘薯的品质。因此,甘薯贮藏前先筛选,剔除烂薯、冻薯、病虫伤薯。筛选后的甘薯要在通风条件下室温放置48 h进行愈伤处理,贮藏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薯块,以延长贮藏时间,有效抑制贮藏过程中的细菌性腐烂。

鲜食型甘薯没有休眠期,贮藏期间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量,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温度控制在10~12℃之间、湿度控制在75%~80%之间、氧气含量不低于5%。贮藏3个月后,商品薯率可达90%以上,赶在春节前后上市,可大幅提高经济效益。贮藏过程中要及时查看薯块情况,发现腐烂薯块要及时剔除。同时,控制库内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贮藏初期注意通风降温,贮藏中期注意保温防寒,贮藏后期注意恒温换气[7]。

猜你喜欢

薯块鲜食甘薯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甘薯黑斑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举行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甜甘薯
甘薯的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