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侨华人在全球抗疫斗争中的角色、挑战与对策

2022-11-26聂浩然庄晓静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抗击华侨华人

聂浩然,庄晓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2019年12 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3月10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4.502亿例,死亡病例达到6,019,085例[1]。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抗击疫情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首要大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时所言,“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2]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融通中外的桥梁与纽带,华侨华人在这场疫情中扮演了重要而积极的角色,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与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关于华侨华人抗击疫情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总结海外华侨华人的抗疫贡献以及在抗疫斗争中所遇困境(陈奕平、尹昭伊、关亦佳,2020;陈奕平,2020;曾少聪、陈慧萍,2020;邢菁华、龙登高、张洵君,2021),另一方面则从侨务工作(张赛群,2021)、公共外交(吴俊青、潮龙起,2020;陈奕平、许彤辉,2020;夏莉萍、许志渝,2021)、医学认知(张玉等,2021)等多元视角探讨华侨华人在疫情中的境遇与发展对策,而关于疫情斗争中华侨华人的角色探讨还较为匮乏。本文拟以新冠疫情下的华侨华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主流媒体以及相关华侨华人网站刊载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探讨华侨华人抗击疫情的角色作用与其发挥角色作用面临的挑战、解决对策。

1 华侨华人在抗疫斗争中的三重角色

20世纪90年代初期,贝丝、席勒和布兰克在各自的研究中发现移民往往穿梭于母国与居住国,积极参与两国的活动,这与以往认知中认为移民者是“拔根”的有所出入,为了更好解释这种新发现的现象,他们开始使用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概念来表达移民跨越国界的相互联系的社会经历,并指出许多移民是跨国移民,他们深深扎根于居住国,但又维持与母国的多重联系。[3]虽然本文探讨的华侨华人并非仅指移民者,但是跨国主义理论却能较好解释华侨华人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有了新的变化,他们在积极融入居住国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密切关注祖籍国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固守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认同。基于此,华侨华人在疫情爆发与蔓延之时,一方面对祖籍国进行支援,成为祖籍国抗击疫情的坚定支援者;另一方面又是居住国疫情防控的自觉参与者。此外,在支援祖籍国与居住国的过程中,华侨华人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者。

1.1 祖籍国抗击疫情的坚定支援者

新冠疫情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的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冲击,华侨华人第一时间为祖籍国奉献力量。

一是物质上积极捐款捐物。疫情初期华侨华人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进行捐赠,包括护目镜、温度计、防护服、口罩等物资及资金。根据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公布的《2020年度工作报告》显示,在中国侨联的倡议下,无数的海外侨胞通过华侨基金会对祖国抗击疫情进行了援助与捐赠,捐赠者覆盖六大洲,40个国家,105个主要侨社团。截至2020年底,共到账抗疫捐赠款折合人民币约2.76亿元,食品、药品及防护物资折合人民币199万元。拨付捐赠款245笔,拨款资金达2.68亿元[5]。这一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更新,展现了华侨华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二是精神上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一方面华侨华人通过传递正能量鼓舞中国人民,如为中国武汉录制鼓励视频、音乐等;另一方面则是反击污蔑抹黑中国的言论,坚定维护中国形象。疫情期间,针对荷兰电台改编演唱辱华歌曲,当地57家侨团集体维权交涉,涉事主持人公开道歉[6];澳大利亚记者罗旭能、澳华论坛主席李逸仙等16人联名发表《关于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民族团结的公开信》,提出种族歧视破坏了澳大利亚社会团结,号召全澳人民在疫情期间要团结起来,杜绝种族歧视[7]。

1.2 居住国疫情防控的自觉参与者

随着中国防疫措施的积极实施,国内疫情渐趋好转,彼时国外疫情肆虐,海外华侨华人又投身居住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防控疫情包括预防控制与抗击等步骤,据此,华侨华人参与居住国疫情防控具体表现为自觉落实自我隔离措施,同时积极为居住国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一是防控疫情的自觉配合者。华侨华人秉持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是采取自我防护措施第一步的理念,积极自觉居家隔离、佩戴口罩、注重卫生防护。意大利中北部普拉托市的华人社区在战疫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一直保持着新冠肺炎“零感染”纪录,普拉托华侨华人联谊会会长徐秋林透露了原因:早在意大利疫情发生初期,华侨华人就已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外出[8];同时,华侨华人积极接种疫苗,力求构筑坚强的抗疫防火墙。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主席林海岩积极帮助华侨同胞安排疫苗接种,并表示“大部分侨胞都愿意接种,特别是中国疫苗”[9]。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华人自发阻断聚集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阻止了疫情的传播。如新加坡华人社团一改往年线下端午活动,通过线上的端午节晚会举办包粽子比赛、有奖问答比赛和幸运抽奖等活动,表达对前线医护人员的支持和敬意。

