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日喀则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调查研究

2022-11-25杨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0期
关键词:铜器金银纹饰

杨焱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是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大亮点,至今仍保留纯手工制作传统,为研究藏族金银铜器的发展历史、文物保护、考古调查、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缺乏深入的研究,涉及的文章主要有普次仁的《蜚声中外的扎西吉彩——记日喀则市金银铜器厂》①,该文章仅限于对其历史的梳理、产品的介绍以及非遗身份的解读,对其中包含的制作流程、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并没有具体研究。本文从民族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搜集和深入日喀则的实地调查,清晰了解到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的生产经营情况、原料特点、生产流程和文化特征,为该工艺的传承发展提供资料,促进对日喀则地区历史文化的科学研究。

1 日喀则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的历史和现状

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844年,七世班禅丹白尼玛邀请尼泊尔金属手工艺人在陆定(今扎西吉彩村南部)建立金银铜器制作地点,进行家庭式生产,成为扎什伦布寺的专用作坊,主要制作宗教用品。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作坊被解散。1960年由当地工匠(2~7人)入股,自发组织互助小组,1980年以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合作社形式进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酒壶、茶碗、盘子、火炉、锅、瓢、盆、缸、盒等生活日用品和头饰、胸饰、手镯、项链等装饰用品,以及寺庙金顶、法器等宗教用品,1987年改称为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由于其高超的手工技艺,生产的产品遍布整个藏区,广受好评。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生产的产品在1985—1995年曾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设计奖和亚太国际博览会银奖,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被国家认定为民族用品定点厂家,代表产品有吉彩牌银雕茶盘、茶架、银包木碗等。

目前整个扎西吉彩村的手艺人有60人左右,大部分是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的职工,其余零散分布在村内,进行家庭式的生产。通过对拉琼厂长的采访,了解到现今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的生产经营模式:当前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学徒制为主,由手艺师父带领学徒进行学习,学徒需要签订合同,在合同签订的前三年会在包吃包住的基础上每月给学徒发800元补助,三年后学徒手艺学成可以选择留在厂里或离开,手艺师父除了基本工资外,每带领一个学徒每月会有额外的500元补助。扎西吉彩厂产品的销售方式为接收订单生产销售,订单来源主要是寺庙、企业等,也有小规模的私人订单,扎西吉彩村内的零散手艺人以沿街开营店铺为主要销售方式。拉琼厂长表示,由于纯手工打造外加昂贵的原材料,网上销售的途径并不可行。

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手工打造的扎西吉彩金银铜器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稳定的订单来源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使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不断发展,产品形式也与时俱进,如用黄铜手工打造的保温瓶、精美雕花的白银高足杯等也是较为畅销的产品。但目前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仍面临发展传承问题,一方面由于该手艺比较灵巧,需要学徒在较小年纪便开始学习,另一方面该手艺目前的工作环境较脏乱,工作量大,较为劳累,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因此学徒的招收问题一直困扰着拉琼厂长。通过实地了解,该厂内还招收可以手工生产的残疾人群体,对社会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 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的原料和工具

2.1 原料

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的制作原料以金、银、铜等金属材料为主,在取得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的许可后,采集部分金属原料,采取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其进行金属化学成分的实验室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仪具有准确、快速、定量等优点,其被运用到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的化学元素成分分析与鉴定中,涉及较多的学科,如地球化学、法医学、考古学、美术学等。通过XRF实验能够清楚地厘清金属原料的合金配比,了解原料的金属性能。

此次成分分析实验中将采集的7份金属样品分别编号为XZYQ-1、XZYQ-2、XZYQ-3、XZYQ-4、XZYQ-5、XZYQ-6、XZYQ-7,通过XRF成分测定结果可知(表1):

表1 标准样品XRF成分测定结果

XZYQ-1是由约5%的Cu和约95%的Ag组成的银铜合金,其含银量高,与拉琼厂长所反映的工厂生产银器在含氧量较高地区表面易氧化发黑现象相吻合,这也是该厂生产银器只在西藏出售不进入内地市场的一大原因。

XZYQ-2和XZYQ-5是由约60%的Cu和约40%的Zn组成的黄铜,属同一种金属原料,由于其含锌量处于36%~46%范围,所以也被称为“两相黄铜”,具有更好的可塑性,更利于铜器的敲打定型,有着金黄色泽、美观性强的特点,在进行寺庙金顶的修建时常用该原料。

XZYQ-3和XZYQ-4是在约62%的Cu、约18%的Ni所形成的白铜合金中加入约19%的Zn组成的三元合金,呈现出精美的银白色,常常被用来替代更为昂贵的银,早在宋代就已经被内地工匠熟练应用,也被称为“中国银”。扎西吉彩工匠因其切削加工性和抗腐蚀性强,但不适用热加工的性质,一般会使用冷开坯的工艺方式用其制作佛前供器,表面会使用线刻的方式雕刻细腻复杂的纹饰,因为其加热会产生一定毒性,所以一般不会用它制作日常生活用品。

