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联手落实劳动教育

2022-11-25张梅李红颜

家长 2022年31期
关键词:劳动家长妈妈

□张梅 李红颜

劳动不是简单地干活儿,更不是对孩子犯错的惩罚,而是一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周末的傍晚,一家人吃完了晚饭,妈妈在洗碗,爸爸在拖地,只有明明躺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看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儿子,爸爸叹了口气:“你就不能来帮帮我吗?”谁知,明明头也不抬地说:“我什么也不会干,只能给你帮倒忙。”看着悠哉悠哉的儿子,爸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不知从何时起,大多数孩子选择对家务劳动“袖手旁观”,究其原因,是不想做,更不会做。劳动教育的缺失,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缺少劳动意识,更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如果不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等到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后,往往在自理能力与独立生活方面都存在欠缺,到那时再“补课”为时已晚。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彻底改变了劳动教育缺失的现状。然而,想让劳动教育的效果切实发生在孩子身上,家长的态度与做法很关键。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只有家校联合,才能真正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不要将孩子养成“懒虫”

自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以来,学生的劳动意识逐渐提高,作为班主任,为了巩固课堂所学,我经常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劳动作业。然而,面对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与老师布置的劳动作业,不同的家长却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些家长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而有些家长则担心劳动教育会挤占孩子的学习时间,经常帮孩子逃避劳动。

五年级的壮壮(化名)是班里的一名学优生,妈妈对壮壮的学习成绩格外重视,从幼儿园开始就请外教辅导,小学一年级就让孩子学习奥数。壮壮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为了让壮壮好好学习,妈妈一路为壮壮“排忧解难”,不让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挤占壮壮的时间。每逢班级小组值日或学校大扫除,壮壮的妈妈就提前打电话,以“壮壮需要上补习班”或“壮壮身体不适”为由,帮助壮壮逃避集体劳动。虽然我多次劝阻,向壮壮妈妈说明劳动的重要性,可她依然我行我素。在家里,壮壮也是“小皇帝”,除了学习,一切家务活儿都不用他插手,吃饭有人喂到嘴边,衣服有人整齐地摆放在床头,书包有人帮助整理,壮壮什么都不用操心。

自从学校开设劳动课,壮壮的妈妈更是屡屡帮孩子请假,拿着假条的壮壮在同学面前“趾高气扬”,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妈妈也帮着蒙混过关。学校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家庭大扫除,并提交拍摄的照片。壮壮妈妈提交的照片让人啼笑皆非——在照片里,壮壮站在窗户边,看似在擦玻璃,可是玻璃是干的,壮壮手中的抹布也是干的。

长期对劳动教育的忽视,终于给壮壮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原来,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由壮壮的外婆负责壮壮的衣食起居,可是有一次外婆在准备饭菜时不慎滑倒,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这让壮壮的生活乱了套。辛苦的爸爸妈妈在单位、医院之间疲于奔命,回到家却发现:壮壮靠外卖维持着一日三餐,用过的餐具全都堆在桌子上,洒了一地的果汁没人清理,黏糊糊的污渍到处都是……这时壮壮的父母才意识到劳动教育是不能缺失的。更令人深思的是,壮壮的故事不是个例。

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不可或缺

劳动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回望人类的历史,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与物质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将劳动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劳动教育中掌握劳动技能,收获劳动成果。

首先,劳动可以帮助孩子感受至善至美。人的成长依托于外界,劳动是沟通人类本身与外界活动的桥梁。在劳动实践中,孩子能够摆脱教室、课本、练习题的束缚,体验用自己的双手与头脑创造劳动成果的美好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劳动体验将引领他们开拓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与内心体验。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氛围中,孩子能够感受到劳动构建出的至善至美的成长氛围。

其次,劳动可以磨炼意志。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鼓励孩子投入到劳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心动手来提高劳动素养,掌握劳动技能,战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劳动引领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好品质。在劳动教育中,孩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够充分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完整。

最后,劳动可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自我意识。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促进人格完善。在劳动过程中,孩子需要身心合一,动脑、动手、动心才可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体力、智力与意志品质都会获得显著提升,对自己进行充分地认识与反思。

如何上好“劳动课”

近年来,虽然劳动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劳动教育中过度强调了“劳动”,而忽略了“教育”。

很多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只是将劳动作为孩子的一项任务,甚至将劳动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措施,而从来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因此,面对劳动时孩子的负面情绪满满,意识不到劳动是一种责任。

在平时的家庭劳动中,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劳动责任意识,告诉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应担负的劳动内容。同时,家长也要通过生活实践告诉孩子,劳动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类的精神追求。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社会实践,看看劳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是如何通过劳动完成工作的,让孩子明白劳动的辛苦,从而让孩子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

劳动不是简单地干活儿,更不是对孩子犯错的惩罚,而是一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劳动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应借助《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的东风,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配合学校让“劳动”变成一门真正的“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家长妈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