二是抗击疫情的自发参与者。抗击疫情需要人力、物力与财力多方面的支持,在人力支援方面,从事医用品生产、医护行业、教育行业、新媒体行业等的华侨华人克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奉献了力所能及的力量;更有华侨华人积极投身志愿活动,承担着当地疫情防控的后勤工作,如阿根廷华侨华人自主组建了一支“抗疫义工队”,为同胞们排忧解难、奔走忙碌,给确诊的华侨华人分发口罩、买药送饭、接送小孩等。在财力物力支援方面,海外华侨华人以个人、侨团组织与企业等方式对居住国提供了物质资金方面的资助与支持,第二代泰籍华人谢国民投资1亿泰铢(约2220万元人民币)建造口罩工厂,并将生产出的口罩全部免费提供给当地医疗机构和普通百姓。[10]

1.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者

2020年3 月,习近平复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提及“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11]。表明了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心系中国、与中国守望相助的华侨华人在疫情爆发之时也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拥护与践行。

在疫情初期,华侨华人援助的对象是祖籍国;在疫情肆虐海外之时,华侨华人投身居住国的疫情防控中。华侨华人在自觉加强疫情防护的同时,为祖籍国与居住国捐款捐物、自愿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活动、搭建线上平台实时传播疫情信息,他们中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当地感染人员治病救疗、当地华商们互相帮扶同舟共济。华侨华人用其跨国抗击疫情的实践推动了人类生命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经济政治共同体等深化发展,实际上这正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写照。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向踊跃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12]

事实上,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这样庞大的群体积极参与到祖籍国与居住国的疫情防控之中,将中国与世界各地由点到线再到面,织成了更为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换言之,华侨华人用实际抗击疫情的行动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深化发展。

2 华侨华人在抗疫斗争中发挥角色作用面临的挑战

华侨华人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在现实发挥角色作用的过程中华侨华人受到了诸多制约,除了疫情自身带来的冲击,反华人士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国内对华侨华人的抗疫贡献宣传报道不到位等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1 疫情对华侨华人自身处境带来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给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带来了巨大冲击,包括卫生健康、经济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部分国家秉持着“群体免疫无惧疫情”的观念,对于疫情的防控意识与措施不到位,造成疫情进一步肆虐,使得共处同样环境的部分华侨华人卫生健康受到损害,在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恐慌情绪也随之弥漫。除了身体健康问题,疫情还给华侨华人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阻碍。海外多数华侨华人从事服务性行业,疫情下餐饮行业、美发行业客流量大幅减少,造成华侨华人门店倒闭或是工作流失,亚总会会长陈善庄谈到“连日来奥密克戎的肆虐,给餐饮业、旅游业和航空业都带来沉重打击”[13]。同时,随着中文学校停止线下教学,“小华侨”们线下学习被迫中断。在生活上,疫情带了生活成本的飞速上涨,生活物资与防疫物资价格是平日的几倍,在美工作的大部分华侨华人认为抗击疫情是长时间斗争,因此他们领到救济金的第一时间是存起来或是用于填饱肚子,丝毫不敢乱花[1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各层次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当低层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将会限制高层次需求的实现[15]。疫情使得大部分华侨华人生活健康陷入困境,换言之较低层次需要得不到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较高层次需求的实现,如为共同抗击疫情奉献力量。因此,疫情本身的冲击很大程度束缚了华侨华人在抗疫斗争中的角色作用发挥。

2.2 国外疫情政治化与污名化影响恶劣

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同时也加剧了国际关系中既有的各种矛盾,西方一些政客、媒体在尚未弄清楚病毒源自何处的情况下,便开始别有用心地栽赃、怪罪、污名化中国,费尽心机制造出“政治病毒”,如在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将“新冠病毒”命名为COVID-19后,美国一些政客却放弃科学命名直呼“中国病毒”;澳大利亚天空新闻频道发布题为“布里斯班男子被检测出致命的‘中国病毒’”的荒谬新闻等。中国台湾人类学家刘绍华曾预测,这次疫情的发展必然带来“COVID-19=武汉=中国=中国人=华人=亚洲人”的国际反应[16],在海外政客的谬论宣扬下,不少华侨华人被认为是病毒的携带者,遭受到了谩骂谴责与歧视。根据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布的一项调查,近五分之一的当地华人曾经因为血统而遭受人身威胁或攻击、三分之一的华人被冠以种族主义歧视性的称呼、超过三分之一的华人遭遇过不公正对待[17]。美国参议员科尔宁认为疫情源于中国文化,“因为在那里的文化中,人们吃蝙蝠、蛇、狗和其他东西”,由此美国民众关于亚裔饮食的谣言一度甚嚣尘上,对亚洲食物开始反感,导致华侨华人受到各种歧视,经营的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18]。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直接指出,由意识形态偏见和双重标准引起的“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19]。事实确实如此,在新冠疫情的高压以及没有根据的指责下,华侨华人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现实生活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成为了华侨华人为祖籍国与居住国抗击疫情奉献力量的巨大阻碍。