XZYQ-6、XZYQ-7是含Cu量接近100%的纯铜(紫铜),由于导热性好,扎西吉彩的工匠多用该原料制作成锅、炉等厨具。

针对不同金属原材料的成分分析,能够把握扎西吉彩工匠制作器物的用料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对扎西吉彩金属文物进行保护,更有利于通过改变金属原料来创新生产销售方式,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扎西吉彩乃至西藏地区金属锻制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充分体现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金属器物研究中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到科学研究和保护中去。

2.2 工具

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流程所需的工具大概分为五类:称重类,有杆秤、天平称、砝码;加热类,有坩埚、铁锅、火焊枪、氧气罐;定型类,有模具、铁锤、铁砧、剪刀、木槌、木托、松胶、镊子;錾刻类,有铅笔、锉刀、画规、錾子;其他类工具,有纱布、毛刷、石臼、瓷碗等。

铁砧是藏族金属手工艺品制作中的独有工具,利用基本的三角形固定原理,由木质插座、铁棍、铁砧头三部分组成,木质插座具有很好的支撑性能,可以根据手艺人的坐姿、制作的角度通过铁棍的长短伸缩进行调节。铁砧头是可以依照所制器型的大小、铁锤的施力方向进行灵活更换的,这件传统的工具体现了西藏金属手艺人的智慧,具有民族特色与风格。

3 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的流程

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由传统纯手工锻制,制作过程依靠人力,锻制手法主要由手艺人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传授教学。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锻造、錾刻、鎏金三个步骤,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制作流程十分精细。锻造注重对打制力度和温度的把控,使用藏族金属加工中常见的工具铁砧,利用金属延展性进行基础造型。錾刻工艺需要有高超的绘画功底,以空雕和阳文錾光两种錾刻手法为主,通过纹饰增加金银铜器产品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最能体现藏族特色的一道工艺。鎏金属于锦上添花的步骤,将黄金的色泽施加在器物表面,增加色泽感,技艺的难度系数较高且对手工艺人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目前扎西吉彩手工艺人能够熟练掌握的人数不多。

3.1 锻造

第一步制作坯件。将金属原料称取所需的重量放入坩埚,在炭火上熔化,通过对金属的淬火,增强其硬度和延展性,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使坯件逐渐变硬,且无裂纹,制成新的金属坯件。

第二步锻打。锻打的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坯件进行反复加热,每次锻打后都要及时用木炭加热,依据坯件的特点、形状和大小,锤子敲击的过程需要力度均匀,无间隙捶打,工匠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锻打至要求的厚度为止。

第三步焊接。依照器型,对锻打成型的坯件进行测量划线剪裁,准备焊接。首先要对焊接口进行对接,一般采用错缝对接的方式,然后敲打形成初级焊缝,在焊缝上均匀撒上焊药,摆上碎金属片进行加热,完成焊接,做出造件大体形状。

第四步清洗。工匠根据不同的金属化学性质制定不同的清洗方案:银器会放进煮沸的稀硫酸溶液中进行酸洗,清洗掉加热锻打焊接过程中形成的杂质,使银器恢复银白色;铜器会放入水中进行加热沸煮,用刷子或者砂布进行打磨擦拭。

第五步成型。利用金属延展性打造形状,工匠会将造件放在由铁壁和套头组合成的铁砧上进行锤击敲打,使用不同大小的铁锤和木槌打造器身的细节。如果说铁锤是力量型的金属塑形工具,那么木槌应该是态势的金属塑形工具,非常重要。②根据器物的制作要求,工匠们还会打制美观、增加固定的装饰物,然后焊接配件,最终成型。

3.2 錾刻

扎西吉彩金银铜器以精致的手工打造和精美的纹饰出名,錾刻是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以空雕和阳文錾光两种手法为主,内容主要包括藏族的民间传说、佛教图画、六字真言、动植物等,錾刻需要美术天赋和勤加练习,才能使线条流畅自然。浅雕,指用不同型号的錾刀在平面上用线条刻划雕花。阳文錾光,指用外侧雕刻和内侧冲压相结合的办法镌刻浮凸的花纹。③佛像底座、佛塔、法器、寺庙金顶、法轮、屋脊装饰等大、中造件是用锤子打造后再雕花的,小型造件全是贴在底子上,采用外雕内压相结合的办法制作的。

