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课程的“陡坡化”问题与方法研究

2022-11-25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幼儿园向晓燕

家长 2022年31期
关键词:陡坡幼小教学内容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幼儿园 向晓燕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幼儿思想的重要时期,关系着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幼小衔接阶段,由于知识跨度很大,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结合教学成果,“陡坡化”问题凸显。为有效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做好课程相关设计,逐步完善教学体系,转变学生思维方式,结合幼小衔接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创新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长久以来,教育事业一直是支撑我国综合实力发展的核心因素,小学是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从幼儿园走出的学生刚步入小学时,可能无法跟上小学教学的步伐。一些孩子未能转变思想,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对小学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性,幼小衔接过程出现“陡坡化”问题,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相比于幼儿阶段,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难度相对较高,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很可能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无法快速消化知识,对知识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忽视了小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导致“陡坡化”问题日益严重。

课堂教学是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开展方式,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小衔接“陡坡化”问题凸显,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科学衔接,需要相关教育单位逐步完善教学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科学管理幼小衔接教育。现代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主旨、内容及评价等几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从根源上解决幼小衔接课程“陡坡化”问题,也需要从这几点进行讨论和研究,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提升幼小衔接教学的有效性。

一、幼小衔接课堂教育中“陡坡化”问题体现

(一)教学目标存在“陡坡化”问题

结合幼小衔接课堂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需以幼儿园教育为基础,结合学生特点逐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幼儿阶段教育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关注幼儿智力发展;小学阶段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模式不同。例如,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和幼儿沟通时,锻炼幼儿交流能力,每一步都需要告诉幼儿怎样做,注重培养幼儿敢于交流的品质,告诉幼儿不用担心说错话,要敢于发声,促使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与他人交流时,要懂礼貌、互相打招呼;当别人忙碌时不要打扰别人,要学会相互包容、体谅等。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含义、规范书写等,这些知识相比于幼儿园阶段知识难度有所增加,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近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度提升,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目标也出现攀比化特点。一些教师在幼儿园阶段会拓展教学内容,脱离原有教学目标,增加过多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讲解,这些教学活动并不符合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也使孩子过早接受小学知识,不符合教学规律。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定课程目标,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主观意识,尊重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在不同时期应该学习该阶段的知识,专注学生教育。近年来,幼小衔接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知识已经超出幼儿的理解范围,导致出现“陡坡化”问题,长久以往,对幼儿身心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教学内容存在“陡坡化”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现代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一些幼儿园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急于求成,很多内容不符合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幼小衔接教学内容设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虑不够全面,忽视了幼儿的综合发展。当“陡坡化”问题出现时,未能提高重视,设定较高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较难实现。很多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方式给予幼儿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仅没能提升教学效果,反而出现了反作用,导致很多幼儿对学习不感兴趣。另外,在设置小学教学内容时,一些内容已经超出教学大纲,而一些教师和家长却错误地认为幼儿学习越多知识越好,成绩越高越好,而忽视幼儿是否能够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以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是否能够消化过多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学目标,一意孤行,常向幼儿讲解超纲内容,强行灌输知识,导致“陡坡化”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反倒更加凸显。

(三)教学方案存在“陡坡化”问题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属于关联性较强的关系,教育学家曾指出:教学方式是否适合教学发展,核心在于如何处理关联性关系,使教学模式更加严谨,为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幼小衔接教育需要注重教学经验的关联性。在幼儿阶段,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培养幼儿艺术细胞,科学地指导教学,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从而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学习启蒙和智力开发,并未十分明确每项发展要素需要做些什么。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科教学的重视度提升,每项发展要素化为不同的学科教育,不同学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结合小学教育大纲相关内容,明确划分教学知识体系,以教师讲解为主要知识传递方式。从教学模式和方案等方面来看,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小学生每周都会设定较长的学习时间,幼儿则是大部分时间用于游戏活动和实践拓展,幼儿在课后会有较少的作业,这些作业主要以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为主,有时需要父母共同参与,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小学生在结束每天课堂学习之后,教师会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小学生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来写作业。另外,不同学科的教师会布置不同的作业,如语文学科布置背诵课文、数学学科布置习题练习等,这些学习任务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学生没有较多时间培养兴趣和爱好,导致出现“陡坡化”问题。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自我意识有待提升,在面对加大的学习压力时内心会比较沮丧,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未能有效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目标。

