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2-11-25廖凤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心肌炎抗病毒

廖凤明

(平乐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桂林 5424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 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增生性传染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不规律发热等,其血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异常淋巴细胞,血清中会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和EB 病毒特异性抗体[1-3]。目前,西医治疗此病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在疾病特殊阶段也会使用抗病毒药物、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4-7]。本文主要是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述

1.1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原因

EB 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但多数患者感染EB 病毒后无临床症状,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较于成人,小儿和青少年更容易发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研究指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生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8-10]。相关的研究显示,此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与EB 病毒感染时侵入病毒量的大小、感染EB 病毒B 细胞驱动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度有关[11-13]。

1.2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研究表明,有少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可出现各系统的并发症。其中血液系统并发症包括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炎、脑膜炎、格林- 巴利综合征等,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肝功能异常、黄疸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泌尿系统并发症包括血尿、蛋白尿、肾炎等,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肌炎、结膜炎、腮腺炎等。

1.3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1)发热。除个别病例外,多数此病患儿均有发热,其体温在38.5℃~40℃之间,没有固定的热型。部分患儿伴有畏寒、寒战。热程不一,可为数天至数周,也有2 ~4 个月者。2)淋巴结肿大。约有70% 的患儿存在明显的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3)咽峡炎。一半以上的患儿有咽痛及咽峡炎的症状。4)肝脾肿大。约有10% 的患儿会出现肝脾肿大。5)皮疹。约有10% 的患儿会出现多形性皮疹,包括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结节性红斑等。多见于躯干部,常在发病后1 ~2 周内出现,并在3 ~7 d 左右自行消失。6)患儿可出现神经症状,也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等[4]。

2 治疗方法

2.1 抗病毒治疗

进行抗病毒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方法。对于此病,早期应用更昔洛韦有明确的疗效。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对此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抗生素只能在对继发于咽部或扁桃体链球菌感染病例的治疗中使用。一般使用青霉素,应避免使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会显著增加多态皮疹的发生风险)。对于存在严重喉部病变或水肿,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肌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的重症患儿,使用短疗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明显缓解其病情[14-15]。有研究指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自限性,此病患儿大多预后良好。多数患儿可在发病后2 ~3 周痊愈,少数患儿的病程可长达数月。此病患儿的病死率低于1%,其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并发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的预后不佳,其病情可迅速恶化,从而导致死亡。阿昔洛韦是临床上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用药。此药属于无环嘌呤核苷类似物,可通过抑制EBV-DNA 聚合酶的合成来阻断病毒的复制,从而可起到抗病毒的作用。有研究显示,用阿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且安全性较高[16-17]。更昔洛韦的抗病毒作用是阿昔洛韦的25 ~100 倍,且不易耐药。此药是临床上治疗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感染的常用药。此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来发挥抗病毒作用。在临床上,此药常被用于对免疫力低下的病毒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相关的研究表明,用此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2 激素治疗

激素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有学者认为,对于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尤其是伴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患儿,进行激素治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另有学者认为,对于存在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心肌炎等并发症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也可为其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18-19]。相关的研究指出,对于病情危重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如存在持续高热、咽喉部梗阻、脾脏肿痛、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肌炎、肝炎、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患儿),为其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研究者持反对观点。目前,临床上对于激素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分歧,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统一定论。因此,明确激素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性、安全性是目前临床工作者研究的一个方向[20-21]。

2.3 中成药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的证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1)邪犯肺卫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咽;常用方药:银翘散。2)气营两燔证。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痰;常用方药:普济消毒饮。3)痰热流注证。治法:清热化痰、通络散瘀;常用方药:清肝化痰丸。4)湿热蕴滞证。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化湿;常用方药:甘露消毒丹。5)正虚邪恋证。治法:益气生津、兼清余热;常用方药:气虚邪恋证用竹叶石膏汤,阴虚邪恋证用青蒿鳖甲汤、沙参麦冬汤。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中成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有研究指出,香薷、陈皮、甘草、黑草、石仙桃、小红参、紫藤、葛根等中药均可抑制EB 病毒的活性[22-23]。

2.4 对症治疗

有研究指出,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上应积极地对其进行退热、止痛、镇静、保护肝功能等对症治疗。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此药常被用于头痛、咽痛及发热的治疗。但有研究指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尽量少用阿司匹林进行降温。相关的研究表明,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使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其发生脾破裂、血小板减少、咽喉病变及水肿。对于伴发细菌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可为其使用抗生素,但忌用氨节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导致其发生皮疹,加重其病情。对于发生脾破裂的患儿,应立即为其输血,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24-25]。

3 小结

为了有效预防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首先需要对病情处于急性期的患儿进行隔离,不能让其与未患过此病的人群接触,同时还需要对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自限性。但对于存在免疫缺陷者,仍可导致其发生致命性并发症。此病患儿的初期症状无特异性,其病情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等。因此,对于疑似罹患此病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对其病情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以免延误治疗。目前临床上尚无可预防此病的疫苗。EB 病毒具有致癌作用,这也限制了相关减毒活疫苗的开发。近年来,针对此病化学疫苗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实现临床应用尚需时日。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心肌炎抗病毒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相关性