首先,工匠要选择适合打造器型的木托,木托有圆柱体、长方体等,将松胶涂抹在木托上进行烘烤,插入器型内部,使松胶充满器体,放入冷水急速冷却。其次,錾刻者会用一支铅笔,将图案直接绘制在器体上,线条须流畅清晰,非常考验绘图能力。再次,就是进行錾刻,工匠用小锤敲击、冲压錾子,在金属器体表面刻画线条和沟槽,图案的制作过程需要錾刻者反复调试各种不同的手法、姿势、力度、准度等,切换不同的錾子錾刻出不同的线条。最后,要进行烘烤脱模,清洗器体内部残留的松胶,錾刻的图案就会呈立体状呈现在器物表面。

3.3 鎏金

鎏金能够赋予器物金子般的光泽,工艺较为复杂,且在镀金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汞,汞的挥发会使人中毒,所以目前能够熟练掌握该项工艺的手艺人并不多,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的拉琼厂长就是代表之一。

首先,将需要鎏金的器物放入沸水中进行清洗,表面不能留有任何污垢,不然会造成金子的浪费且有损美观度。其次,工匠开始选用金砖,这里对金的质量要求较高,最好是经提炼的金子,对选好的金砖进行加热,锻打成金叶,剪成金丝状。接着是制作金泥,需要按1∶3比例对黄金和水银进行称重,在瓷碗中混合,用手揉搓,将混合物倒入石臼中,加水研磨,需要一周的研磨时间,将黄金完全溶解在水银中,倒水进行清洗,再倒入纱布中过滤,金泥最终才算制成。紧接着,调制保护泥,将保护泥涂在器物需要鎏金的部位,为鎏金做准备。用金棍把金泥涂抹在需要鎏金的部位。最后,将涂抹好金泥的器物放在炭火上进行烘烤,边烤边翻转、按压,使水银挥发,几秒钟涂抹过银色金泥的部分变成金黄色,将器物放进清水中冷却、清洗,恢复原貌,鎏金的过程结束。

3.4 组装

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会组装装饰配件,提高器物的精美度。以银质鎏金转经筒为例,器盖和器身会用银丝拴捆,不仅增加固定性,而且会更加美观,另外转经筒上也会用松胶来镶嵌绿松石、珊瑚珠等宝石。

4 日喀则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的特点

4.1 器型特点

扎西吉彩金银铜器产品种类齐全,达700余种,更有上千种不同的规格,这些产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具有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依据用途将其分为民族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古建筑装饰用品以及旅游产品四类。

民族生活用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配饰,有手镯、项链、戒指、头部装饰、腰部装饰、胸部装饰等。配饰类一般由金、银、铜原料为主体,镶嵌珊瑚、绿松石等宝石。小配饰以水滴型、圆牌型等为主,略大的配饰会根据西藏不同地区服饰特色进行打造,如日喀则地区流行的女性腰间饰品“吉帝”。一类是日常用品,有锅、碗、瓢、盆、酒器等,其中碗、壶、盘等盛食器多为高圈足、折腹,容量大,酒壶样式多为僧帽壶。

宗教用品有佛像、香炉、供器等,佛像以藏传佛教人物为题材,多为铜佛,香炉多为三兽足型,炉盖纹饰精美,以吉祥八宝等内容为主,盖顶会装饰小兽。

古建筑装饰品主要是寺庙金顶、屋脊鸟兽等,一般用铜鎏金工艺,如扎什伦布寺的金顶,也有纯金打造的,如灵塔等。

旅游产品中有现代形式的高脚杯、小饰品等,主要还是以西藏特色产品为主。

4.2 纹饰内容

日喀则扎西吉彩金银铜器藏族纹饰种类丰富,特色鲜明,镌刻手法高超,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而且蕴含了藏族的习俗和信仰。通过对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纹饰素材的实地收集,根据其展现的文化特征大致将其归为三类:西藏原始信仰纹饰、与佛教相关纹饰、与汉文化相关纹饰。

首先,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以原始自然崇拜为基本信仰,有关藏族祖先由猕猴所变及藏族为六个牦牛部落后裔的神话与传说内容在其题材之中显现,另外会有许多的鸟类纹样式,从它们身上折射出早期藏族祖先化身信仰及图腾崇拜的民族心理,日喀则女性腰间孔雀纹装饰物“吉帝”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

其次,与佛教相关纹饰主要有金翅鸟、六字箴言、吉祥八宝、莲花纹、狮子纹等内容。琼钦鸟(金翅鸟)这个在佛教传说中存在的,复合了人与鹰等形状的神鸟一般具有吉利、勇猛、正义之含义④。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铜香炉外壁的吉祥八宝纹饰,扎西吉彩金银铜器题材中藏传佛教丰富的纹饰内容体现了宗教与当地人民生活的紧密相连,极其重要。