2.3 国内对华侨华人抗疫贡献宣传不到位

新闻媒体是抗疫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也肩负着塑造、传递抗疫主体形象的重要责任。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媒体、报纸期刊关于疫情的报道实时更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国内团结抗疫的积极形象,然而与之相对比,关于海外华侨华人这一抗疫群体的新闻报道却显得尤为不足。一方面是正面报道较少,国内群众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抗疫贡献知之甚少。当前关于华侨华人相关疫情的报道集中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等,而普通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使用率较高的微博、抖音、微信等软件却较少主动推送关于华侨华人疫情斗争的纪实信息与资料,正面报道不到位削弱了人们认知上关于华侨华人与抗击疫情贡献的关联度。另一方面是当负面新闻出现,部分以流量利益为主的媒体加大对新闻的报道力度,如个别侨胞回国不遵守隔离规定的任性做派等,从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形象塑造而言,正面新闻匮乏而负面新闻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群众对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抵触。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侨华人的抗击疫情贡献容易被掩盖,取而代之的是对该群体的误解或是不全面不客观的认识。大多数华侨华人一直以来都有深厚的中华传统的文化认同感,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多华侨华人在到达居住国之前就在祖籍国完成了社会化的进程[20],与出生地(祖籍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心系祖国,期盼与祖国人民一道攻坚克难。然而这种热烈的期盼与付出,当情感上得不到同根生的民族群体的认同时,或将变得困惑与迷茫,这也将阻碍华侨华人作为祖籍国与居住国联系纽带的角色作用的发挥。

3 华侨华人在抗疫斗争中发挥角色作用的对策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华侨华人不管是对祖籍国还是居住国都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可以说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会有华侨华人踊跃奉献的身影。立足当下,疫情是一场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对抗的战斗,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必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对此,寻找对策克服困境,帮助华侨华人更好发挥其在全球抗疫斗争的角色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进一步完善海外华侨华人应急救援机制,助力华侨华人应对疫情

海外疫情爆发之际,中国政府密切关注华侨华人的身体健康、生活状况等,采取了多样化的措施帮助其重回生活轨道。但是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庞大,同时具有分散化的特点,加剧了现实中海外救援的难度,为此,完善海外华侨华人常态化应急救援机制是关键的一步。一是要继续加强对华侨华人的救援力度。当前海外一些国家疫情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华侨华人的生活健康也持续受到威胁,对此中国相关部门应当与海外华侨华人保持密切联系,持续关注华侨华人的需求,积极动员海内外同胞为他们提供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援助。二是搭建海外抗疫信息共享平台。疫情爆发之时将有关疫情的实时信息、救援渠道等进行共享可以有效帮助华侨华人掌握疫情信息,稳定情绪,理性抗疫。疫情之下多地华侨华人纷纷自发组建互助群,但是由于自发组建的原因导致其影响力较微弱、涉及范围有限,而以官方带头搭建实时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可以有效弥补该缺陷,因此可以以中国外交部在微信及官方网站实时发布的领事服务信息为基础,组建华侨华人负责人互助群,由各地负责人实时传递信息,确保疫情的信息准确性与受众对象的广泛性。三是适当增加人力资源投入。根据2012年外交部领事司的数据,平均一名外交人员要面对13万海外中国公民[21],疫情下援助任务繁重、时间紧张,而华侨华人的数量庞大,援助者与待援助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援助难度陡增,多地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反映疫情以来始终保持着连续奋战的状态,华侨华人的援助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在此背景下,可以适当增加外交人员编制,同时注重与居住国华侨华人社团加强联系,发挥非政府力量协同援助华侨华人度过难关。总而言之,帮助华侨华人在疫情中保持生命健康与有序生活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是华侨华人在全球抗疫斗争中发挥多重角色作用的基础与保障。