(四)课程评价存在“陡坡化”问题

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素养养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作为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关系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对幼儿未来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虽然,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但其评价体系模式十分相似。幼儿阶段教学评价相对较简单,大多以鼓励和肯定为主,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参与各种活动。近年来,我国幼儿园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与幼儿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互评平台。小学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成绩为主,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度不高。课堂教学中,通过随堂测验等方式提出问题,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最终评判以成绩为参考依据。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来看,幼儿阶段的教学评价实际上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而小学阶段将学生能力划分等级,仅参照成绩进行评价的体系存在明显的问题。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引导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由于很多学校在幼小衔接教学中评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出现“陡坡化”问题,不科学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教师未能及时地调整评价内容,缺少对学生的安抚,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二、幼小衔接课程的“陡坡化”方法研究

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陡坡化”问题,负责幼小衔接教育的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逐一攻克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将“陡坡”逐渐转为“缓坡”,直至达到“平坦”。科学设计幼小衔接课程内容,学会换位思考,以幼儿为教学主体,转换教学思维和理念,考虑幼儿的综合发展。

著名学者Piater曾经指出:每一件事物都需要遵循其发展规律,不能强行地打破它的规律,在打破规律的瞬间再亡羊补牢就太晚了。幼小衔接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应遵循规律开展教学,不能打破规律,忽视幼儿成长特点。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拓展知识结构,但不能超出幼儿理解范围,应注重幼儿的智力启发,不可急于求成

(一)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做好学习准备

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尊重幼儿发展特点,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从幼儿现有层面的能力逐渐转化为发展层面,设置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科学制定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给予幼儿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科学拓展教学内容,切勿拔苗助长。为缓解幼小衔接“陡坡化”问题,应关注幼儿学前准备,引导幼儿攻克适应学习困难与适应社会性困难。适应学习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以及运算和读写等方面的能力;适应社会性困难表现为任务意识以及任务完成能力、对规则遵守能力以及独立意识等。引导幼儿适应以上问题,可以为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小学教师应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特点,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设置幼儿可以理解的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和爱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小学学习的节奏,引导幼儿掌握学习技巧,提升学习自信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还要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进与同学和教师的沟通,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过渡期。

(二)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关联性

幼小衔接教学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幼儿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在衔接时期应遵循幼儿教育的特点,设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围绕幼儿学习兴趣开展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陡坡化”问题。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视觉听觉能力、阅读与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全脑记忆能力、手工绘画能力等,并设置相关的课程,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还应给予幼儿更多的帮助,关心幼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学习,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把控教学全局,科学编排教学环节,做好知识引导,为幼儿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在不知不觉中做好衔接转换,逐步适应小学学习节奏。另外,应结合教学大纲内容,以童话故事、动画短片等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使幼儿转变思维,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轻松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转换,教师应以幼儿学习兴趣为核心,制订各类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课程的过渡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外界事物的兴趣较高,乐于观察,教师应抓住幼儿的特点,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使其逐渐脱离幼儿教育模式,激发幼儿主观意识,并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在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收获知识。将情境融入教学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拓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使幼儿快速适应小学学习模式,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陡坡化”问题凸显,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不适应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发展,幼儿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制订完整的教学方案,创建多样化的活动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能培养幼儿思维方式,提升幼儿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高效转换,促进小学教育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陡坡幼小教学内容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陡坡石缝致富果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纯电动汽车陡坡缓降控制系统功能研究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有效策略研究
村 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