最后,来自汉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文成公主进藏,加速了藏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两族文化不断碰撞、交汇,比如龙凤纹饰、长城纹饰等逐渐出现在藏族人们的视野中,并在时代的发展中保留了下来⑤。与汉文化相关的纹饰主要有龙、凤凰、十二生肖等形象,典型器物有十二生肖花纹铜牌,此类形象的应用可追溯到吐蕃时期,是吐蕃文化与汉文化友好交流的体现。

4.3 宗教信仰

通过对西藏日喀则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的调研,发现藏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以藏传佛教和自然崇拜为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扎西吉彩金属锻制工艺的引进是由七世班禅主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扎什伦布寺打造佛教用品,在最开始工艺生产的金银铜器就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器物纹饰来看,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的纹饰复杂,图案种类多样,细致精美,主要涉及植物纹、动物纹、藏传佛教纹饰等内容,纹饰当中包含了西藏原始信仰、佛教文化因素等内容,植物纹中的莲花,动物纹中的狮子、孔雀,以及藏传佛教纹饰中的六字箴言、金翅鸟等,其中宗教特征明显。从生产经营模式来看,直至目前,宗教用品仍在扎西吉彩金银铜器中占有一定比例,而且通过对拉琼厂长的采访可知,家用和寺庙宗教用品订单给工厂带来许多收入。

5 面临的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拉琼厂长的采访,发现日喀则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的传承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虽然该工艺已被评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通过仅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能使其持续发展,需要针对当下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其产生内生动力,焕发新生机,这也是此次调查研究的初衷。

5.1 面临的问题

首先,目前最急迫也最限制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传承的问题是缺少工匠,由于该工艺的复杂性,需要学徒进行长时间经验积累,这就要求学徒需要在10~18岁跟随手工艺师父学习,此年龄段的青少年处于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很难找到合适的学徒。另外工艺的制作环境较差,需要长时间久坐,现在的年轻人较难接受,这也是造成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其次,产品的销售形式单一,主要是订单式销售,依靠订单会产生不稳定生产,会出现淡季和旺季,在寺院有重大活动和藏历新年之前会有大量订单,生产时间紧张,而在淡季时,工厂就要面临停业等情况,这样既加重从业者短期劳动强度负担,又影响持续性生产,产量受到影响。

再次,就是知名度下降的问题,在20世纪末,扎西吉彩金银铜器产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在1995年亚太国际博览会上参赛产品被评为银奖,曾一度在全国乃至亚洲地区获得较高知名度,但目前通过走访调查来看,许多日喀则当地人都不知道该项工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厂发展。

最后,由于宗教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扎西吉彩金属锻制技艺出现传男不传女的现象,要对其保持尊重的态度,但此观念限制了招工来源,相对于男性手艺人,女性往往会有更好的审美观念,也许会更利于产品形式和装饰纹样的创新。

5.2 对策建议

①扩大招工范围,打破传统观念。通过实地了解,扎西吉彩金属锻制手艺人中有一少部分残疾人,可以尝试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招工。另外可以不局限于日喀则地区,加大招工宣传力度,从邻近地区乃至全西藏地区招收学徒培养,也可以考虑招收女性工人,需要依据具体的社会情况进行抉择。

②增开专营店铺,线上与线下结合。单一的订单式销售方式限制销量,扎西吉彩金属锻制手艺人可以尝试以网店的形式销售,与互联网销售模式相结合。作为精良的民族手工艺产品,其会吸引一批顾客的关注,尤其是对西藏文化充满好奇向往的内地客户。

③加强知名度宣传,举办比赛活动。知名度需要重新进行宣传塑造,传统形式有印制宣传册、报纸报道等形式,可以创新更多的方式,如举办日喀则手工金银铜器制作比赛、参加内地展览、短视频宣传等。要尽可能运用现代的传播媒介,追随大众需求,才能扩大知名度。

④创新产品形式,添加新元素。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如果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就要与时俱进,如创作动漫形象、融入时尚元素等。

通过以上对西藏日喀则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的调查研究,对该项非遗工艺进行全面的展现,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帮助我们认识到其原材料的特殊,详细真实的记录表明其制作工艺的复杂,产品特点的剖析展现了其文化内涵的饱满,不仅为日喀则扎西吉彩藏族传统金属锻制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经验,更丰富了西藏地区金属手工业的发展历史。

注释

①普次仁.蜚声中外的扎西吉彩——记日喀则市金银铜器厂[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7(4):30-31.

②张世文.藏族传统手工宝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

③扎西威色,佘万治,胡恒.藏族金属文化工艺(一)[J].西藏艺术研究,1992(4):63-71.

④纵瑞彬.藏族装饰纹样的历史文化考察[J].西藏艺术研究,2000(1):50-57.

⑤索朗次珍.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J].西藏艺术研究,2020(3):54-56.

猜你喜欢

铜器金银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雕漆纹饰的修复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刘朝中
山东日照地区出土汉代铜器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