3.2 以抗疫成就对国际质疑作出强有力回应,维护中国国际形象

华侨华人与中国是紧紧相依的,疫情大背景下部分国家对于中国的污名化致使海外华侨华人也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削弱了华侨华人抗疫角色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为华侨华人发挥抗疫角色作用争取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其一,以中国为出发点。必须继续主动正面地回应这些污名化与质疑声,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无端指责,积极向世界呈现中国的抗疫成果与贡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在记者会上驳斥疫情相关谣言,用大量数据和事实说明中国抗疫的真实情况,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发声,通过视频、图片、数据等方式客观、真实地传递中国抗疫面貌。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更多元的主体与渠道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正面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除此之外,面对污名化带来的种族歧视与排挤,中国应加强与华侨华人居住国的沟通协商,敦促居住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与生命健康。其二,以华侨华人为出发点。华侨华人是中国在外的名片,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自觉做好防护隔离措施的同时,积极援助居住国的防控工作,为其祖籍国即中国树立了良好形象。面对扑面而来的污名化,华侨华人同样具有关键作用。一方面需要华侨华人发挥联系纽带的作用,发挥其通用两国语言、熟知两国文化等优势,翻译、传递中国的政策、抗疫成果,解答居住国民众的疑惑,消弭居住国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树立正面、真实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需要华侨华人努力争取在主流媒体的发言权,在海外主流媒体上为中国发声,传递中国声音。疫情政治化与对中国的污名化是海外政客的“有心”之为,需要中国与身处海外的华侨华人携手共同努力,筑起捍卫中国形象与利益的城墙,为华侨华人发挥疫情斗争的角色作用赢得稳定的大环境。

3.3 加强正面宣传华侨华人抗疫贡献的力度,增强华侨华人认同感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22],共同的文化背景使得华侨华人与祖籍国有着无法断开的联系,疫情之下他们对祖籍国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给予了无私的奉献,而国内对其抗疫奉献宣传不到位等曾一度导致舆论方向的偏颇。如何进行宣传引导、正视华侨华人的抗疫贡献亟待深化思考。一是要拓宽宣传报道的渠道。当前报道海外华侨华人抗疫奉献的媒体网站数量较少且较为集中,应当加强主流媒体的报道力度,如通过主流媒体开辟海外华侨华人抗疫专栏、定时传送相关资讯;或是在用户较多的支付宝、微博等实时发布疫情信息的软件中增设华侨华人抗疫信息端口,让人们更为便利地获取华侨华人抗疫的讯息。二是内容上向华侨华人抗疫斗争的正面新闻报道倾斜。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报道主体形象的过程,其传递的海外华侨华人抗击疫情的信息影响着国内群众对于华侨华人的评价与印象。实际上,华侨华人对于祖籍国与居住国抗击疫情都有较大的贡献,相关的宣传媒体应当立足整体,树立责任意识,提升信息取舍能力,加强对华侨华人抗疫贡献的报道力度,积极传播华侨华人的正面形象。三是对华侨华人抗疫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增强报道宣传形式的可视化与多样化。在疫情的紧张氛围下,媒体深度报道有利于为群众全面地呈现华侨华人的处境与抗疫情况,但是深度报道伴随着的是长篇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的阅读欲望。对此,相关的报道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加工,例如提取关键词、凝练核心内容,通过地图、导图等方式可视化信息,提升读者获取华侨华人抗疫信息的接受度。除了国内自媒体的努力之外,国内的群众也应当自觉提高辨别的能力,在拓宽自己接受信息渠道的同时,提升面对海量信息的思考鉴别意识与能力,避免被别有用心的报道引入歧途,力求较为全面认识、肯定华侨华人在全球抗击疫情中的作为与贡献,增强华侨华人的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

4 结语

疫情防控与抗击是一场持久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面临的一次大考,也是海外华侨华人面临的巨大考验。在此次疫情中,华侨华人对祖籍国、对居住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疫情冲击、国外部分政客污名化、国内舆论偏颇等不利条件下,华侨华人的角色作用难以有效发挥,面对依然肆虐的疫情,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华侨华人的贡献,帮助华侨华人克服疫情难关、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加强国内正面舆论引导,为华侨华人发挥积极的角色作用创设条件,以此调动华侨华人积极性,鼓舞各国人民联合起来,为共同抗疫注入动力,共同打败新冠疫情这一人类健康的“威胁者”。

猜你喜欢

抗击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战斗到底 抗击疫情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我的华侨老师
暖春战疫 携手春天 抗击疫情
众志成城 团结奋进 抗击疫情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